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上赚钱并不容易,要学会节约手续费,省钱就是赚钱。掌握主动型、被动型基金的区别,掌握场内、场外基金的区别,搞清楚A类、C类基金的区别。稍微注意一下,可以节约很大一笔开支。
场内、场外基金一般了解比较少,有篇文章可以参考:场内基金的好处
2、国家大事
买基金为什么要了解国家大事?因为社会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比如,香港暴乱,暴徒在香港中文大学校园堆杂物并纵火,出现打砸抢烧、为非作歹的黑衣蒙面人,这期间恒生指数出现暴跌,基金投资风险加大;中东叙利亚、伊拉克等国家常年战火不断,这些地方的基金你敢买吗?
国家大事可以从新闻,国家发布的经济数据来做宏观分析,也可以从身边的小事来感知,例如,身边的朋友生活是不是越来越好,是不是越来越富足,不是有一个说法,想知道CPI消费指数,问问菜农就知道了。
国家整体发展好,肯定会涌现一大批出类拔萃的企业,就中国来说,对应的沪深300指数、中证500指数等宽指基金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若看好美国发展,对应的有标普500指数、纳斯达克指数等基金可以投资。因为大盘宽指基金是各行各业优质公司的集合,这对散户来说,减少了选择基金的难度,相当于买的是国运,是个不错的投资品种。
3、行业状况
行业对应行业指数基金,例如,证券、军工、医疗、科技、环保、资源、食品、白酒等等指数基金太多了,读懂了行业,投资行业指数基金,就能获得很好的回报。行业很难选择的,这也是个人投资多年,如今不敢炒股的原因:“行业都拿捏不准,怎敢谈具体公司的研究”。
例如,消费行业2019年涨幅很好,对应的指数基金一年涨幅近70%。
行业具有周期性,尤其是对于强周期性行业的基金,应学习把握不同的阶段进行投资,太高了莫追,“别人贪婪时我恐惧,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学点行为经济学,用逆向思维做投资。
经济周期如一年四季,分为四阶段:衰退、萧条、复苏、繁荣,周而复始,周期的时间间隔长短不一,对于基金投资,最好选择周期间隔时间短的强周期性行业,如证券行业,要不然,若是遇到萧条期,等到头发白了都没有复苏的迹象。
以前写了一篇文章,感兴趣可以看看:如何利用强周期性行业赚钱?
4、跟基金经理互动
指数基金是被动型的,好处是不用人为参与选股,手续费、管理费低,从长期来看,指数基金能战胜大部分基金经理,这个有点类似跟阿尔法狗下围棋,机器是不知疲倦的、没有情感因素的,出错的概率比较小。
但是,基金经理也不是吃干饭的,从2015年到2019年这几年的业绩看,基金经理管理的主动型基金明显好于指数基金,虽然现在上证指数还是3000点,好多基金净值已经超过了2007年上证指数6000点时的净值,如下图的景顺长城鼎益股票(162605)基金。
所以,就像公司选拔人才,买基金可以多花点时间去了解基金公司、了解基金经理,现在基金经理经常有理财直播课的,我们可以像追星一样跟踪基金经理的投资思路和策略。
关于主动型基金,以前有篇文章,感兴趣可以看看:都在说指数基金,基金经理是吃干饭的吗?
5、不应太操心的事情
首先,没有必要每天看基金的涨跌,学习巴菲特精神,每天一杯茶,读书看报。
其次,不用频繁换基金,我们选择了一只基金,看上它的时候眼睛发亮,一段时间后总会对它不是十分满意,又看上了别的基金,这样往往会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正确的做法,有一个核心组合,外围适当增减基金,购买基金时想好涨跌时的应对策略。
还有,少看预测性文章,多学习些本质的东西,文章中若是信心满满地指点江山,说:“小的不才,过去预测大盘差了几个点,明天将会到冲到哪里,未来在哪里受阻调头”,宛若诸葛亮(真实的诸葛亮并不像小说中的那么神), 好像股市就是他家开的小商铺,看这类文章,除了增加点多巴胺外,就是增加了投资错误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