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氟化工,最正宗的10家公司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5

固态电池与氟化工:新能源时代的黄金搭档

在全球积极推进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新能源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固态电池作为新能源领域的关键技术,凭借其高能量密度、长续航里程、高安全性等优势,成为了新能源汽车和储能领域的 “香饽饽”,有望彻底解决电动汽车续航焦虑和安全隐患等痛点,推动行业进入全新发展阶段 。而氟化工,作为重要的基础化工行业,其产品在固态电池的生产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为固态电池性能提升和大规模商业化提供了关键材料支撑。两者的深度融合,不仅为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也为相关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今天,我们就来深入了解一下在固态电池 + 氟化工领域最正宗的 10 家公司,看看它们是如何在这场新能源革命中崭露头角的。

多氟多:氟化工老兵,固态电池新贵

多氟多在氟化工领域堪称元老级企业,其发展历程充满传奇色彩。自 1999 年成立以来,多氟多从一家面临困境的冰晶石厂,凭借着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逐步发展成为全球无机氟化工行业的领军者。在发展过程中,多氟多首创了氟硅酸钠法制取冰晶石联产优质白炭黑生产技术,成功攻克了磷肥行业 “三废” 难题,实现资源综合利用,让企业扭亏为盈,随后又突破原料提纯、机械密封、强腐蚀等技术难题,首创无水氢氟酸、工业碳酸锂制备晶体六氟磷酸锂的路径 ,在无机氟化物领域奠定了技术领先地位。

在固态电池浪潮兴起时,多氟多凭借在氟化工领域积累的深厚技术底蕴和强大研发实力,迅速布局,在固态电池关键材料研发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公司开发出适用于固态电池的新型含氟高分子聚合物电解质,这种电解质具有优异的性能,能够匹配高电压正极材料,从而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其研发成果与清华大学的合作密不可分,双方共同研发的固态电解质离子电导率已达到 0.6mS/cm,基于该电解质的电池能量密度达 340Wh/kg,循环寿命超 800 周,软包电芯可通过热箱和针刺等测试 ,这一系列成果让多氟多在固态电池领域拥有了强有力的竞争优势。此外,多氟多子公司浙江中宁硅业生产的硅碳负极,采用多孔碳一步法沉积硅技术,具备容量 > 1500mAh/g、体积膨胀率低等优势,已在国内一线电池企业实现应用,在固态电池体系中,为提升电池综合性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凭借这些技术突破,多氟多依托现有电池产线,已经具备生产装车能力,与奇瑞汽车等合作伙伴共同推动固态电池的商业化进程,有望在固态电池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天赐材料:电解液龙头的固态电池进阶之路

在电解液领域,天赐材料是当之无愧的龙头企业 。自 2016 年起,天赐材料连续九年位居全球电解液出货量第一,2024 年全球市场份额达到约 35.7% ,其地位难以撼动。多年来,天赐材料凭借持续的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在电解液核心原材料生产技术上取得了显著成果。公司拥有六氟磷酸锂生产工艺,并创新研发出液体六氟磷酸锂和二氟磷酸锂等新型锂盐,这使得公司在技术层面领先于众多同行,2017 年以来市占率持续保持全球第一 。在产业链布局方面,天赐材料通过整合电解液上游产业链,实现了核心电解液原材料的高比例自供,六氟磷酸锂自供比例超过 90%,核心添加剂自供比例达到 80% 以上 ,这不仅保障了原材料的稳定供应,还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产品毛利率。在客户资源上,天赐材料与宁德时代比亚迪特斯拉等众多行业头部企业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2024 年 6 月与宁德时代签订物料供货协议,约定至 2025 年底供应对应数量电解液产品 ,强大的客户基础为其业务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面对固态电池发展浪潮,天赐材料积极布局,在固态电池技术研发上取得了诸多进展。公司利用现有的液态锂盐生产平台,开发出了硫化锂路线的固态电解质,目前已进入中试阶段,正在配合下游电池客户开展材料技术验证工作 。除了硫化物路线,天赐材料还在氧化物与聚合物路线上进行探索,优化 LLZO 和 LATP 等氧化物体系,研发 PEO 基聚合物复合电解质,以适配半固态电池需求;同时推出凝胶电解液过渡方案,为卫蓝新能源、清陶能源等企业提供量产级产品,在半固态电池领域提前占位 。从研发投入来看,2020 - 2024 年,天赐材料研发费用从 1.68 亿元增长到 6.68 亿元,研发费用率从 4.09% 上升到 5.34%,2025 年一季度,研发费用率进一步提高到 6.54% ,持续高额的研发投入为其在固态电池技术突破提供了坚实保障。随着固态电池市场的逐步成熟,天赐材料有望凭借其在电解液领域积累的技术、产业链和客户优势,在固态电池材料市场占据重要份额,实现业务的再次腾飞。

