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有赏|中国平安2024交出亮眼答卷,分红连涨13年,“财富魔法”大揭秘!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0回复:75喜欢:18

#中国平安分红连涨十三年#

在金融市场的风云变幻中,中国平安(SH601318)作为行业的领军企业,于近期发布了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交出了一份彰显稳健根基与发展韧性的亮眼答卷。2024年,中国平安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 1218.62亿元,同比增长9.1%;营业收入为10289.25亿元,同比增长12.6%。步入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平安依旧稳住了阵脚,实现营业收入2566.18亿元,归母营运利润379亿元,同比增长2.4%,持续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展现出经营的稳健性。

作为平安的核心板块,寿险及健康险业务在2024年的表现可圈可点,新业务价值达成285.34亿元,可比口径下同比增长28.8% 。2025年第一季度,这一板块的新业务价值更是达到129亿元,同比增长34.9% ,彰显出业务结构优化与渠道变革的积极成效。

财产保险业务方面,2024年平安产险实现了稳定增长。保险服务收入达到3281.46亿元,同比增长4.7%;净利润为150.21亿元,同比大增67.7%,持续优于市场平均水平 。进入2025年第一季度,承保业绩依旧稳健,整体综合成本率进一步优化至96.6%,业务品质保持良好,凸显了其在风险管理与成本控制上的卓越能力。

分红回馈股东方面,中国平安一直表现得相当慷慨。2024年度,拟派发年末期股息每股现金1.62元,加上中期分红,全年每股派现2.55元,同比增长5%,分红总额连续 13 年保持增长 。这不仅彰显了公司对股东利益的重视,更体现出对自身经营业绩和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在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经营依旧稳健,持续为后续的分红政策奠定坚实基础。自上市以来,中国平安累计融资总额388.70亿元,累计分红总额3468.98亿元,分红融资比高达8.92,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对投资者的长期回报。

总体而言,中国平安凭借在寿险及健康险、财产保险等核心业务板块的深耕细作,以及稳健且积极的分红政策,在金融市场中站稳脚跟。其 “综合金融+医疗养老” 的双轮并行战略持续深化,展现出强大的抗风险能力与发展潜力。未来,中国平安有望持续优化业务结构,为股东创造更多价值,在全球金融竞争的舞台上续写辉煌篇章。值此之际,诚邀球友们参与#中国平安分红连涨十三年#征文活动,分享您对中国平安展现出亮眼成绩,分红连涨13年背后的独到见解!

【征文时间】

2025年6月16日–2025年7月16日

【参考方向】

1.公司角度:从单一保险到 “综合金融+医疗养老” 双轮驱动,平安的生态化战略如何穿越金融周期实现价值突破?

2.行业角度:在寿险改革深化与产险竞争加剧的背景下,综合金融模式能否重构保险行业的增长逻辑?

3.分红角度:连续13年分红增长、累计分红超3400亿,平安为何能成为A股金融板块的 “长期回报标杆”?

【征文奖金】

本次征文活动将评选出10位获奖者,各获得600元现金打赏!

【评选规则】

1、发帖必须带话题标签#中国平安分红连涨十三年#,选择长文→标题→正文;

2、在本次征文活动中,用户向雪球提供的任何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图表等)均应为投稿用户原创,严禁抄袭、剽窃,文章内容引用研报等公开资料超50%将取消本次征文获奖资格,引用数据需标明来源。

3、在本次征文活动中,不得使用同一篇(或类似)获奖文章参加多次征文,一旦发现,经核实将取消本次征文获奖资格。

4、发帖请注意遵守《雪球社区守则》;活动最终解释权在法律范围内归雪球所有。

5、投稿须知:

(1)投稿用户(以下简称“您”)在本次征文活动中向雪球提供的任何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图表等)均应为投稿用户原创,严禁抄袭、剽窃,一旦发现将取消参赛资格。

(2)投稿用户同意授予雪球获得您投稿的全部内容(含入选及未入选的内容)之免费的、永久性的、非独家的、可转授权的权利和许可。为流量激励及促进内容传播之目的,雪球有权将您投稿的内容用于包括但不限于:在微信公众号、微博、今日头条等平台的雪球官号上同步发布;将内容传播至其他合法渠道。

【有奖互动】

关注中国平安(SH601318) ,带话题#中国平安分红连涨十三年# 并说说对于中国平安展现出亮眼成绩,分红连涨13年背后的独到见解,优质内容可获得随机现金打赏!

