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SKP商场,老铺黄金门店的排队长度常超过爱马仕——这个2009年成立的中国黄金品牌,如今已成高端商业体中的“现象级品牌”,用古法工艺走出了一条差异化增长之路。
2025年上半年,老铺黄金营收123.5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35.2亿元增长251%,2025年上半年的业绩相当于其2024年全年营收的1.5倍;
毛利47.1亿元,同比增长223.4%,即便报告期内毛利率较以往略有下滑至38.1%,仍显著高于国内黄金珠宝行业15%-20%的平均水平;
净利润22.7亿元,同比增幅达285.8%;
业绩规模与盈利能力双重爆发。能实现这样的增长,离不开老铺黄金“古法非遗+奢侈品定位”的商业布局。
壁垒:非遗工艺为基,奢侈品定位为翼
01
作为业内公认的古法黄金领军品牌,它将花丝镶嵌、金银错、錾刻等国家级非遗技艺深度融入产品创作,至今已累计拿下近 2000 项原创设计专利与超 1300 项著作权。
这份扎实的工艺优势,让它跳出了传统黄金 “饰品佩戴 + 保值存储” 的双重固化认知,更叠加了奢侈品特有的身份认同价值 —— 不再是单纯的 “买黄金”,而是为 “非遗工艺” 与 “高端审美” 买单。
在定价策略上,老铺黄金也彻底摆脱传统金饰 “金价 + 工费” 的模式,以 “一口价” 为主导,其中万元以上的高价商品占比高达 90%。
老铺黄金将产品逻辑从黄金导向彻底转向了品牌导向,这才是其能获得奢侈品溢价的根本原因。
飞轮:高端客群与顶级渠道的闭环
02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调研,其消费者与路易威登、爱马仕、卡地亚等国际五大奢侈品牌的平均重合率高达77.3%,精准锁定高净值人群;
渠道布局上,截至2025年6月30日,41家自营门店均聚焦高端商业体,其中6家入驻SKP系统,11家位于万象城,其余的也是位于上海港汇恒隆等顶级商圈,甚至进驻新加坡滨海湾金沙购物中心试水国际化。
老铺黄金在中国大陆单个高端商场中,持续保持“平均收入+坪效”双第一。
近年来,老铺黄金的增长还搭上了“年轻人黄金消费觉醒”的东风。截至2025年6月,其会员数量达48万,较2024年底的35万激增13万,半年增速超50%。
不同于老一辈“买黄金为保值”的需求,年轻人选择老铺黄金,因为它将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叠加,让黄金饰品成为“表达情感和身份认同”的载体,这与泡泡玛特、卡游等新消费品牌“靠情感共鸣打动用户”的逻辑相通,也让品牌收获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挑战:增长的隐忧与可持续性的考验
03
不过,亮眼增长背后,老铺黄金的挑战同样不容忽视。
一方面,周大福、老庙黄金等传统黄金品牌加速布局古法黄金赛道,原本专属的“工艺差异化”优势正被稀释。更潜在的风险在于,当所有玩家都在涌入古法赛道时,古法本身可能从一种差异化工艺沦为一种营销话术。
老铺黄金需要思考的是,如何从古法工艺的领导者升级为东方美学价值的定义者,从而构建一道更难以复制的品牌精神护城河。
另一方面,公司未对黄金原材料价格进行对冲操作,且产品定价不随金价实时调整——虽通过“每年调价2-3次”平衡成本(2025年2月、8月分别调价1次),但2025年二季度金价持续快速上涨,仍直接导致上半年毛利率短期下滑,未来若金价波动加剧,成本端压力或将进一步凸显。
好在业绩爆发带来的规模效应,为老铺黄金提供了缓冲空间。
即便面临竞争与成本双重挑战,其“非遗工艺+高端定位”的核心逻辑仍未改变,而年轻人对传统文化消费的热情持续升温,为品牌后续增长埋下伏笔。
本文数据来源:老铺黄金官网业绩公告
图片来源:老铺黄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