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位管理的三大黄金法则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仓位控制是风险控制的前提,在投资的生涯里,仓位决定成败。没有仓位管理的意识是大部分投资者亏损的重要原因。

三种仓位管理方法

常用的仓位管理方法一共有三种漏斗形仓位管理、矩形仓位管理和金字塔仓位管理法

1、漏斗型仓位管理法

这种管理在于初始进场资金量比较小,仓位比较轻,如果预期上涨,行情下跌,则后市逐步加仓,加仓比例越来越大,进而摊薄成本。

这种方法下,仓位控制呈下方小、上方大的一种形态,就像一个漏斗。

优点:在于初始风险比较小,在不爆仓的情况下,漏斗越高,盈利越可观。

缺点:值得注意的是,漏斗型仓位管理法强调越跌越买,承担风险较大,个人投资者需谨慎使用。

比如曾经的绩优股XXX,股价高达/30多元,后期却被发现伪造利润,最后跌得只剩2元甚至3元钱,这种例子在过去我们时常碰到。

事实上,要使用漏斗型仓位管理法,最重要的一点是投资对象必须有见底反弹甚至反转的可能,如果用于股票,投资者必须对其基本面有足够的了解。

2、矩形仓位管理法

矩形仓位管理法的初始进场的资金量会占总资金的一个固定比例,比如1/3。如果预期上涨,行情下跌,则逐步加仓,降低成本,后期加仓都会遵循这个固定比例,形态像一个矩形。

优点:每次只增加一定比例的仓位,持仓成本逐步抬高,对风险进行平均分摊,平均化管理。在持仓可以控制,后市方向和预期一致的情况下,会获得丰厚的收益。

缺点:初始阶段,平均成本抬高较快,容易陷入被动或被套局面。

3、金字塔形仓位管理法

初始进场仓位比较大,再逐步加仓,但比例逐步减少;如果行情下跌,市场走低,就不加仓了,这种管理方式的风险较低。

所谓"金字塔",用简单例子说明:

第一次投入4万元购买某品种,第二次投入3万元买同一个品种,第三次投入2万元再买一个品种,每次投入数额都比上一次少。

此法多半用于在单边上涨行情下,所以每次加仓的价位都比上一次高,购买的数量也比上一次少,画出来就像一个底部大顶尖小的金字塔。

如果一个投资者有10万元资金,按等额追涨方法,分别在此股票5元、6元、7元、8元各买入2.5万元,平均成本为6.5元,此后走势证明8元是顶部,股价再次回到7元,其收益为7.7%。

但如改用金字塔加注法追涨,分别在5元、6元、7元、8元各买入4万、3万、2万和1万元,那么其平均成本为6元,收益率可以提高到16.7%。

优点:按照报酬率进行仓位控制,胜率越高动用的仓位就越高。利用趋势的持续性来增加仓位。在上涨趋势中,会获得很高的收益,风险率较低。

缺点:在震荡市中,较难获得收益。初始仓位较重,对于第一次入场的要求比较高。

投资者需要注意,三种加仓法各有千秋,但在实际应用中,必须注意投资对象和投资阶段。不同阶段讲究不同策略!

矩形适合震荡市;漏斗形适合抄底,左侧交易;金字塔形适合牛市初期,右侧交易

正确的仓位管理方法能帮助我们合理调配资金的比例,在控制风险的同时盈利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