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能源转型与技术迭代的浪潮中,固态电池以其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和长循环寿命,已经成为新能源领域的核心驱动力。
近期,国内固态电池产业链公司纷纷官宣在材料端、技术端或是设备端的进展,以期用不同技术路径抢占固态电池的技术制高点。2025年以来,宁德时代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启动中试线,比亚迪刀片固态电池能量密度大增40%,赣锋锂业第三代电池通过200℃热测试,固态电池技术以迅猛的迭代速度再次受到资本市场的高度关注。截至本周一收盘,固态电池概念收涨2.32%。
固态电池技术路径众多,锂金属为公认实现高能量固态电池的终极负极材料,而硅碳只是相对中间的技术路线。目前市场上唯有一家真正将全固态电池实现商业化落地的锂电池公司就是“欣界能源”,2024年11月15日携手智能装备龙头公司海目星(688559.SH)和低空飞行器龙头亿航智能(EH.O)发布猎鹰高能量锂金属固态电池后,近日又有消息曝出,欣界能源已完成了对全球消费电子巨头的送样并且顺利通过了首轮测试。
固态电池的使用对消费电子产品的升级举足轻重,消费电子产品在软硬件持续升级的同时往往会对电池的能量密度与安全产生更高的要求,同时消费电子对价格相对低敏感,且验证周期更快。据行业预测,未来三年内,固态电池在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等领域的渗透率将突破30%,市场规模有望达千亿。
智能手机尤其是折叠屏的续航能力一直为消费者所不满,而苹果作为全球消费电子的绝对龙头,多年以来持续引领行业技术创新,此次对固态电池的测试有望推动其在消费电子行业的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据产业渠道信息,苹果有望于2026年在iphone折叠屏产品上搭载固态电池,由此补足屏幕双倍耗电下的整机续航。
如何看待此次固态电池上iPhone的产业链利润?笔者粗略测算,折叠屏iphone出货量预期约5000万台,假设每台搭载0.05-0.10度电的固态电池,则共计装机3-5GWh的固态电池,从设备端看,单条固态电池产线设备价值量约2亿元,对应将产生6-10亿元的订单。
欣界能源是一家做高能量密度、高安全的锂金属固态电池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公司,产品主要应用在低空经济飞行器、消费电子、机器人以及电动汽车等领域,该公司董事长兼CTO陈霖博士在锂金属固态电解质和产品研发方面拥有十多年的经验,累计获得200余项固态电池的国际专利,其自主研发的HICORE固态电解质技术和界面定向调控TIE技术,成功攻克固态电池界面融合的行业难题,奠定了其在材料创新与工艺优化领域的领先地位。
欣界能源的固态电池量产产品从能量密度与安全性上均显著领先于行业内其他产品。单体电芯能量密度突破480Wh/kg,显著高于当前量产的半固态产品250-300Wh/kg,并通过了针刺、高温、低温等极端环境测试,-40℃-150℃的温域宽于其他产品的0℃-60℃,实现“零起火”安全标准,是行业内固态电池的六边形战士产品。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欣界能源背后的整线设备供应商海目星【688559】。作为全球领先的智能装备企业,海目星在锂电设备领域积淀深厚,凭借在激光切割、涂布、装配等环节的深厚优势,与欣界能源高度协同,形成“设备-工艺-产品”的良性循环,为欣界能源提供了从研发到量产的全链条支持。2024年7月,双方签署五年战略合作协议,海目星将为欣界2GWh产线提供整线设备方案。
从产能规划上看,欣界能源的产能规模位居行业前列,据悉,欣界于去年启动全球首条5GWh锂金属固态电池量产线建设,预计其将在2026年完成5GWh的产线建设,完成对低空飞行器、消费电子等客户的产能交付能力。
当前,全球固态电池产业正处技术迭代与商业化临界点,在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固态电池正加速拓展新能源汽车、无人机、eVTOL、消费电子、机器人等多元化应用场景。欣界能源有望与海目星携手以领先的电池技术卡位核心场景,在本轮技术与市场的竞争中率先突围,引领万亿级新能源市场的新一轮变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