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大热的CPO概念是个啥?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16喜欢:53

最近,CPO概念在股市中大放异彩,吸引众多个人和机构投资者的目光。那CPO概念究竟是什么呢?本文来一探究竟。

“CPO”,全称是Co-Packaged Optics(共封装光学),这是一项将光模块与计算/交换芯片(如ASIC、GPU)在同一个封装体内紧密集成的前沿技术,主要服务于数据中心、AI算力集群等对带宽、功耗、延迟极度敏感的场景。

换言之,CPO是一种先进的光电子集成技术。简单来说,CPO把光模块和交换机芯片通过先进封装形式(2.5D或3D封装)集成在一起。在传统技术里,硅光模块和CMOS芯片是分开的独立模块,靠铜线在PCB板上连接传输信号。但随着5G、云计算、物联网,尤其是AI的迅猛发展,数据中心对高速率、大容量、低成本光通信网络需求大增,传统技术集成度低、功耗高的弊端暴露无遗。CPO技术应运而生,它直接将光模块和交换机芯片“打包”,大大缩短了光引擎距离,减少了铜线作为中间环节的信号转化,进而提升集成度,降低功耗,还能实现更快的数据传输速率。

一、技术本质:为什么需要CPO?

随着单通道传输速率突破200Gbps,传统“可插拔光模块+远端电连接”方案暴露出两大瓶颈:

电互连损耗剧增:主芯片与光模块间长距离PCB走线引发信号衰减(C2M损耗),需高功耗DSP芯片补偿,能效低下。

空间限制:ASIC/GPU芯片周边物理空间无法容纳传统光模块,制约端口密度提升。

CPO的解决方案
将微型化光引擎(含调制器、波导、探测器)与主芯片共封装,电互连距离缩短至毫米级,显著降低功耗与延迟。

二、组成部分:CPO的产业链涵盖哪些环节?

CPO涉及的产业链十分广泛,覆盖多个关键环节:

- 光模块:作为电信号和光信号互相转换的“桥梁”,在CPO技术里至关重要。像中际旭创,作为国内光模块行业龙头企业,市占率国内排名第一,达到17%,800G模块已全面量产,还积极推进CPO技术研发,推出搭载自研硅光芯片的400G、800G硅光模块及1.6T硅光模块,部分型号已向客户批量出货 。新易盛天孚通信太辰光剑桥科技等企业在光模块领域也各有建树,800G光模块有的已量产供货,有的小批量出货,有的正在送样测试。

- 光芯片:这是光通信的核心部件。长光华芯在光芯片营收方面在A股排名第一,达4.17亿,专注高功率激光芯片研发,还在CPO硅光芯片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推出单波100G EML、50G VCSEL、100mW CW DFB大功率光通信激光芯片,其中100mW CW DFB产品可用于硅光模块方向,满足800G/1.6T等场景的光互联应用 。源杰科技营收第二,10G/25G激光器芯片是其强项,开发的面向高速光模块的100G PAM4 EML光芯片也已在客户端测试。

- 光器件光迅科技是国内光器件销售额的佼佼者,全球排名第四;天孚通信是国内第二,被称为“一站式光器件平台”,800G光器件已量产,还搞定了CPO用的激光引擎 。它们为CPO技术提供不可或缺的基础支持。AWG 器件及MPO连接器等无源器件,这些主要有仕佳光子太辰光长芯博创

- 交换机锐捷网络推出首款CPO数据中心交换机,还参与编写CPO交换机设计白皮书,深度融入行业标准制定。在CPO技术体系里,交换机与光模块、芯片的协同运作,对数据高效传输意义重大。

三、核心优势:CPO如何突破性能极限?

关键技术支撑:

硅光子(SiPh)集成:在单芯片上集成光器件,体积缩小70%;

外置激光光源(ELSFP):避免芯片发热影响光源稳定性;

玻璃基板替代有机基板:热膨胀系数匹配硅芯片,提升耦合密度。

四、应用场景:CPO的战场在哪里?

在AI爆发的时代,CPO的应用场景非常丰富,其中主要服务于数据中心、AI算力集群等对带宽、功耗、延迟极度敏感的场景。

CPO市场空间增长预测:

2030年CPO市场规模将达81亿美元(CAGR 137%);

2027年CPO端口占高速光模块市场近30%。

随着数据传输需求呈爆发式增长,CPO技术的商业化进程正稳步推进,预计从800G和1.6T端口起步,目前已经开始商用,2026-2027年迎来规模化增长 。未来,CPO相关产业有望持续革新,在光通信领域释放更大能量。

五、产业格局:谁在主导CPO革命?

国际头部玩家

博通:首发51.2T CPO交换机“Bailly”;

英伟达:2025年计划实现GPU与NV Switch光互联;

英特尔:联合Ayar Labs推进硅光平台。

国内厂商路径

全栈自研、一体化平台中际旭创新易盛(硅光芯片+封装工艺);

绑定国际客户天孚通信英伟达1.6T产线设备供应商);

性价比突破亨通光电推出3.2T CPO样机。

六、总结:CPO的定位与AI的未来展望

CPO并非要彻底取代传统光模块,而是面向超高速、超低功耗场景的专用技术。未来光互连将呈现分层架构:

芯片级互连 → CPO(毫米级距离);

机架内互联 → LPO(线性可插拔光学);

灵活组网场景 → 可插拔模块。

随着AI算力需求爆发,CPO将成为突破“功耗墙”与“带宽墙”的关键技术,而掌握硅光集成、先进封装、液冷散热三重能力的厂商将主导下一代光互连标准。目前AI算力的海外链已经疯涨过一波,部分龙头已经收获了3倍+的涨幅,这是因为人工智能在海外已经跑通,产业链已经完成闭环:目前Tokens 的调用、AI 应用经常性收入ARR 等都在表明AI 产业正在形成“应用→收入增长→算力Capex 投入增加”的良性商业闭环。而且顺带着把全球AI的天花板也向上拉了一个新高度,所以这波海外链涨的是最顺畅的,一气呵成,几乎都没什么调整,45度向上拉。

国内链也会在下半年跟上!我们近期也要关注AI 算力国内链的科技自主内循环。英伟达H20 恢复供应后,国内互联网大厂Q3 资本开支预期有望进一步上调,带动AIDC 产业链持续增长。总的来说,通过CPO这一小块缩影,我们就能管中窥豹,持续看好AI 算力的景气度叙事周期拉长,核心在于训练端+推理端需求共振,GPU+ASIC 芯片供给共振,国内外需求共振,下一阶段重点关注大模型能力加速迭代和应用端的加速渗透,带来使用量的快速提升!

$中际旭创(SZ300308)$ $新易盛(SZ300502)$ $太辰光(SZ300570)$

#上证冲破3600点!续创年内新高#

#医疗器械板块走高,欧普康视20CM涨停#

#创新药震荡回升,塞力医疗等多股涨停#

@今日话题 @雪球创作者中心 @ETF星推官

全部讨论

07-23 23:48

重仓新易盛

08-25 22:11

转发CPO概念

07-28 17:30

不懂不做

07-26 23:24

未来还有很大机会$新易盛(SZ300502)$

07-24 20:29

今天逆势下跌!

没有萝卜

07-23 23:30

那是否未来cpo上量了中际旭创也能受益呢

07-23 17:15

和芯片封装的cpo还没影子呢,光模块是大赚钱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