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26 11:03
请问这个MWh的容量是设计容量,还是考虑了效率、放电深度、衰减等因素以后得实际容量呢?
其实这种表述至少包含了三重意思,是储能项目规模最简洁直观的表述方式哦~
首先,“MW”是电池功率的单位,是指对于给定的电化学储能装置,在一定的条件下,所能输入或者输出的功率。分别称“额定输入功率”和“额定输出功率”,单位有W、kW、MW,换算比例都是1:1000。
其次,“MWh”是电池容量的单位,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电池放出的电量,也是衡量电池性能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单位有Wh、kWh、MWh,换算比例也是1:1000。
至于中间的“/”,本身没有意义,有些文件也会用“()”代替,但从中可以直观地看出功率与容量的比值,也就是储能的作用时间尺度。比如一座100MW/200MWh的储能电站,就表示这是一座2小时可以充满的电站。比值越大,充电时间就越长,即时间尺度越长,反之亦然。
目前,储能的作用时间主要分为分钟级以下、分钟至小时级和小时级以上三大类型。它们各有千秋,主要按照需求来划分应用范围,具体情况如下表:
各类型具体又分为13种不同的储能载体,但即使是不同的储能载体规模,也都是用同样的表述方式哦~
在计算储能项目单价的时候,通常只需要用总造价除以电池容量,即单位“MWh”前显示的数字就可以了。换算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单位的统一,通常是转换成“元/Wh”进行计算。
比如,该项目的单价=65607948元÷32400000W≈2.025(元/Wh)。
请问这个MWh的容量是设计容量,还是考虑了效率、放电深度、衰减等因素以后得实际容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