中欣氟材:氟精细化学品的固态电池探索

中欣氟材在氟化工领域建立了独特的竞争优势,公司自成立以来,专注于氟精细化学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经过多年发展,构建起了从萤石矿到氟化氢,再到氟精细化学品的全产业链 。公司拥有 7 万吨 / 年的工业级氢氟酸生产线、3 万吨电子级氢氟酸生产线 ,为其氟精细化学品生产提供了稳定的原材料供应,在氟化工基础原料生产环节具备规模优势。在产品布局上,中欣氟材产品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新材料与电子化学品三大领域,在医药中间体方面,为众多药企提供关键氟化物中间体;在农药中间体领域,满足了农药企业对含氟农药有效成分合成的需求;在新材料与电子化学品方面,积极布局含氟高性能聚合物、含氟新能源及电子化学品等高端产品 ,展现出多元化产品布局优势。

在固态电池领域,中欣氟材也在积极探索。公司的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LiTFSI)项目备受关注,该项目是固态电池电解液的重要研究方向。截至目前,LiTFSI 项目仍处在小试阶段 ,公司已披露其规划产能为 1 万吨 / 年 ,其产品纯度达 99.95%,已通过辉能科技验证 ,目标是在 2027 年进入量产阶段。LiTFSI 作为一种重要的锂盐,具有较高的离子电导率和良好的热稳定性,在固态电池中能够有效提升电池的充放电性能和循环寿命。中欣氟材在该项目上的持续研发投入,体现了其在固态电池材料领域的技术探索决心,一旦实现量产,有望凭借其全产业链优势迅速占领市场份额,在固态电池电解液材料市场分得一杯羹,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

康鹏科技:新材料布局下的固态电池崛起

康鹏科技是一家在精细化学品领域深耕多年的技术驱动型企业,经过近 30 年的发展,已构建起以上海为研发与管理中心,上海万溯药业 (奉贤)、浙江衢州康鹏、兰州康鹏 (在建) 为三大生产基地,美国 Chemspec-API 为国际前沿站的全球化研产销一体化网络 ,业务涵盖显示材料、新能源电池材料、有机硅材料研发销售,并积极拓展医药和农药 CDMO 业务,构建起多元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 。在精细化学品研发生产上,康鹏科技成果斐然,其多项科研项目达到国际先进或领先水平,尤其是在含氟精细化学领域,凭借持续的研发投入与关键技术突破,形成了强大的核心竞争力 。

在固态电池材料布局方面,康鹏科技成果显著。公司是全球自主研发并较早实现量产新能源电池新型电解质 —— 双氟磺酰亚胺锂盐(LiFSI)的企业之一 ,推进了高品质锂电池材料国产化进程,实现了国产化替代 。LiFSI 具有高离子导电性、宽温域稳定性和界面兼容性等优势,在固态电池中可有效提升离子导电率,降低界面阻抗,抑制锂枝晶生长,是优化固态电池性能的核心添加剂 。康鹏科技目前 LiFSI 产能为 1700 吨 ,在建产能可观,其生产工艺具有产品品质好、纯度高、三废排放量少、收率高等优点,具备良好的工业化属性,还牵头制定了 LiFSI 行业标准 ,足见其在该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除了 LiFSI,康鹏科技还开发出硫酸乙烯酯、二氟磷酸锂等一系列高性能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 ,这些添加剂在固态电池电解液体系中,能协同作用,进一步提升电池的综合性能,已批量应用于多个电动车品牌,为固态电池商业化应用提供了关键材料支撑 。随着固态电池市场的快速发展,康鹏科技凭借其在新材料领域的技术优势和产业布局,有望在固态电池材料市场取得更大的突破,实现业绩的快速增长。

