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营收情况
1.1 总体营收趋势
江西铜业作为铜行业的龙头企业,营收规模庞大。2024 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5209.28 亿元,同比微降 0.18%。进入 2025 年,一季度营业收入为 1116.11 亿元,同比下降 8.9%。从近几个报告期数据来看,营收呈现一定的波动状态,这与铜价波动、市场需求变化以及公司业务结构调整等多种因素相关。例如,2024 年贸易业务收入下降 20.84%,拖累了整体营收,但实业及其他收入同比增长 17.75%,显示出实体业务的韧性。
1.2 分业务营收构成
铜业务:阴极铜作为核心产品,2024 年产量达 229.19 万吨,同比增长 9.28%。尽管产量增加,但由于铜价波动等因素,其收入占比略有下降。铜业务下游涵盖电力、建筑、家电等多个领域,电力行业中电线电缆对铜的需求稳定增长,一定程度上支撑了铜业务营收。
黄金业务:表现亮眼,2024 年产量 118.26 吨,同比增长 4.99%,收入占比提升至 14.2%,成为公司重要的营收增长点。黄金价格受全球经济形势、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具有较强的金融属性,在铜价低迷时,黄金业务能够有效补充营收。
其他业务:包括白银、硫精矿、硫酸、稀散金属等副产品业务以及铜加工业务。铜加工业务产品丰富,如铜杆、铜线、铜箔、铜管、特种漆包线等,随着公司向高附加值产品领域拓展,其营收贡献有望进一步提升。
二、成本管理
2.1 生产环节成本控制
矿山开采成本:公司主力矿山如德兴铜矿,作为亚洲最大露天铜矿,具有规模优势,剥采比低,现金成本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铜精矿完全成本约 3000 - 3500 美元 / 吨,低于全球平均的 4000 美元 / 吨。但部分老矿如永平铜矿、银山矿业等开采年限较长,面临开采深度增加、成本上升问题,公司通过 “露转坑” 技改等方式延长服务年限,同时加强智能化矿山建设,提升选矿回收率,如德兴铜矿选铜回收率达 85.7%,以降低单位开采成本。
冶炼成本:公司拥有先进的冶炼技术,如 “双闪” 工艺,提升了金属回收率,降低了能耗和环保成本。贵溪冶炼厂通过国际对标,铜冶炼综合回收率、能耗等六项指标全球领先,2024 年冶炼加工成本同比下降约 10%。同时,公司通过一体化产业链布局,减少中间环节成本,吨铜冶炼加工费约 500 美元,高于行业平均。
2.2 运营环节成本优化
采购成本:凭借庞大的采购规模,在原材料采购方面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通过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优化采购渠道、合理安排采购计划等方式,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例如,在铜精矿采购中,根据市场价格波动灵活调整采购策略。
物流成本:整合物流资源,优化物流配送网络,统一调配运输车辆,降低运输成本。对于海外矿山和冶炼厂,合理规划海运路线,降低海运费用。
研发成本:2024 年研发费用 1.12 亿元,研发投入推动了铜箔、铜管等高技术产品占比提升,虽然研发费用本身增加了成本,但从长期看,有助于公司开发高附加值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进而分摊成本。
三、利润情况
3.1 利润表现
2024 年江西铜业归母净利润 69.62 亿元,同比增长 7.03%;扣非归母净利润 82.87 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54.22%。毛利率从 2023 年的 2.8% 提升至 3.1%。2025 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为 19.52 亿元,同比增长 13.85%。利润增长得益于多方面因素,成本控制成效显著,如上述生产和运营环节成本下降直接贡献利润;副产品收益增加,黄金、白银等伴生金属价格上涨,带动贵金属板块利润增长约 15%;资产减值减少,2024 年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同比下降约 20%,释放了利润空间。
3.2 利润影响因素
