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中概互联3年,它没亏待我们(09.18)

发布于: Android转发:15回复:156喜欢:147

中概互联可能是印证体系的最典型案例,也是61自身的单一最大行业持仓。从至暗时刻到大涨47%,它最终没有亏待我们这群三年的守望者。这段历程,也印证了一场关于认知、策略与信念的考验。

三年前,中概互联一路下挫,很多投资者心灰意冷。61写过《中概互联刮骨疗伤,3年不够?我等你5年!》,那是一场关于认知、策略和信念的考验。

后续两年,中概互联反复被内外夹击,“中丐互怜”应运而生,我们自称“丐帮”以自嘲。政策挤水、退市压迫、经营收缩、情绪低迷,四面楚歌。

当时61又写了《关乎中概互联存亡的四个“面”》,从政策、审计、货币、基本面四个方向,去梳理中概互联的生死线。

时光没有辜负,不经意间,我们一起走出了低谷。2025年年初至今,中概互联网ETF涨47.77%,恒生互联网ETF涨45.08%,恒生科技ETF涨41.44%。

从至暗时刻到绝地反转,恍惚间我们完成了一次艰难而典型的“微笑曲线”。市场用果实印证了时间与常识的力量。

一、旧路回望:低谷时的鼓励与提醒

在最艰难的阶段,有人问我:中国互联网会不会整体倒掉?

61的回答是:“建议把手机关掉48小时试试。”腾讯阿里美团百度小米网易、微博……这些企业早已渗透生活的方方面面。个别公司可能掉队,但整体消失并不现实。

那时内外夹击,监管趋严、退市阴影、加息压力同时存在。悲观情绪弥漫,但61也提醒过:人工智能的浪潮必然深远,而泛互联网正是第一落地场景。中概互联作为核心指数,自然要承担这个角色。

对标谷歌微软Meta苹果英伟达英特尔,国内能堪堪对标的也就是腾讯阿里。BAT大概率仍将在AI时代继续独占鳌头。即便个别企业掉队,指数本身具备新陈代谢功能,东方不亮西方亮,后浪推前浪。

除了鼓励,61也留下提醒:不要因为觉得必胜而单吊行业指数,也不要因为恐惧而觉得“这次不一样”。适度分散,或许影响收益率,却能提升持仓体验,让我们走到终点。

除了安全边际,仓位管理同样重要,不要因下跌盲目补仓拉低成本,在没有拉开成本差前,越补越重,反而不利。投资指数基金,需要和时间为伍,至少得做好三到五年准备,用闲钱投资,绝不借钱理财。

这些提醒,在低谷时或许显得苍白。但当我们走完一整段微笑曲线才发现:安全边际是第一要素,仓位管理是自我救赎

二、利率周期:宽松中的估值与修复

基准利率的高低,往往决定了科技行业的估值空间。利率上行时,资金成本增加,成长性资产承压;利率下降时,资金更便宜,科技公司更容易获得更高的估值。

过去几年,美联储连续加息,全球流动性紧缩,成长板块普遍承压,中概互联也不例外。

如今情况正在发生变化,北京时间9月18日凌晨2点,美联储再次议息,降息25个基点,从 4.25–4.5% 下调至 4–4.25%

这将是继2024年之后,美联储再次进入降息通道。

国内环境同样宽松,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处于历史低位,货币政策保持积极。全球与国内的利率环境叠加改善,为互联网等成长行业的估值修复提供了更好的土壤。

历史上,2020年疫情后全球大幅宽松,科技和互联网资产估值迅速回升,中概互联也走出过一段亮眼行情。

当然,利率只是催化剂,真正的核心仍是企业盈利。但当利率环境改善、基本面又在向好,投资的胜率才会明显提高。

三、安全边际:眼下的估值与策略

针对中概科技行业,61建议向采用市销率PS估值法,这类指数早期成分股利润波动较大,PE容易失真。

1、中国互联网50上市至今PE走势

从上图可见,本轮低点PE为15.18倍,2024年到底底部之后,指数点位不断攀升,受成分股利润释放影响,PE不涨反跌。

目前指数PE为21.65,近10年百分位为18.25%,出现了非常好的局面。低估与盈利改善叠加,是真正的安全边际。

但如果拿着早前130倍市盈率进行对比,61认为还是欠妥。因此,为了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统计的有效性,本轮估值主要以 PS+PB 为核心;未来若行业利润趋稳,也会考虑转向 PE。

2、中概互联网50上市至今PS走势

科技企业的营业收入是一个核心指标,虽然指数早年的市销率PS也不是很稳定,但对比基于利润的市盈率PE,基于营收与市值的市销率PS,更能衡量该类指数的贵贱,稳定性也更高。

本轮低点PS为1.44倍,当下为3.04倍,已经实现底部翻番。

3、中概互联系列指数纵向估值对比

从历史纵向比较来看,三个常见的互联网指数估值各有高低:

中概互联:成立2014年12月,PS=3.04,分位35%;PB=3.49,分位36%,指数温度35℃;

恒生互联网:成立2020年7月。PS=2.99,分位71%;PB=3.56,分位39%,指数温度55℃;

恒生科技:成立2020年7月,PS=2.39,分位69%;PB=3.58,分位75%,指数温度72℃。

可以看出,中概互联的估值水平最低,安全边际相对更高。但这个差异主要是统计周期的差异,恒生互联网和恒生科技由于成立时间较短,纵向样本有限,统计意义略弱。

4、中概互联与其他科技指数横向对比

横向角度,我们可以用PE来比较同类成长板块:

中概互联:PE=21.65,分位18.25%;

恒生科技:PE=24.67,分位36%;

恒生互联网:PE=23.11,分位19%;

而在海外和A股:

纳斯达克100:PE=36.37,分位88%,指数温度94℃;