天际股份:氟化工与固态电池的双向奔赴

天际股份的业务布局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公司主营业务涵盖氟磷酸锂及相关氟化工产品业务、次磷酸钠及相关磷化工产品业务以及小家电业务 。在氟化工领域,天际股份以六氟磷酸锂为核心产品,逐步构建起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公司全资子公司新泰材料六氟磷酸锂现有年产能为 1.2 万吨,控股子公司泰际材料六氟磷酸锂现有年产能 1 万吨,控股子公司泰瑞联腾一期工程现有年产能为 1.5 万吨,公司六氟磷酸锂总年产能达到 3.7 万吨 ,根据伊维经济研究院数据,最近三年,公司六氟磷酸锂产能持续位列行业前三 ,在六氟磷酸锂市场占据重要地位,规模化生产优势明显,能够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

在固态电池领域,天际股份积极布局,取得了关键进展。公司控股子公司江苏泰瑞联腾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已获得《一种硫化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专利授权 ,硫化锂作为生产硫化物固态电池电解质的关键原材料,该专利的获得为天际股份在固态电池材料领域的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目前公司正在稳步推进该专利的产业化,相关研发和试验工作有序进行,现已基本通过小型试验 ,后续还需进行放大试验和中试阶段,以确定种子工艺,全面验证生产过程稳定性和设备适配性,并完成客户送样 。虽然从专利到商业化产品仍需经历漫长的工艺优化和验证过程,且面临宏观经济、行业政策、市场环境变化等因素带来的产业化、商用化不及预期风险 ,但天际股份凭借在氟化工领域积累的生产经验和技术能力,有望在硫化物固态电池电解质材料领域取得突破,实现氟化工与固态电池业务的协同发展,为公司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空间。

昊华科技:氟化工全产业链的固态电池深耕

昊华科技在氟化工行业堪称巨头,拥有深厚的底蕴和强大的实力 。公司通过一系列自有技术产业化和并购重组举措,构建起了以高端氟材料为引领的完整氟化工全产业链 ,产品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电子、通讯、航空、医药医疗、新能源、环保等众多领域,在全球氟化工市场占据重要地位。在氟化工基础原料方面,公司具备萤石资源开发、氢氟酸生产等关键环节的规模优势,保障了原材料稳定供应;在高端氟材料领域,氟树脂、氟橡胶等产品技术领先,产能可观,如氟树脂产能达 3 万吨,位居国内第二 ,为下游应用提供了高质量材料支撑。

在固态电池领域,昊华科技同样积极布局,成果显著。公司依托中昊晨光与浙化院两大研发机构,研发转化效率大幅提升,技术储备覆盖材料研发至应用全链条 。在固态电池用粘结剂、聚合物电解质、硫化物 / 卤化物电解质降本工艺优化和设计优化等方面积累了丰富技术经验 。公司开发出 PVDF 基固态电解质材料,适配半固态电池量产需求,其嵌段共聚物电解质在 - 40℃下仍能保持 0.1mS/cm 的离子电导率,较传统液态电解质提升 30% ,已向比亚迪、清陶能源等客户小批量供货;作为国内唯一量产三氟甲磺酸锂的企业(全球仅昊华与日本触媒具备此能力) ,该材料作为硫化物电解质的核心添加剂,通过承担浙江省尖兵专项,联合上下游企业攻关硫化物电解质降本工艺,将单吨成本从 20 万元降至 12 万元 。此外,公司还依托航天级密封技术,开发出全固态电池真空热压封装设备(氧气泄漏率<10Pa・m/s)和全球首套固态电解质薄膜水氧阻隔性能测试仪 ,从材料到设备,全方位为固态电池产业化提供技术支持。在市场拓展上,聚合物电解质已实现小批量供货,硫化物电解质添加剂三氟甲磺酸锂实现量产,2025 年 Q2 更是公告获得 3.8 亿元固态电池专用设备订单 ,并主导起草《固态电池制造用惰性气体系统技术要求》国家标准 ,凭借技术、产能和市场优势,有望在固态电池市场取得更大突破,引领氟化工与固态电池融合发展新潮流。

立中集团:铝合金主业外的固态电池新征程

立中集团的主营业务涵盖功能中间合金新材料、再生铸造铝合金材料和铝合金车轮产品 ,在汽车、轨道交通、消费电子、航空航天等众多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其生产的铝硅粉末、高强铝合金粉末等材料在 3D 打印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耐腐蚀铝合金材料也间接用于船舶零部件制造 ,凭借多元化的产品布局和广泛的应用领域,在行业内树立了良好的口碑。