全部讨论

06-16 13:35

#中国平安分红连涨十三年#
我很看好$中国平安(SH601318)$ 未来的投资机会。
公司财务状况稳健,重视对于股东的长期回报,通过配置高股息的银行股等优质资产,实现了5.8%的综合投资收益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平安保持连续13年的分红增长,通过综合金融和医疗养老双轮驱动,通过保险,银行,资管等业务的协同效应,实现了利润的多元化和稳定性,其科技战略不仅优化了运营效率,更开辟了增量市场,为持续盈利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还有严格的资产负债匹配管理和逆周期投资策略,使其在低利率环境下仍能保持稳定的投资收益。
现金分红是股东回报的重要组成部分,平安保持了稳定,一致的分红政策,将分红纳入长期价值管理框架,通过营运利润分红机制,将业务增长与股东回报深度绑定,形成盈利,分红,市场信心的正向循环,兼顾了短期现金流和长期投资价值,这是公司分红持续性的基础。
作为综合金融集团,平安构建了多元化的利润来源,三大板块形成协同效应,有效平抑单一行业周期波动,在投资端,3.8万亿元的投资资产中,72%配置于债券等固定收益类资产,每年带来稳定的票息收入。
公司上市以来累计分红超2000亿元,近五年分红率始终保持在30%以上,公司建立了完善的分红政策制定机制,另外,还通过合理的资产负债配置和AI科技的运用,有效控制了风险并提高了运营效率,这种战略布局使得公司在经济周期中保持了很强的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巩固了其分红能力。
从长期来看,平安坚持稳健的投资管理理念,注重资产质量和资本充足率,通过扎实的业绩基础,前瞻性的市场战略布局,连续13年的分红增长不仅是对公司治理结构的肯定,而且还增强了市场投资者的信心。

06-16 11:40

#中国平安分红连涨十三年#
$中国平安(SH601318)$ 2024年每股分红近2.55,实现连续13年分红增长,成为A股市场少有的"分红常青树"。这一成绩背后,是公司"保险+金融+科技"战略的长期沉淀。
核心支撑因素:
穿越周期的盈利韧性
即使在经济下行期,平安综合金融模式仍保持稳健,2023年归母净利润达856亿元,寿险新业务价值增速转正,银行不良率维持行业低位。
独特的利润蓄水池机制
通过剩余边际释放(2023年末达1.2万亿元)和资产管理收益(总投资收益率3.6%),构建了可持续的分红资金来源。
股东回报文化深入骨髓
上市以来累计分红超2200亿元,近五年分红率始终保持在30%以上,显著高于同业。
港股当前股价对应股息率约6%,在利率下行背景下,这种"类固收+"资产配置价值凸显。$中国平安(02318)$

06-16 12:27

#中国平安分红连涨十三年# 我觉得中国平安分红长期十三年持续增长的秘密在于保险业特有的"三差收益"死差(承保利润)
通过数字化核保(如"智能投保"系统)将寿险继续率提升至91.2%,承保端持续贡献正收益。费差(运营效能)
科技赋能年降本超200亿元,综合成本率97.2%优于行业均值,释放更多可分配利润。
利差(投资管理)
3.8万亿投资资产中,债券等固收类占比72%,提供稳定票息收入,另类投资年化收益率达5.3%增厚收益。
这套模型使平安具备"利润平滑调节"能力,即使某年度投资波动,仍能通过释放准备金维持分红增长。2023年寿险剩余边际余额较2013年增长3倍,为未来分红奠定基础。$中国平安(SH601318)$

07-03 11:00

#中国平安分红连涨十三年# 关于平安分红,我写了个文章如下网页链接

06-17 15:44

网页链接{中国平安:万亿巨头的新征程 近日,$中国平安(SH601318)$ 在深圳观澜召开了2024年年度股东会及2025年第一次A股、H股类别股东会。这场... - 雪球 (xueqiu.com)} #中国平安分红连涨十三年# @今日话题 @中国平安

