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利指数大盘点(编制方法篇)

发布于: Android转发:1回复:1喜欢:4

01为什么要了解编制规则?事实上,指数的编制规则常常被投资者忽视,实则至关重要。市场上指数种类繁多,不少指数名称相近,然而编制方案却截然不同,这就导致它们的风险收益特征大概率存在差异。通过指数编制规则,我们能够清晰掌握指数成分股的构成、权重分布等关键信息,从而判断该指数是否契合自身的投资目标、风险偏好以及资产配置需求。从本质上讲,对于指数而言,编制方法等同于投资策略,而不同策略的有效性参差不齐,最终在收益上便会体现出显著差别。这也正是众多红利指数收益差距巨大的原因所在。举例来说,部分指数在编制过程中会对单一行业和样本的权重加以限制,如此一来,能够有效降低持仓集中度,避免因单一行业波动而对整体造成过大影响。不过,相应的,其收益弹性可能也会相对较弱。因此,当我们在选择指数时,有必要先了解其编制规则,唯有如此,才能透彻明晰其收益来源,精准判断该指数所适配的行情特征,进而做出更优的投资决策。02指数编制规则从策略构建方式的角度来看,红利策略可以分为三大类:“单因子策略”、“多因子策略” 以及 “红利 + 行业 / 主题策略”。其中,“单因子策略” 相对较为简单直接,它在编制指数时,仅仅依据股息率这一单一指标来进行。“多因子策略” 则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拓展与优化,除了红利因子之外,还综合选取了诸如低波、质量等其他因子。通过这种多因子的组合方式,能够进一步提升指数的质量,增强其可投资性,为投资者提供更具价值的投资参考。“红利 + 行业 / 主题策略” 的构建思路又有所不同,它在红利因子的基础上,额外增加了行业主题标准。像央企红利指数、国企红利指数等,就是在考量红利因子的同时,将投资范围限定在特定的行业或主题领域内,从而满足投资者对于特定行业或主题板块的投资需求 。统计了几个A股市场与港股市场中,关注度比较高的ETF的编制方法:

个人认为,

931468偏质量,ROE高,可以代替沪深300中证A50

931446和931158是可以长期配置的红利指数

995082超额沪深300不明显,尚待观察。

全部讨论

03-17 00:51

m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