新能源材料领域,立中集团积极布局,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潜力。公司新能源材料项目一期现已投产,主要生产六氟磷酸锂和氟化盐等产品 ,其中六氟磷酸锂可应用于半固态电解质领域,目前公司正积极推进该产品的客户认证、市场开拓和生产工作 ,逐步在新能源电池材料市场崭露头角。在技术研发上,立中集团持续加大投入,成功获得制备硫化锂的发明专利 ,硫化锂作为合成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的关键原料,其纯度与性能直接影响电解质质量,这一专利的取得为公司开拓固态电池业务领域奠定了坚实基础。为了加速固态电池材料研发与商业化进程,立中集团与昆仑新材达成战略合作 ,通过股权转让和增资方式引入昆仑新材作为战略投资者,双方将围绕硫化物电解质和氧化物电解质等关键材料,开展共同研发、试制、销售以及股权投资等合作 。昆仑新材在锂电池电解液领域技术底蕴深厚,尤其在固态电解质和钠离子电池电解液方面布局前瞻,其硫化物电解质电导率已提升至 12mS/cm,接近液态电解液性能水平 ,立中集团借助昆仑新材的优势,有望推动控股子公司山立新在液态电池电解质关键材料的技术升级,加速其在固态电池和钠离子电池领域的业务布局 ,实现从铝合金主业向固态电池材料领域的战略拓展,在新能源材料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开辟新的业务增长路径。

新宙邦:电子化学品巨头的固态电池布局

新宙邦是全球领先的新型电子化学品及功能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 ,自 1996 年创立以来,始终专注于电子化学品领域,经过多年发展,业务涵盖电池化学品、有机氟化学品、电容化学品、半导体化学品等多个板块 ,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城市轨道交通、生物医药、5G 通讯、光伏储能、工业制造等众多领域 ,凭借卓越的产品性能和稳定的质量,在全球电子化学品市场占据重要地位。在技术研发方面,新宙邦高度重视创新,研发投入约占营业收入的 6%,研发人员占全集团总人数超过 18% ,建立了完整的技术创新与研发体系,累计申请专利 1200 多项 ,在新型功能添加剂、新型电池体系电解液、高电压电池体系电解液等关键技术上取得了众多成果,技术领先优势明显。

在固态电池领域,新宙邦积极布局,成果显著。公司对固态电池领域的发展保持密切关注,早在多年前就开始投入研发,截至目前,新宙邦(含子公司)固态电解质 / 半固态电解质相关专利申请累计超过 30 件 。公司参股的深圳新源邦科技有限公司已构建起覆盖氧化物、硫化物、聚合物等主流技术路线的研发和生产能力 ,在固态电解质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方面走在行业前列。目前,氧化物电解质的技术成熟度和产业化进度最为领先,已实现批量生产并销售 ,客户反馈良好,公司也在按客户未来需求对产能进行积极布局 ;同时,在硫化物和聚合物电解质体系上也进行了相应的技术储备和生产布局 ,以满足不同客户和未来技术路线的多元化需求 。凭借全球领先的固态电解质多技术路线布局,叠加超 30 项核心专利及与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头部客户的战略合作 ,新宙邦成为固态电池材料领域唯一实现全体系商业化的企业 ,有望在固态电池市场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凭借技术和市场优势,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巩固其在电子化学品领域的领先地位,为固态电池产业发展提供关键材料支持,实现公司业务的持续增长 。

中船特气:特种气体背后的固态电池材料供应

中船特气在电子特种气体领域堪称翘楚,拥有深厚的技术底蕴和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公司专注于电子特种气体及三氟甲磺酸系列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国内电子特种气体行业的领军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显示面板、光伏能源、光纤光缆等多个高新技术领域 。在技术研发方面,中船特气掌握了多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形成了完整的技术创新体系,其自主研发的电解氟化技术打破国际垄断,使我国成为继美、日、韩之后第四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 ,截至 2025 年,公司累计获得授权专利 318 项(含 162 项发明专利) ,研发投入强度连续多年超 8% ,凭借持续的技术创新,不断推出满足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提升产品品质,在行业内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在固态电池材料供应上,中船特气的双(三氟甲磺酰)亚胺锂(LiTFSI)产品备受关注。公司现建有 LiTFSI 产能为 660 吨 / 年 ,其产品纯度达 99.99%,水分含量<10ppm,性能对标日本触媒 ,已通过宁德时代比亚迪等行业头部企业认证 。LiTFSI 因其高离子导电率(可有效提升充放电效率)、优异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在固态电池领域应用广泛 。在聚合物固态电池中,LiTFSI 与聚合物电解质结合,能显著提高离子传导率;在硫化物与氧化物固态电池中,可作为添加剂或复合电解质组分,增强界面稳定性和电池性能;在半固态电池这一过渡技术中,同样用于优化电解质的导电性和安全性 。随着固态电池在电动汽车、储能、消费电池等领域的应用逐渐扩大,LiTFSI 凭借其技术优势和市场稀缺性,成为新能源材料领域的关键增长点 。中船特气凭借其在 LiTFSI 产品上的技术和产能优势,积极布局固态电池材料市场,与众多电池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为固态电池产业发展提供关键材料支持,有望在固态电池材料市场取得更大突破,进一步提升公司在新能源材料领域的地位。