创业板指:PE=44.12,分位45%,指数温度53.9℃;

科创50:PE=177.20,分位99%,指数温度85.4℃;

科技龙头:PE=52.81,分位88%,指数温度80.7℃。

整体对比下来,A股和美股科技板块估值普遍不低,部分处于高估区间。相对而言,中概互联在全球同类成长板块中,仍具备不错的估值优势。

5、小结

综合来看,中概互联系列指数的估值仍处于“正常偏低”阶段,目前应当继续耐心持有,不要被短期的波动所干扰。

当然,指数短期涨幅已较大,如果有朋友已达自己的止盈目标,也可也按计划办事。如果后续继续上扬,就不要半路再追进来,耐心等下一轮。

如果是没有中概的朋友,没有足够的认知,不一定要介入。毕竟过去几年的剧烈回撤已经足够警示,行业指数一定要更关注安全边际。

市场从不会辜负时间与常识。对我们而言,真正的收获并不只在短期涨幅,而在一轮轮周期循环中,不断沉淀和积累,逐步建立起契合自身需求的策略框架。

最后,仍然要提醒一句:行业指数的难度颇大,建议严格控制仓位。如果经验不足,61建议从核心宽基指数开始指数投资之路。

四、61全市场估值仪表盘

五、“61”指数基金估值表(0398期)

====================

来来来,坚持到现在的丐帮兄弟们,你浮盈多少呀?

====================

数据整理不易,还望多多点赞支持!

扩展阅读:《指数基金文章目录列表》(新手必看)

$中概互联网ETF(SH513050)$ $恒生科技ETF(SH513130)$ $恒生互联网ETF(SH513330)$

@今日话题 @ETF星推官 @雪球创作者中心 @雪球基金

#雪球ETF星推官# #雪球星计划#

风险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请在做出投资决策前,仔细阅读并理解相关基金的法律文件,如《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审慎决策。

精彩讨论

旭日ai09-18 10:22

中概浮盈71.81%

投资即生意09-19 06:31

两年前丐帮们中丐互怜之时,中特估被人嫌弃之际,正是价投们最幸福的时光。邓普顿说:“人们经常问我,前景最好的地方在哪里,但其实这个问题问错了,应该问:前景最悲观的地方在哪里?”

幸福绿09-18 10:20

坚持了600多天

江烛09-18 10:16

61老师早,我发现已经很有意思的事情。前两年市场不好时,我一直在等待你的每周两次数据,看到各种数据都在底部,才敢持有。最近市场好了反而不怎么看你的数据了。可能这就反应出普通人的投资坚持实在是太难了。

工地少年与砖-09-18 10:09

真不容易,熬了五年,终于迎来曙光了

全部讨论

09-18 10:22

中概浮盈71.81%

09-19 06:31

两年前丐帮们中丐互怜之时,中特估被人嫌弃之际,正是价投们最幸福的时光。邓普顿说:“人们经常问我,前景最好的地方在哪里,但其实这个问题问错了,应该问:前景最悲观的地方在哪里?”

09-18 10:20

坚持了600多天

09-18 10:16

61老师早,我发现已经很有意思的事情。前两年市场不好时,我一直在等待你的每周两次数据,看到各种数据都在底部,才敢持有。最近市场好了反而不怎么看你的数据了。可能这就反应出普通人的投资坚持实在是太难了。

真不容易,熬了五年,终于迎来曙光了

09-18 12:35

感谢61,中概互联是看了你的文章,在最困难的时候坚持了下来。目前盈利60%多,卖了一半逐步止盈了。你的数据整理非常珍贵,常常作为我的参考,希望你能坚持下去,辛苦你了,非常感谢

09-18 10:13

这篇文章有印象!《中概互联刮骨疗伤,3年不够?我等你5年!》

09-25 11:05

这一轮牛市中,中概互联网ETF能否冲击历史新高2.65元?可能性是存在的,背后的动力包括AI技术革命、宏观政策改善和资金持续流入。然而,预计上涨之路并不会一帆风顺,需要克服估值修复后的压力以及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中概互联网ETF(SH513050)$

总结的不错。我也曾是持有人,前面回本止盈,退出换成国内的了。和广大持有者一样,当时也是看平台推荐买入,赶上大跌,持续下挫被套牢。然后一套好几年,中间的折磨确实极度考验人,它真的能给人亏60%以上,看下那个走势,最高和最低点位差了多少。算上时间的机会成本,这趟投资是赔本的,当然投其它的也没好哪里去,顶多少亏点,都不如存银行买债券。
我对中概的总结和感想就是:只要有耐心,低估总会有翻转的时间,但是时间可能超过你的忍耐力。一套好几年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如果半途用资金,就要接受实质亏损。所以,绝不要在市场高歌猛进的时候进入,安全垫太薄了,收益率不会高,风险却上来了。如果发现走势逆转,宁可赔钱也要坚决止损退出,别硬扛。因为你不知道后面还要扛几年,不值得。赔5%-8%总比赔50%-60%强吧。恒生科技最高11000点,最低2720点,能跌去75%!
中概股它的风险更大、成本更高,并不是最好的投资标的。这个容易理解的,因为它同时受到两个市场的影响,美股和大A。这导致它经常两边挨打,甚至变成政治博弈的工具,投资者深受其害。典型的就是前几年的中概审计事件,引发中概狂跌。另外,因为中外市场不同、货币不同,导致它还会受到汇率影响,难以估算净值,很难找到理想的交易时间。美股交易在半夜,不可能经常不睡觉看着它。除了真有想法,不建议大家投资它的股票和基金,不如换成别的。即便改成相关的HK市场的也比它方便。还有,相关基金费用不低。

09-19 05:33

拿了有几年了,一边涨一边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