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募中国研究组 | 莫蒂
编辑、统筹 | 莫蒂
制作 | 栗栗通
数据要素市场加速成型,民生场景与数据运营的结合成为新的产业风口。数字化民生综合服务商德生科技(002908.SZ)$德生科技(SZ002908)$ 2025年持续进化,正通过数据运营、AI应用与RWA(现实世界资产)布局的深度融合,构建"社保卡服务为基、数据价值为核"的新型增长模式。
根据德生科技近日发布的2025年半年报,上半年公司在数据要素市场化浪潮中抢占先机,人社运营及大数据服务营收占比已接近30%,新签合同金额同比增长12.87%,彰显出从传统政务服务商向数据资产运营商的战略转型成效。
随着AI应用加速、RWA场景拓展及社保卡生态深化,公司正迎来数据价值释放的关键窗口期。
"人社运营及大数据服务"向好
上半年新签合同金额同比增长12.87%
德生科技成立于1999年,以社保卡制卡业务起家,深耕社保民生服务 20 余年,市场份额在行业内始终保持领先地位。在社保卡服务的基础上,德生科技聚焦民生领域,联合B 端打造以“人”为核心的服务生态。
“从社保卡制卡业务到运营服务商,德生科技实际上做的是跟人有关的业务。公司业务不仅仅停留在社保卡,而是通过社保卡去连接到个人,把政府和民生之间的业务沉淀、落地,形成商业模式。”德生科技董事会秘书陈曲近日在机构调研活动上表示。
沿着这条路径,德生科技找到了三大方向:就业、就医、政务服务。
公司以“服务民生促消费”为核心,运用AI技术优化“就业”“就医”“政务”等核心场景服务,提升效率,降低成本。通过创新构建“场景+AI+数据”的闭环技术架构,德生科技率先实现 AI 大模型在“就业”“就医”“政务”等核心民生场景的商业化应用,成为大模型技术在政务垂直领域应用的先行者,为公司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从目前的成绩来看,"人社运营及大数据服务"已经成为德生科技的重要一极,在公司业务版图的重要性与日俱增。
2025年上半年,德生科技实现营业收入2.49亿元,其中"人社运营及大数据服务"板块营收占比达28.68%,接近三成,成为公司第二增长曲线。尽管受政务项目验收周期影响,该板块收入短期承压,但新签合同金额同比增长12.87%,显示市场需求旺盛。
拉长时间看,德生科技"人社运营及大数据服务"从2020年5000万元的营收,到2024年1.67亿元、2025年上半年超7000万元的营收,已经逐步迈过规模化的门槛。
另外,"人社运营及大数据服务"也显示了强大的盈利潜力。
财报显示,上半年德生科技毛利率同比提升4.03个百分点,就是主要得益于数据运营等高毛利业务占比提升,其中"人社运营及大数据服务"毛利率达46.21%,显著高于传统硬件业务,并且较2024年同期的37.50%提升接近9个百分点。
德生科技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同比提升4.03个百分点,一方面,低毛利业务的收入体量有收缩(如:数字电商业务、传统社保卡读写设备等);另一方面,公司对就业业务服务模式进行优化,将原有人力资源外包、灵活就业人员服务等调整为直接收取服务费模式,该类业务毛利贡献突出。
AI加持
深入民生场景
社保卡数据极度丰富,还拥有覆盖面广、质量高等优势,如何通过运营挖掘这座富矿是行业内长期以来思考的问题。随着AI等技术的发展,德生科技找到了开启人社运营的“金钥匙”。
其中,数字化就业服务方面,德生科技推出“AI就业辅导员”,覆盖高校毕业生超20万人次,提供简历优化、岗位匹配、面试模拟全流程智能服务。目前“AI就业辅导员”已成功落地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广州软件学院等多所高校,并积极参与广东省“百万英才汇南粤”等大型人才招聘活动,显著提升就业服务的覆盖深度与精度,打破传统就业模式的效率瓶颈。
此外,德生科技在湖北、河南等地落地“AI就业”标杆项目,推动人才供需精准对接,助力地方政府就业指标完成率提升30%。德生科技运用 AI 工具提升人岗撮合匹配效率,并提供培训支持、补贴申领发放、职业规划等综合服务,持续增强公司在就业服务领域的品牌影响力。
智慧政务服务方面,公司自主研发的“知纬解语”大模型通过国家网信部门备案,已在湖北、河南、广东等省份实现社保咨询、政策解读、业务经办全场景“智能触达”,政务服务效能提升40%以上。目前,德生科技政务服务场景已覆盖 100 多个地市,依托积累的丰富语料数据和自研大模型,持续提升服务精准度。例如在东莞,政务专业问题解答准确率已超 99%。
医疗金融服务方面,公司与中国银联合作的“就医无感支付”已接入广州100余家三甲医院,签约用户超250万人,彻底解决患者“反复排队缴费”痛点;资金发放服务累计覆盖4.5亿人次,发放金额超2100亿元,成为民生资金“最后一公里”的可靠通道。在医疗场景中,AI 技术助力向签约无感支付用户精准推送健康相关服务。
