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于: | Android | 转发:0 | 回复:8 | 喜欢:5 |
一直以来,腾讯的业绩报告对利润的计量都有两个口径,一个是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經營盈利 (IFRS),一个是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經營盈利( Non-IFRS)。 虽然都是体现的经营盈利,但是两个口径下,有些年份,差距极大。如20年、21年、22年,两者差异分别达348亿,1120亿和820亿,这里主要是受投资相关...
如果减去这个酬金,那么相应的股份数量也要减去要不然每股收益计算不正确。
国际财报准则“把投资收益及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年度利润”似乎有道理。从徐先生分析看“把投资收益及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年度利润”10年以上看其利润是不断增大的,(股权较大的联合营投资按权益法计算利润),股权较小的投资按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年度利润,当腾讯把这种优秀的股权较小的投资卖出时,也会增大企业的利润或现金流,而且是呈不断增大的趋势。巴菲特反对,可能是把投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年度利润会使年度利润波动太大,不利投资人对企业价值评估,但长期投资公允价值变动确会增大企业利润或现金流。
但腾讯本业与投资是二种不同的资产,其盈利能力与前景都不同,还是要分开去估值。现在大家基本认同,以腾讯现时市值减去投资部分的公允价值,剩余的市值去给其本业估值。本业的经营利润一般以非国际准则利润计算,现在有人提出以非国际准则利润计算估值的时,需要再减去股份酬金。确实,减与不减似乎都有道理。徐先生算了下,腾讯10年股份酬金平均只占非国际准则利润10%左右,并不是很大,大致估值可以忽略。
腾讯的投资收益完全覆盖了股份酬金、拨备和摊销,
而且还多出了60%。所以,在用非国际准则的利润,去计算公司的估值水平时——请教一下:不是特别理解这个逻辑,投资收益是独立的,股份酬金也是用来计算经营性业务利润的,两者没啥关系吧
对,不过炒股是人性,股价算出来低估的时候,人们会想办法算一个小的合理估值,比如国标利润比非国标利润大的年份就按非国标估值,毕竟它代表主业嘛,这几年非国标大于国标利润,,股价老是低估,那合理估值按非国标-股份酬金算,,最好是投资赚的多时候当看不到不算按非国标,赚的少的时候算进去比非国标低按国标,,如果算出来的合理估值竟然比价格低很多,怕被打脸,会倾向于算低合理估值(比如pe行情好的时候按25-30,中国国债利率倒数,有需要可以调高,把成长也算进去,把25-30视为价值底,,行情不好pe按20算,按美国国债作为锚,或者商业贷款的高房贷利率 ,,利润按国标利润和非国标利润低的算,,投资收益赚了钱不算,不赚钱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