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爆发前夕!一文看懂电池回收市场主要上市公司(名单)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3喜欢:4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8月3日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8月1日召开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综合利用工作座谈会,综合利用骨干企业参加会议。下一步,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将研究制定《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和行业急需标准,健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

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带来动力电池退役量的高速增长。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工作作为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集约利用的重要一环,有助于缓解锂资源区域约束、锂价格因素掣肘,对于落实“双碳”战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动力电池退役量迎来高峰

我国新能源汽车规模化量产始于2014年,而动力电池的寿命一般为 5-8 年;随着最早一批成规模的动力电池自2019 年起陆续达到退役年限,市场将形成规模化退役的新常态,未来回收再利用需求有望逐年走高。

天风证券测算,预计 2030年我国动力电池总退役量将有望达到380.3GWh, 2021-2030年十年 CAGR 为48.9%。从发展阶段来看,行业当下正处于十年长景气周期的起跑点,未来发展前景可观。

2021-2030 年动力电池总退役量预测(GWh)


电池退役规模将逐步进入高增期。基于产业政策、工艺完善以及退役动力电池报废规模高增,电池回收整体规模未来空间巨大。

从资源视角来看,废旧三元锂电池富含着锂、镍、钴、锰等有价金属,具备极高的再生利用价值;另一方面,虽然磷酸铁锂电池金属含量相对较少,但随着以碳酸锂为标杆的锂电池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涨,磷酸铁锂电池的再生利用价值也在不断提高。

主要玩家大起底

尽管电池回收重要且必要,但目前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市场规模小、规范性不足、小黑作坊众多、回收成本高等各种问题。

目前,电池回收相关政策法规不断出台,主流玩家也在不断涌现。截至2022 年工信部发布的符合条件的回收白名单企业已达到47家,“正规军”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回收主体的不同,行业当前存在着三种主流商业模式,依次分别为:

①以电池生产商为回收主体的模式;
②以整车制造商为回收主体的模式;
③以第三方为回收主体的模式。

以电池生产商为回收主体的模式

以整车制造商为回收主体的模式

以第三方企业为回收主体的模式

其中,整车厂渠道优势最强,处于产业链核心地位;电池生产商的上下游协同场景多,可以形成产业闭环,商业模式最为稳定;而第三方企业与整车厂、电池厂等渠道方合作的深度、广度将决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南都电源(SZ300068)$ $格林美(SZ002340)$ $天奇股份(SZ002009)$ 

Datayes!Pro统计了部分涉足动力电池回收的上市公司,以供大家参考。

查看更多高质量产业数据,请在PC端登录网页查看Datayes!Pro:“智能搜索→指标库/研报图表”

目前产品功能支持智能解析图表数据,一键即可将图片信息转为Excel表格,并提供下载使用。

全部讨论

2022-08-08 18:59

都是概念股,没有实质效益,就天奇股份,格林美才是真正锂电回收分解公司,已经产生可观利润,当下的龙一龙二。

2022-08-06 08:01

学习

2022-08-04 09:11

复合年化增长率18%,有点低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