“德生科技目前核心场景服务包括就业、医疗、政务等,搭建的平台最终起到了促进消费的作用。”德生科技方面透露,公司运用AI工具赋能核心场景服务,目前公司业务触及约200个地市,另外就业服务落地约10所高校,就医服务覆盖了超5个地市,构建了完整的生态。
德生科技的尝试,与国家战略不谋而合。
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标志着人工智能进入国家战略实施阶段。政策明确提出在科学技术、产业发展、民生福祉、治理能力等领域加速落地,强化模型能力、数据供给、算力支撑等八大基础能力。
借助AI,德生科技不断深入民生场景的毛细血管,左手提升效率,右手降低成本,打开了未来的成长空间。其市场规模、价值将取决于所覆盖城市的人口规模及服务深度,有望达到数百亿的市场空间。
德生科技方面在接受机构调研时称,在转型过程中,受政府政策和市场需求波动的影响,公司“人社运营及大数据服务”收入体量短期内出现下滑,并不代表该类业务的不持续或不确定性,其长期增长潜力明确,具备强劲爆发力。在公司推出的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中,该业务被纳入关键考核指标,预计未来有望占据公司营业收入比重的50%以上。随着公司加速从G端向C端运营服务模式转型,公司对这项业务持续做大充满信心,将成为驱动公司长期增长的核心引擎。
大数据运营潜力凸显
TO G TO B齐头并进
为了达成“搭建政务与民生的桥梁”这一愿景,在德生科技的业务蓝图中,除了应用 AI 技术优化“就业”“就医”“政务”等核心场景服务,数据运营服务也是关键一环。
据悉,德生科技数据运营服务主要是联合政府、企业、产业等多方合作模式。
长期以来,政府有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需求,但缺乏直接运营能力,德生科技能与地方政府深度配合,以区县为单位,联合当地国企寻找有潜力的产业,共同推进数据资产运营。
公司在数据要素方面主要以运营数据专区进行卡位布局,目前已在广东、广西等地开展数据运营服务,并逐步向其他区域拓展。目前公司已签约广州数据交易所(天河)服务专区运营服务项目,并作为广西数据资产全过程管理服务联合体成员,推动当地数据资产规范化、 标准化管理。
在德生科技的参与运营下,广州数据交易所(天河)服务专区数据交易成绩斐然,累计成交金额突破 10亿元,占广州市数据交易总额的 50%以上。其中,截至5月底,2025 年内广州数据交易所(天河)服务专区数据交易成交金额超过 2.8亿元,成交笔数达到 41笔。会员总数达到272家,涉及25个行业类别,包括交通运输、能源电力、法律服务以及安全服务等,应用场景涵盖智慧工业、公共服务、低空经济、交通运输、智慧金融等。
2025年上半年,德生科技推进国家级“数据超市”与地方“服务专区”协同发展,再次中标“广州数据交易所(天河)服务专区代运营服务”项目;并作为广州天河区数据要素产业协会秘书长单位,深度参与地方公共数据资源登记、治理、资产入表等工作。
在企业服务方面,德生科技获得SGS颁发的“ISO 55013数据资产管理体系认证”证书,为企业提供标准化的数据资产登记服务,已为北京新城热力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完成首批数据资产确权登记,帮助企业释放数据价值、提升资产运营效率。
2024年3月,德生科技与广州市标准化研究院、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三方围绕ISO 55013标准的本地化落地开展深度合作,推动数据资产管理向体系化、合规化演进。
“德生科技不单是自己拥有数据,而且在帮很多企业做数据的产品化和智能化的相关工作。可以类比挖矿,公司把数据从应用系统里清洗、梳理出来,形成数据的市场化、产品化。例如公司2024年帮北京的一家供暖公司做了数据融资,为该公司增加了2000万元的授信,帮助该公司成功融资1000万元。”德生科技方面人士称。
展望未来,德生科技在RWA(真实世界资产)方面的潜力也值得关注。
RWA(现实世界资产)作为Web3.0的重要方向,正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截至2025年8月29日,全球RWA资产规模已达267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突破16万亿美元。IDC 预计,到2027年,中国数据要素市场规模将超过1.5万亿元,RWA 数字化亦成为全球金融科技的重要方向。
德生科技深耕民生数据服务领域多年,在数据运营方面具备身份价值和卡位优势。可以说,德生科技通过数据资产的治理与运营,能够为RWA的落地提供基础技术与数据支撑。
业内分析认为,德生科技基本盘稳固,在AI+民生、数据运营、RWA 数字化等新兴领域的巨大潜力。作为民生信息化的深耕者,德生科技正从“社保卡服务商”迈向“数据运营平台”,发展值得期待。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