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大爆!
2025年6月20日,澜起科技发布公告,宣布即将开启赴港上市的进程。这个市值超900亿的数字芯片巨头,终于迈出了A+H的这一步。
而支撑其二次上市和国际化战略雄心的,是公司近乎“完美”的业绩表现。
2024年全年,澜起科技实现营业收入36.39亿元,同比增长59.2%;净利润更是达到14.1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13.1%。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业绩继续爆发,营业收入12.22亿元,同比增长65.78%;净利润5.25亿元,同比增长135.14%。
澜起科技的业绩是怎么做到如此优秀的呢,未来还有多大动能呢?
走高端路线,坐稳芯片“头把交椅”
澜起科技业绩突飞猛进的最大推动力,是DDR5芯片。
DDR5是新一代内存接口芯片,相比DDR4,DDR5带宽速度更快、工作频率范围更大,逐渐成为行业趋势。
澜起科技透露,DDR5因技术升级,起始销售价格较DDR4有明显提升,从诞生之初,DDR5就走的高档次、高溢价路线。
2024年下半年,三星电子等存储芯片巨头因业务调整,导致DDR5产能降低,也推动DDR5价格进一步提高。
那么,为什么澜起科技能吃到DDR5的红利呢?
因为其技术稀缺。
在全球量产DDR5内存接口芯片的三家龙头(澜起科技、瑞萨电子和Rambus)里,2024年,澜起科技市占率超50%,位居全球第一。公司为三星电子、海力士及美光科技等头部下游客户供货,在行业中举足轻重。
数据最有说服力。
澜起科技作为领头羊,代表行业技术更新迭代。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DDR5芯片出货量历史性地首次超过了DDR4。
依托DDR5的强势表现,澜起科技总毛利率也水涨船高。
在我国数字芯片设计领域,澜起科技毛利率排名第二,仅次于海光信息。而且,公司与海光信息差距在逐渐缩小,已经从2024年的5个百分点降至2025年一季度的不到1个百分点。
技术持续领先,赚钱能力稳了,但澜起科技可并没有躺平。
自2021年,公司量产DDR5第一子代产品起,其一直进行技术研发迭代。目前公司第六子代RCD芯片已在规划中,新一代芯片性能更强,能维持更好的价格和利润空间,确保这个“吸金石”业务持续给力。
而且据机构预测,未来几年全球内存接口芯片这个市场,每年都能保持24%-34%以上的高速增长。
靠着在DDR5领域的绝对统治力,澜起科技赚得盆满钵满。但公司的眼光早已望向更远的星辰大海。
在DDR5业务如日中天时,澜起科技还积极拓展了其他业务,补足其芯片版图。
一、AI“运力”芯片
AI,尤其是训练强大AI模型的服务器,是当下科技界最热的焦点。
因为AI的本质是海量数据的搬运与计算,瓶颈往往不在算力本身,而在“数据怎么送过去”。
海量数据要想在服务器内部传输通道里,高速、稳定、无损耗地奔流,这就需要强大的“运力”芯片。
澜起科技看准了这个巨大需求,布局了关键产品。
具体有以下3个领域:
1.PCIe Retimer芯片:可以解决GPU和CPU之间远距离数据传输的“信号衰减”问题。
2.MRCD/MDB芯片:应用于新一代高带宽内存模块中,AI计算对内存速度和容量有很高需求,该类芯片可满足多核CPU中各个内核的数据吞吐要求。
3.CXL MXC芯片:可以实现多个GPU“共享内存池”,避免了数据的重复搬运,有效提升了AI的推理速度。
澜起科技的布局其实已经有了成效。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这几款“运力”芯片加起来卖了1.35亿元,同比暴涨155%!
预计到2031年,服务器用存储器市场将达到3592.3亿元,届时澜起科技的盈利优势有望进一步扩大。
二、可编程时钟发生器芯片
电脑、服务器里所有的芯片要协同工作,步调一致,需要精确的时钟信号来指挥。可编程时钟发生器芯片,就是干这个的。
2024年,公司的时钟发生器芯片已经在国内外完成测试,正在适配导入过程中。
从市场规模来看,时钟芯片前景非常广阔。2024年该市场规模约为170亿元,机构预测,到了2027年,这部分市场将达到217.44亿元。
未来,澜起科技计划打造完整产品线,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时钟芯片解决方案,这无疑为其业务打开了一片新天地。
敢于拓展业务,不仅考验公司的魄力,更考验的是公司能不能拿出真金白银。
芯片作为高科技中的高科技,要想保证技术一直走在前列,持续烧钱搞研发是生存法则。
澜起科技在这点上毫不含糊。
自2019年上市以来,公司的研发费用就逐渐攀升,且2022-2024年,其研发费用率连续三年超过15%。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为7.63亿元,同比增长11.98%,占营业收入比重为20.98%。
虽然研发砸钱很多,但是澜起科技的财务状况很好,为其持续创新提供了坚实后盾。
一方面,公司“钱袋子”鼓。
截止2025年3月底,公司账上趴着超过71亿的现金,同比增长25%。
另一方面,公司“欠条”几乎没有。
2025年一季度,澜起科技负债率低到惊人的5.72%,而且连续多年保持在10%以下!所有长短期借款加起来才7亿多,偿债能力几乎没有什么问题。
这种“高现金储备+超低负债”的组合,让澜起科技有一定的抗风险底气,有充足的“弹药”抓住机会搞研发,在技术层面完成公司战略布局。
此次港股上市,也是澜起科技战略布局的关键一步。
2024年,公司营收主要来自境外,占比高达71%。港股上市后,将有助于其拓展更大的海外市场,支撑境外收入持续增长。而且公司可将募资金额投入研发,提升技术的优势地位。
最后,总结一下。
澜起科技的故事,是一个关于技术制高点、趋势洞察力和财务稳健性三者结合的故事。
在AI的浪潮下,澜起科技有望再赢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