兴发集团:磷氟协同的固态电池材料创新

兴发集团是一家在化工领域极具影响力的企业,以磷化工系列产品和精细化工产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为主业,并涉及矿产和水力发电行业 。公司拥有丰富的磷矿资源,已探明磷矿储量约 3.6 亿吨,在磷化工领域构建起了从磷矿石开采、选矿,到磷酸盐、磷肥生产的完整产业链 ,为其产品生产提供了坚实的原材料基础保障。在有机硅业务方面,兴发集团具备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艺,产品广泛应用于建筑、电子、汽车等众多领域;草甘膦业务同样表现出色,其生产的草甘膦产品质量优良,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竞争力 ;在湿电子化学品领域,兴发集团也积极布局,为半导体等电子行业提供关键化学材料 ,凭借广泛的业务布局和强大的产业实力,在化工行业占据重要地位。

在固态电池材料研发上,兴发集团基于自身强大的磷、硅化工产业链优势,从正极材料和电解质这两个核心上游环节进行突破 。在固态电解质研发方面,公司已完成小试工艺开发,正开展溶剂、铝源等关键工艺参数优化,并已明确扩试工艺路线,完成扩试原料采购 。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的关键原材料主要包括硫化锂与五硫化二磷 ,兴发集团在原材料储备上优势明显。公司黄磷产能约 17 万吨 / 年,并掌握了行业领先的超纯黄磷净化技术 ,拥有二十多年五硫化二磷生产经验,在建 1 万吨 / 年高端五硫化二磷产能,计划明年上半年建成 ,为固态电解质大规模生产提供原材料保障。虽然公司电池级硫化锂工艺正处于技术调研阶段,但凭借其在磷化工领域积累的技术和资源优势,有望在硫化锂技术研发上取得突破。在正极材料方面,公司已投产的磷酸铁锂项目,能迅速带来业绩贡献,并融入主流电池供应链 ,为固态电池产业发展提供关键材料支持。随着研发的深入和技术的不断成熟,兴发集团有望凭借其磷氟协同优势,在固态电池材料市场取得更大的突破,实现产业的升级和转型,成为固态电池材料领域的重要供应商 。

未来展望:固态电池与氟化工的星辰大海

这十家公司在固态电池 + 氟化工领域各具优势,多氟多凭借氟化工技术底蕴与固态电池关键材料研发成果,有望在市场中迅速崛起;天赐材料作为电解液龙头,借助在液态锂盐平台开发固态电解质,持续巩固行业地位;中欣氟材虽 LiTFSI 项目仍在小试阶段,但全产业链优势使其未来潜力巨大;康鹏科技在 LiFSI 等新材料上的领先布局,为固态电池商业化提供关键支撑;天际股份在氟化工领域的产能优势,配合硫化锂专利技术,有望实现业务新突破;昊华科技从材料到设备全方位布局固态电池,引领行业融合发展;立中集团通过与昆仑新材合作,加速固态电池材料业务拓展;新宙邦凭借多技术路线布局和专利优势,成为固态电池材料商业化的领军者;中船特气以高纯度 LiTFSI 产品,在固态电池材料供应中占据重要地位;兴发集团基于磷氟协同优势,在固态电池材料研发上有望实现产业升级转型 。

可以预见,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逐步成熟,固态电池和氟化工行业将迎来更加辉煌的发展时期。这些企业将继续发挥各自的优势,加大研发投入,不断创新,推动固态电池技术的突破和氟化工产品的升级,为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无论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还是在储能、消费电子等其他领域,固态电池和氟化工的结合都将带来更多的可能性,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加绿色、高效、便捷的改变 。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些企业在未来的精彩表现,见证固态电池与氟化工行业的星辰大海 。如果你对这些公司或者行业发展有任何看法和想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一起交流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