价格因素:铜价波动对利润影响巨大,铜价上涨时,公司销售收入增加,利润提升;反之则利润下滑。例如,2024 年 LME 铜价振幅达 35%,公司通过套期保值等手段降低价格风险,但仍受价格波动影响。黄金、白银等价格波动同样影响利润,其价格走势与铜价并非完全一致,一定程度上分散了价格风险。
成本因素:能源价格、人工成本、环保投入等生产成本上升会侵蚀利润。尽管公司通过多种方式控制成本,但部分不可控因素如全球能源价格上涨仍可能对利润造成压力。
产量因素:铜及其他产品产量增加,在价格稳定或上涨情况下,有助于提升利润。公司通过矿山扩建、技术改造等方式增加产量,如武山铜矿扩建、清远江铜高端铜箔项目投产 / 扩产等。
四、潜在增长
4.1 新能源领域机遇
锂电铜箔业务:随着新能源汽车和储能行业的快速发展,锂电铜箔需求旺盛。公司积极布局锂电铜箔领域,不断扩大产能,如清远江铜高端铜箔项目。同时,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质量和性能,以满足市场对高性能锂电铜箔的需求,未来锂电铜箔业务有望成为重要的增长极。
光伏及其他新能源应用:在光伏领域,铜作为重要的导电材料,需求随着光伏产业的扩张而增长。公司的铜产品可应用于光伏组件、逆变器等设备。此外,在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特高压电网等领域,铜的需求也持续增加,公司凭借产品质量和品牌优势,有望在这些领域获得更多市场份额。
4.2 海外资源拓展
现有海外项目推进:公司在海外拥有多个项目,如哈萨克斯坦巴库塔钨矿已投产,设计年产能 330 万吨,未来将通过抛废技术提升至 495 万吨,增强了公司在钨资源领域的竞争力和自给率。
新资源并购机会:持续在全球范围内(如阿富汗、秘鲁、刚果金等)寻求优质铜矿资源的并购和开发机会。例如,参与 “一带一路” 矿产并购,计划通过香港矿业基金扩大海外铜、锂资源布局,提升资源自给率和长期资源保障能力,为公司未来增长奠定资源基础。
4.3 技术创新驱动
绿色智能矿山建设:投入资金进行智能化矿山建设,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矿山开采、运输、选矿等环节的智能化管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符合行业绿色发展趋势,有助于提升公司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新材料研发:加强对高端铜材料的研发,如高精度铜板带、特种合金等,满足电子、半导体、航空航天等高端领域对铜材料的特殊需求,通过开发高附加值产品,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和市场份额。
五、分红情况
5.1 历史分红政策
公司自 2002 年 1 月上市以来,已经现金分红 24 次,累计已实施现金分红为 197.66 亿元。分红政策较为稳定,2024 年推出每 10 股派 7 元(含税)的分红方案,按当前股价测算股息率约 2.7%,连续五年股息支付率超 30%,体现了公司对股东的回报意识,对于追求稳定收益的投资者具有一定吸引力。
5.2 未来分红展望
基于公司稳健的财务状况和盈利预期,未来有望继续保持稳定的分红政策。如果公司在新能源领域拓展顺利,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不排除提高分红比例的可能性,以回报股东并增强市场信心。
六、减持与解禁
6.1 减持情况
公司计划于 2025 年 8 月 28 日至 11 月 27 日减持中银证券 3% 股份(约 8334 万股),预计套现 14.13 亿元。此次减持为对外投资退出,所获资金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新能源项目投入。由于减持的是中银证券股份,并非自身股份,对江西铜业的主业运营和股权结构直接影响有限,但短期内可能对市场情绪产生一定波动。
6.2 解禁情况
截至 2025 年 8 月,公司暂无限售股解禁计划。最近一次解禁为 2021 年 2 月,当前流通股占比超 99%,市场流动性充足。充足的流动性有利于公司股票在二级市场的交易,降低投资者交易成本,也为公司未来的资本运作提供了一定的灵活性。
今日持仓:
1. 翔鹭钨业, 跑路, 新进 江西铜业,反思,江西铜业,买的有点着急了,需要反思。
2. 华宝新能,继续持有。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