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水之下!国产大飞机C919其他进口美零部件资料梳理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1回复:0喜欢:2

以下资料仅供参考,不形成任何建议!

#大飞机# #大飞机C919#

一、C919 依赖的美国核心零部件

1. 发动机(占比约 31%)

供应商:CFM 国际(美国通用电气 GE 与法国赛峰合资)

型号:LEAP-1C 涡扇发动机

作用:提供动力,单台成本约 1400 万美元,两架合计占 C919 售价(约 9900 万美元)的 31%。

技术壁垒:采用陶瓷基复合材料(CMC)涡轮叶片、三维编织碳纤维风扇等尖端技术,国内暂无法替代20。

进口规模:2023 年中国从美国进口涡轮喷气发动机 45.96 亿美元,其中 LEAP-1C 占主导21。

2. 航电系统(占比约 15-20%)

供应商霍尼韦尔:飞行控制系统、大气数据系统、辅助动力装置(APU)罗克韦尔柯林斯(现雷神技术:通信导航系统、座舱显示系统

作用:包括飞行控制、导航、通信等核心功能,是飞机的 “大脑”。

国产化进展:中航与霍尼韦尔成立合资公司(昂际航电),实现部分本地化生产,但核心芯片仍依赖进口11。

3. 机电系统(占比约 10-15%)

供应商联合技术(UTC,现雷神技术:电源系统、环境控制系统派克汉尼汾:液压系统、燃油系统

作用:支持飞机电力、液压、燃油等基础运行。

国产化难点:高精度液压阀、燃油泵等部件技术门槛高,国内企业如中航机电正在攻关3。

4. 起落架与刹车系统(占比约 8-10%)

供应商霍尼韦尔:机轮 / 刹车系统利勃海尔(德国):起落架总成(但关键部件如作动器由美国厂商供应)

作用:承担飞机起降时的冲击吸收与制动。

国产化尝试北摩高科等企业正在参与起落架国产化,但尚未进入量产阶段13。

5. 其他关键部件

通用电气:飞行数据记录系统、发动机短舱

伊顿(Eaton):燃油泵、液压组件

古德里奇(Goodrich,现 UTC):氧气系统、照明设备

二、美国零部件的综合占比

1. 直接进口比例

总成本占比:约 40-45%发动机(31%)+ 航电(15-20%)+ 机电(10-15%)+ 起落架 / 刹车(8-10%)+ 其他(约 5%)数据依据:国产化率 60%(含合资企业本地生产),海外零部件占 40%,其中美国占比超 80%12。

金额规模:单架 C919 进口美国部件成本约 4000-4500 万美元,按年产能 50 架计算,年采购额约 20-22.5 亿美元14。

2. 间接依赖

合资企业技术:昂际航电(GE 与中航合资)、霍尼韦尔中国工厂等虽在国内生产,但核心技术与知识产权仍归美方1119。

供应链风险:美国对华出口管制可能影响关键部件交付,如 2023 年曾讨论限制 LEAP-1C 出口21。

三、国产化替代进程

1. 短期(2025-2030 年)

发动机:国产长江 - 1000A 计划 2025 年进入装机验证,2030 年前逐步替代 LEAP-1C,预计降低美国依赖 31%。

航电 / 机电中航电子中航机电等企业通过合资合作实现部分国产化,但核心芯片仍需进口。

起落架 / 刹车北摩高科中航重机等企业参与研发,2025 年后有望进入供应链。

2. 长期(2030 年后)

目标:C919 国产化率提升至 80% 以上,美国零部件占比降至 10% 以下6。

发动机产业链航发动力(整机)、航发控制(控制系统)、图南股份(高温合金)

航电 / 机电中航电子(航电集成)、中航机电(机电系统)

材料:中铝西南铝(铝锂合金)、宝钛股份(钛材)

四、风险提示

技术瓶颈:发动机、航电芯片等领域仍需突破,国产化进度可能不及预期。

地缘政治:中美贸易摩擦可能导致关键部件断供,影响 C919 量产。

市场竞争波音 737MAX 复飞、空客 A320neo 产能扩张可能挤压 C919 市场份额。

五、总结

C919 当前对美国零部件的依赖集中在发动机、航电、机电等核心领域,占比约 40-45%。随着国产化替代加速,尤其是长江 - 1000A 发动机和国产航电系统的推进,这一比例将逐步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