价格反转之中期调整

发布于: 雪球转发:3回复:3喜欢:64

1,价格反转的类型

A1:趋势性反转:由于趋势的惯性作用,趋势的反转是难度最高的一种技术,它的反转要么通过一段结构区间来过渡,要么通过强有力资金行为的V型反转来完成。威科夫和利弗莫尔是研究此类技术的鼻祖了。

A2:中期调整(深回调)及反转:常指趋势性行情中较深的一次调整,通常指大于6周以上的调整周期。中期调整本身不改变趋势,但却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投资机遇。因此是大部分趋势性投资者极度关注的入场位置,国际著名的投资大师欧耐尔、马克.米勒维等专注于此阶段的投资模式研究。本篇文章覆盖此类型的介绍。

A3:回测(浅回调)及结束:常用于技术结构中的一些功能点的测试确认。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震仓回测,UT回测,跳板回测,突破回测(BUEC),破冰回测(BUI),高量柱回测等。通常时间周期较短,以不超过6周为宜。威科夫结构中以LPS,LPSY及BU来描述这种回测类型。

2,中期调整反转模型

中期调整通常由左侧下跌及右侧上涨构成,最后以突破及回测来宣告中期调整的完成,从交易角度,如何进场是我们最关心的问题,问题的关键是确认左侧何时结束。下面是一种常用的左侧下跌反转模型。

基本思想如下:

B1:根据市场趋势理论,市场长期趋势由大底部吸筹结构来控制,中期调整是短期市场趋势向下的一种表现,下跌控制K线控制着短期市场趋势。

B2:价格反转是市场控制权发生变更,首根上涨控制K线的收盘价盖过原有尾根下跌控制K线,即表明价格控制权发生变更,反转发生了。

B3:控制K线是传递着强烈的市场意图,通常是由宽幅放量K线指示。

这个反转模型有如下几种经典形态:

很显然,这个反转模型是威科夫震仓路线图的一种扩展模型。如何识别并确定首根上涨控制K线是该模型的关键所在,它是确认供应耗尽需求进场的关键标识。先看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

C1:尾根下跌控制K线的强度越大,且首根上涨控制K线盖过强度越大,效果越好。

C2:如没有明显的尾根下跌控制K线,也可以是关键位置的盖过(突破),例如:紧凑小平台,下跌趋势线。

C3:首根上涨控制K线的涨幅过大,成交量异常,并不是积极因素,需要等待回测。

C4:左侧下跌动量较强时需要缓冲来释放动量,因此,谨慎对待早期出现的反转形态。

3,中期调整的进场模式

下图是中期调整交易路线图,为更早进场,关键是识别出首根上涨控制K线,即双K线震仓形态。首根上涨控制K线可以发生在如下场景:

=> 首根上涨控制K线盖过尾根下跌控制K线

=> 首根上涨控制K线突破下跌趋势线

=> 首根上涨控制K线突破底部小平台

3.1 双K法/震仓形态

该方法是第二节描述的形态的逻辑简称,包括底部单根震仓,双K,三K,还有快速结构以及吸筹结构形态。从多周期分析角度,最终都可以分形/合并为两根K线形态,一根是下跌控制,另一根是上涨控制。

下面以同仁堂举例:

双K法应用范围较广,不仅应用于中期调整,也可应用于浅回调中,形态简捷高效,市场意义丰富。双K法是中期调整形态的早期进场方式,对于上涨控制K线涨幅不大的情况下,可以直接进场,不用等回测情况。止损位设置到双K线底部位置。

3.2 下跌趋势线突破法

如果首根上涨控制K线发生在下跌趋势线的突破处,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进场点,参见下图:

3.3 马克的3C进场法

马克在股票魔法师中以CRUS股票为例描述了3C的细节,马克认为中期调整左侧转折之后的早期休整点(简称高原区域)是进场点,马克强调低量紧凑K线形态的重要性,笔者认为3C的核心前提是反转控制K线的识别。下面我们再一次重温马克书中提到的几个经典的3C例子。

关于3C模式,可解构为威科夫四阶段的迷你版,下面是基于马克原图模型优化下的新3C模型图。

=> 高原休整区可以是一个吸筹区间,也可以是一个快速结构,甚至仅有一至二根K线,极端情况下可以没有,价格直接进入上升阶段。

=> 当高原休整区为吸筹小区间时,就是一个完整的迷你型威科夫结构,此时在吸筹区间若产生震仓效果更好,预示着价格即将上升。

=> 当高原休整区退化为零或者仅有几根K线时,此时3C模型就是一个典型的“双K线+LPS”的模式。此时低量紧凑是一个供应回测点,是对反转双K形态的回测确认。

=> 模式中反转控制K线要遵循第二节所述原理,即具有双K线反转功能。

下面是以高原休整区为吸筹小区间的3C模式例子:

3.4 马克的VCP形态

这是一种非常经典的形态,详细介绍可参见马克的股票魔法师,见下图例子。

3.5 欧耐尔的杯柄/跳板结构

这是目前最为投资者广泛接受的进场形态,这种方式进场相比双K法及3C而言时机上要晚些,详细介绍可参见欧耐尔的笑傲股市。

笔者常以跳板结构来融合欧耐尔的杯柄形态。下面是比亚迪的一个例子:

3.6 其它形态

欧耐尔在笑傲股市中也介绍了另外几种形态:W底、平底、方盒子以及高窄旗型等形态,此处不一一介绍。

3.7 再吸筹终极震仓法

熟悉威科夫技术体系的朋友知道,吸筹结构的终极震仓一般出现在大底位置。但股票的大底震荡时间较长,并且经常出现一些干扰信息,要想捕捉股票大底部的终极震仓,实操过程并不易。

中期调整通常形态相对固定,时间周期可控,如果在中期调整中出现再吸筹终极震仓,这是一种较为确定的进场方法。前面双K法/3C方法的技术基础来源于震仓,相比而言,再吸筹终极震仓具有独特的价值与意义,同时也是笔者体会最为深刻的方法之一。

参见下图科大讯飞的再吸筹终极震仓样例:

4,交易建议

D1:笔者尽管以中期调整形态来隐含趋势不变前提,但从交易角度,需要时刻提防中期调整演变为派发结构。

D2:对于左侧下跌动量较强时,通常第二个低点甚至第三个低点形成的双K线震仓更为牢固。样例可参照宁德时代2020/3/23股票走势。

D3:无论是中期调整区间底部还是3C高原区域,震仓信号是价格即将上行的前兆,从交易的角度,我们可以通过仅捕捉震仓信号来追求“开仓即盈利”的时效性。

5,相关技术贴供参考:

《聊聊技术突破后的回测结构》

《说说突破前的跳板结构》

《细节处看突破的有效还是虚假行为》

《聊聊今年市场另一支聪明钱的玩法》

全部讨论

03-27 13:44

1

03-16 16:45

02-25 0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