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啤酒业绩说明会:不回避双降,不放弃希望!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重庆啤酒总裁李志刚:未来将积极加码非现饮渠道。

文 | 卖酒狼团队

编 | 南风

5月8日,重庆啤酒在佛山嘉士伯全球旗舰工厂举办了2024年度及2025年一季度业绩说明会。这场选址于生产基地的会议不仅通过场景化展示企业经营理念,更释放出企业应对行业变局的核心战略信号……

重庆啤酒总裁李志刚及高管团队直面过往两年的业绩波动,在“谨慎乐观”的表态背后,一场围绕产品结构升级与渠道变革的转型路径逐渐清晰。

A

2025年开局特别稳

但存量竞争压力未减

众所周知,自2013年中国啤酒行业达到产量顶峰后,持续呈下滑趋势,目前已经进入“存量市场”。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啤酒产量3521.3万千升,同比下降0.6%。在此大环境下,2024年,重庆啤酒的啤酒销量297.49万千升,同比下降0.8%,吨价则同比下降0.4%,量价双双承压。

此外,从2024年产品表现情况来看,无论是在生产量、销售量,还是营收上,重庆啤酒的国际品牌产品增长情况均好于本地品牌。重庆啤酒“本地品牌”包括乌苏、重庆、山城、西夏、大理、风花雪月、京A等;重庆啤酒“国际品牌”包括嘉士伯、乐堡、1664、布鲁克林、夏日纷等。

对此,李志刚认为是当前餐饮渠道承压所导致。“我们的产品结构整体来看,70%的产量来自本地品牌,而本地品牌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则是强势市场的餐饮渠道。2024年当餐饮渠道承压,本地品牌也因此受到影响。国际品牌则因为基数较低,可塑性也会更强。”

按照李志刚的话说,去年本地品牌销量下滑还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下半年去库存的拖累,大家都面临这个挑战。值得庆幸的是,去库存动作在去年12月已经基本完成,“目前公司产品市场库存在一个健康的范围内,所以我们期待今年夏天市场会更旺。”

重庆啤酒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显示,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啤酒销量88.35万千升,同比增长1.93%;实现营业收入43.55亿元,同比增长1.46%;实现归母净利润4.73亿元,同比增长4.5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67亿元,同比增长4.74%。

在2025年开局特别稳的基础上,李志刚提出“谨慎乐观”态度,既包含对政策刺激下消费回暖的期待,也暗含对三大挑战的清醒认知:消费者偏好加速迭代、原材料成本波动加剧、区域市场竞争白热化。在国内啤酒市场存量竞争格局中,重庆啤酒主动求变……

B

非现饮渠道成重庆啤酒战略新高地

此次会议释放的关键信号之一,是重庆啤酒对非现饮渠道的加码布局。李志刚便是,“由于现饮渠道(餐厅、夜场、酒吧、KTV等)持续承压,我们正更积极地转向非现饮渠道(超市、便利店、电商、即时零售等)。”

相较于传统餐饮渠道,电商平台、社区零售等非现饮渠道更利于品牌直接触达消费者,也为高端产品溢价提供了新场景。企业计划通过“产品组合创新+数字化营销”深化该领域布局,这既是对年轻消费群体行为变迁的回应,也是破解现饮渠道费用高企难题的破局之道。

此外,为了进一步挖掘强势市场中现饮等传统渠道的增长空间,重庆啤酒正加快布局饮料赛道。继2024年底在云南推出大理苍洱汽水后,重庆啤酒旗下天山鲜果庄园橙味汽水于今年4月在新疆、重庆等地上市。

“渠道覆盖率高,分销人员为餐饮等终端提供的服务好,公司在强势市场实现分销优势和服务优势相绑定,进一步助推饮料产品的销售。”李志刚表示,在非强势市场,饮料产品从零开始拓市场很难,公司还是会选择强势市场推广饮料产品。尽管目前饮料产品的营收占比很小,但如果把强势市场做起来,体量也很可观。

在一位接受采访的业内人士看来,存量市场竞争可能引发更激烈的价格博弈,企业需在差异化创新与规模效应之间找到更精准的平衡点。随着夏季消费旺季临近,重庆啤酒的主动求变成效或将迎来首次压力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