06-17 14:16

#中国平安分红连涨十三年# $中国平安(SH601318)$ 中国平安能实现分红连续13年增长,背后藏着几个关键逻辑:会赚钱、会省钱、会布局、会分钱。平安的分红不是“撒钱”,而是用科技和战略把赚钱能力变成股东收益。只要中国老龄化、中产财富增长的趋势不变,这种模式大概率还能持续。
会赚钱:利润来源稳如老狗
核心业务造血能力强:保险、银行、投资三大板块形成“铁三角”。比如寿险业务通过代理人改革(人均产能翻倍)和产品创新(分红险占比提升),保费收入稳增长;产险则靠反欺诈技术一年省下119亿,直接变成利润。
投资端不拖后腿:保险资金投资组合收益率从2023年的4.2%提升到2024年的5.8%,光是利息和分红就多赚几十亿。加上国家政策支持(比如降息刺激股市),平安买的国债、高股息股票都成了“印钞机”。
会省钱:科技降本省出真金白银
AI替代人工:客服机器人一年处理18.4亿次咨询,砍掉9万客服岗位,省下的人力成本全反哺股东。
精准风控:用大数据和AI拦截欺诈,光产险一年就减损119亿,相当于白捡了一笔钱。
渠道改革:代理人从“人海战术”转向“精英化”,30万“精兵”人均产能飙升54.7%,省了培训和管理成本。
会布局:医疗养老成第二增长曲线
绑定客户一辈子:通过“保险+医疗+养老”模式,客户买了保险后还得用平安的医院、养老社区,粘性拉满。比如70%的新单客户绑定医疗服务,复购率自然高。
抢占老龄化风口:中国60岁以上人口超3亿,平安提前砸500亿建康养社区,客户养老钱、医疗钱都变成长期现金流。
会分钱:股东利益放在明面上
分红机制透明:直接和营运利润挂钩(占净利润37.9%),业绩好就多分,业绩差也保底40%,让股东心里有底。
回购+注销股票:一边发钱(2024年派息461亿),一边用利润回购股票并注销,相当于变相提高每股价值,股东持股“越拿越赚”。
管理层绑定利益:高管薪酬仅占利润的万分之五,和股东利益深度一致,避免“掏空公司”。
穿越周期的韧性:经济好的时候赚保费,经济差的时候靠投资和科技降本,分红几乎没断过。
长期主义标杆:13年分红增长证明,好公司不是靠短期炒作,而是靠扎实的业务和股东回报。
普通人参与门槛低:买平安股票相当于间接投资保险、医疗、养老赛道,还能拿分红,比存银行香多了。

06-16 16:04

#中国平安分红连涨十三年#关注中国平安(SH601318) 中国平安(SH601318) 配置价值正在市场认可:中资金融股高股息策略的支撑因素进一步强化,把握高股息主线。中国平安(SH601318) 当前估值水平上兼具防御性与弹性,平安良好的盈利能力和现金流状况为其持续稳定的分红提供了坚实基础。未来在人口加速老龄化的背景下,医疗、健康管理、养老等需求正飞速增长。中国平安发展空间巨大:凭借优势行业地位,整合了众多医疗养老上下游产业链供应商,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医疗养老需求。

