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顺科技上市14年:市值虚胖难掩增长困局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3喜欢:0

作者 | Jane

在资本市场摸爬滚打14年的捷顺科技,用一组扎眼的数据为自己的 “周年庆”添上了几分尴尬。从2011年8月15日敲钟上市时的意气风发,到如今市值较巅峰蒸发超50%,这家以智慧停车为招牌的企业,正深陷“规模增长利润缩水”的怪圈。

市值翻倍,但净利润14年跌26%

翻开捷顺科技的市值账本,乍看之下似乎成绩亮眼——从上市首日的25 亿元到如今的72亿元,市值翻近2倍。

2020年7月9日,捷顺科技市值一度冲至105亿元,那时资本市场对智慧停车赛道的狂热还未褪去。但短短五年间,33亿元市值凭空蒸发,30%的蒸发幅度,不仅抹去了行业红利期的全部溢价,更暴露了公司基本面支撑的脆弱。

2011年上市当年,捷顺科技实现归母净利润 4260.56万元;到2024年,这一数字降至3138.65万元,14 年间累计下降26.33%。

细究数据可见,2017年2.09亿元的净利润高点过后,业绩便开启断崖式下跌,2024年同比降幅高达72.04%,盈利稳定性堪忧。

营收端的表现同样乏力。近五年营收规模在13.71亿元(2020年)至15.79亿元(2024 年)间小幅波动,年均复合增长率不足3%。

拆分结构看,2024年作为核心业务的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占比 42.62%,停车资产运营占19.29%,软件及云服务占13.98%,三项业务合计占比超75%,但在行业数字化转型加速的背景下,这样的营收结构未能带来增长动能,反而陷入停滞。

全生态布局,难破增长困局

捷顺科技标榜的“投资 + 建设 + 管理 + 运营”全生态场位经营方案,以及智能硬件、软件云服务、新能源等五项主营业务的布局,看似覆盖了智慧停车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但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在市场竞争加剧、人力成本上升、技术迭代加速的多重压力下,公司既未能在硬件领域建立技术壁垒,也未能在运营服务端形成规模化盈利模式。

从财务数据看,净利润的大幅波动与营收的平稳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公司成本控制能力的薄弱和盈利模式的不稳定。当行业风口退去,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必然面临估值回调。

上市14年,对一家企业而言本应是夯实根基、迈向成熟的阶段。但捷顺科技却在规模扩张的幻觉中迷失。未来,若不能在业务协同、技术创新或盈利模式上找到突破口,这家智慧停车企业的资本市场之路恐怕只会更加坎坷。

-END-

全部讨论

08-15 20:36

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很值得思考,自己持有应该是看好他,不会这样写,自己不持有没必要写,或者写的不用心,没有进行深入研究,看似不带主观的分析问题,但有些断章取义的部分,智慧停车龙头地位、创新业务高增长(如“车位电商”)、业绩爆发(2025H1净利预增105%-193%)1.4亿用户的基本盘数据库,这些前瞻性的,预期性的信息怎么不客观一起分析呢?总之这篇文章含金量有限,

08-15 18:43

换一种角度来看现在的价格还是值得买入的
作为一个民企十几年来地产行业已经一塌糊涂了 公司没有哪一年亏损还能够分红 公司创始人夫妇也没有全部减持套现走人。
公司这几年基本上转型完成。库存和坏账也计提完了。25年的业绩也基本上回到前几年的高点 后面订单持续增加,前景看好。 最重要的是股价还在低位,和前几年没什么区别。但是基本面上和前几年靠卖硬件的公司完全不同了

08-16 01:43

机构都是傻子 纷纷买入,没你这个自媒体聪明 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