06-16 12:36

#中国平安分红连涨十三年#
穿越周期的价值典范:中国平安分红连涨十三年的深层逻辑#中国平安分红连涨十三年#
在A股市场波谲云诡的二十多年历程中,能够做到连续13年分红增长的公司屈指可数,而中国平安(SH601318)无疑是其中最耀眼的明珠。从单一的保险公司到"综合金融+医疗养老"双轮驱动的生态化巨头,平安的成长轨迹不仅是一部企业发展史,更是中国金融业现代化转型的缩影。其累计分红超3400亿元、分红融资比高达8.92的骄人成绩背后,蕴含着怎样的商业逻辑与战略智慧?
生态化战略:从保险到综合金融的价值重构中国平安的成功,首先源于其前瞻性的战略布局。早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当大多数保险公司还在传统业务模式中摸索时,平安就开始了向综合金融集团的转型。这种转型不是简单的业务多元化,而是基于客户需求的深度挖掘和价值链的延伸。
从业务协同效应看,平安构建的"保险+银行+投资+科技"四大板块形成了强大的内在循环。保险业务为集团提供了庞大的客户基础和稳定的资金来源;银行业务深化了客户关系,提升了客户粘性;投资业务实现了资金的保值增值;科技业务则为整个生态赋能,提升了运营效率和客户体验。
2024年的业绩数据充分印证了这一战略的成功。营业收入10289.25亿元,同比增长12.6%;归母营运利润1218.62亿元,同比增长9.1%。这样的增长质量在当前复杂的宏观环境下实属不易,体现了综合金融模式的抗风险能力和盈利稳定性。
寿险转型:新业务价值的质量突破寿险业务作为平安的"压舱石",其转型成效尤为关键。2024年新业务价值285.34亿元,可比口径下同比增长28.8%;2025年一季度更是达到129亿元,同比增长34.9%。这组数据背后反映的是平安在代理人队伍改革、产品结构优化、销售模式创新等方面的深度变革。
传统寿险行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代理人数量下滑与质量参差不齐的矛盾。平安通过"人海战术"向"精英模式"的转变,大幅提升了代理人的专业素养和产能水平。同时,借助科技赋能,平安建立了更加精准的客户画像和需求分析体系,实现了从产品导向向客户导向的根本转变。
更为重要的是,平安在产品创新方面持续发力,推出了一系列符合市场需求的保障型产品,有效提升了新业务价值率。这种质量型增长模式不仅增强了业务的可持续性,也为长期分红政策提供了坚实支撑。
产险优势:成本控制与盈利能力的双重提升财产保险业务是平安集团的另一重要利润来源。2024年保险服务收入3281.46亿元,同比增长4.7%;净利润150.21亿元,同比大增67.7%。2025年一季度综合成本率进一步优化至96.6%,这一指标在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
平安产险的成功主要得益于其在风险管理和成本控制方面的精细化运作。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平安能够更准确地识别和定价风险,有效控制赔付率。同时,数字化运营大幅提升了业务处理效率,降低了运营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平安产险在车险市场改革的背景下仍能保持强劲增长,充分体现了其产品创新能力和市场适应能力。非车险业务的快速发展,也为公司业务结构优化和盈利能力提升提供了新的动力。
分红政策:价值创造与股东回报的平衡艺术连续13年分红增长,这一成绩在A股市场极为罕见。2024年全年每股派现2.55元,同比增长5%;累计分红总额3468.98亿元,分红融资比高达8.92,这些数字背后体现的是平安管理层对股东利益的坚持和对自身经营能力的信心。
从财务角度分析,平安能够维持稳定分红增长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强大的现金创造能力。保险业务的特点是先收保费后赔付,这为公司提供了充沛的现金流。同时,投资业务的稳健收益和银行业务的利息收入,进一步增强了现金流的稳定性。
更为重要的是,平安在分红政策上体现了长期主义的投资理念。公司并非简单地将所有利润分配给股东,而是在保持合理分红比例的同时,将相当一部分利润用于业务发展和科技创新投入。这种平衡策略既满足了投资者的回报需求,又为公司长期发展储备了充足的资源。
科技赋能:数字化转型的战略先机平安的成功离不开其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前瞻性布局。早在2013年,平安就提出了"科技引领金融"的战略定位,持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如今,平安已经成为全球金融科技的领军企业之一。
科技赋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提升运营效率,通过自动化和智能化手段大幅降低运营成本;二是优化客户体验,通过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三是强化风险管控,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技术提升风险识别和定价能力。
未来展望:穿越周期的价值创造展望未来,中国平安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存。人口老龄化加速为养老和健康保险业务提供了巨大市场空间;金融业对外开放和数字化转型为公司国际化发展和科技创新创造了新机遇。
同时,监管政策趋严、市场竞争加剧、宏观经济波动等因素也对公司经营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正如过去十三年分红连续增长所证明的,平安已经具备了穿越周期的能力和智慧。
中国平安分红连涨十三年,不仅是一个财务数字的累积,更是一种商业理念的坚持。在价值投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平安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股东价值创造。其"综合金融+医疗养老"的生态化战略,为中国金融业的转型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也为投资者在复杂市场环境中寻找长期价值标的提供了重要参考。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平安将继续在价值创造的道路上行稳致远,为投资者带来更加丰厚的长期回报。

06-16 12:23

#中国平安分红连涨十三年#$中国平安(SH601318)$ 中国平安的实践揭示了中国金融企业的突围路径:以生态化重构客户价值、以协同化突破行业边界、以稳健化赢得长期信任。然而,其模式也面临挑战:医疗养老生态的盈利周期(当前亏损率15%)、地产投资敞口(占比4%)、代理人转型阵痛(36.3万人产能待提升)等,均需在战略定力与战术迭代间寻找平衡。
对于投资者而言,平安的标杆意义在于证明:在低利率、高波动的金融新时代,唯有坚持“客户价值本源+生态协同进化+财务底线思维”的企业,方能穿越周期,成为真正的“时间的朋友”。@今日话题

06-16 12:17

#中国平安分红连涨十三年# $中国平安(SH601318)$ 分红连涨13年的核心在于“战略定力+科技赋能”:保险、银行、资管业务等综合金融协同形成闭环,平滑周期波动,稳定现金流。年均投入营收1%于科技(如AI核保、智慧医疗)降本增效,提升运营效率并孵化新增长点。将30%以上营运利润用于分红对股东进行回报,强化市场信心。@今日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