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营收情况
(一)整体营收趋势
从近几个报告期数据来看,翔鹭钨业营收呈现出一定的波动。2024 年全年公司营业收入为 17.49 亿元,相较于 2023 年的 17.99 亿元,出现了 2.77% 的微降 。进入 2025 年,情况有所改善,上半年实现营收 9.31 亿元,同比增长 3.24%。单季度数据方面,2025 年第一季度营收 4.81 亿元,同比增长 4.18%;第二季度营收 4.5 亿元,同比上升 2.25%,但增速相较于一季度有所放缓 。
(二)业务板块营收拆解
粉末制品:作为公司占比最大的业务板块,2024 年粉末制品收入为 13.92 亿元,占总营收的 79.58%,不过同比下降了 7.80%。这一下降趋势在 2025 年上半年仍未得到明显扭转,反映出该业务面临着市场需求变动、竞争加剧等挑战。
硬质合金:2024 年硬质合金收入达到 2.59 亿元,占比 14.81%,同比增长 20.96%,展现出较好的增长态势。到了 2025 年上半年,这一增长趋势持续,主要受益于国家大工程基建项目的开展,对硬质合金的需求有所提升,带动了公司该板块产品的产量和销量 。
钨丝系列:这是公司增长最为迅猛的业务板块。2024 年钨丝系列收入为 5813.02 万元,占比 3.32%,同比大增 659.10%。2025 年上半年,受益于光伏行业的快速发展,光伏钨丝新业务快速放量,收入同比增长 335.48%,成为推动公司营收增长的关键力量 。
二、成本管理
(一)成本控制措施
设备智能化升级:公司在生产过程中不断优化和更新设备,采用智能化控制模式。例如在钨粉碳化钨生产环节,通过智能化设备提升了设备自动化运行程度,不仅降低了人力成本,还提高了产品质量 。
原料替代策略:面对生产所需化工辅料及能源价格持续上涨的情况,公司在 APT 生产方面,加大了钨回收料的使用力度,以此降低生产成本以及减少化工辅料及能源的消耗 。
(二)成本与营收关系
尽管公司采取了多种成本控制措施,但在 2024 年,由于市场钨精矿及 APT 价格持续维持在高位,原料成本较高,且行业价格竞争加剧,后端产品价格上涨滞后,导致成本增长率高于收入增长率,产品毛利率下降。2025 年上半年,从收入成本及期间费用配比看,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3.24%,营业成本同比却下降 1.52%,收入与成本变动出现背离。这一方面可能得益于公司成本控制措施开始显现成效,另一方面或许与产品结构调整,高毛利产品营收占比提升有关 。
三、利润情况
(一)利润数据表现
2024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 - 8950.27 万元,虽然相较于 2023 年有一定程度的减亏,但仍处于亏损状态。扣非净利润更是亏损 1.21 亿元,当年主要依靠政府补助等非经常性损益(3100 万元)来减少亏损幅度 。2025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了扭亏为盈,归母净利润达到 1838.36 万元,同比增长 277.65%;扣非归母净利润为 947.01 万元,同比增长 123.39%。
(二)影响利润因素
产品结构调整:高毛利的光伏钨丝业务在 2025 年上半年快速增长,其毛利率达到 32.15%,对公司整体利润提升贡献显著。随着光伏钨丝业务营收占比的增加,有效改善了公司的利润状况 。
成本控制效果:如前文所述,设备智能化升级和原料替代策略等成本控制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生产成本,为利润增长提供了空间 。
行业环境变化:2024 年下游光伏硅片行业整体开工率较低,导致公司光伏钨丝产品开工率及销售额未达预期,总体利润呈亏损状态。而 2025 年随着光伏行业的复苏,市场需求增加,带动了公司相关产品的销售和利润提升 。
四、潜在增长
(一)行业发展机遇
光伏行业: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光伏行业持续保持快速发展态势。据 CPIA 数据,行业主流 P 型单晶硅片厚度不断下降,金刚线线耗会随着线径减小和硅片减薄而增多,这为光伏钨丝市场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翔鹭钨业在光伏钨丝领域已取得一定成绩,2025 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大幅增长,未来有望继续受益于行业的快速发展 。
硬质合金应用拓展:随着国家大工程基建项目的持续推进,以及在航空航天、精密刀具等领域对硬质合金需求的逐步增加,公司在硬质合金业务板块有进一步拓展市场份额、提升营收和利润的潜力 。
(二)公司自身布局
产能扩张计划:公司光伏钨丝产能目前已达 60 亿米 / 年,并且拟募资 4.9 亿元用于光伏用超细钨合金丝项目。项目投产后,将进一步扩大公司在光伏钨丝领域的产能规模,提升市场竞争力 。
技术研发投入:公司不断加大对新产品的技术研发,尤其在光伏钨丝等领域,储备产品技术迭代和升级的竞争力。通过技术创新,有助于公司开发出更高性能、更低成本的产品,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 。
五、分红情况
公司自 2016 年 12 月上市以来,已经现金分红 5 次,累计已实施现金分红为 8866 万元。不过在 2023 年因公司处于亏损状态,未进行分红。2024 年同样由于经营亏损,也未实施分红。2025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盈利,但中报未披露分红计划。从公司未来发展来看,目前处于产能扩张和业务转型关键期,资金更多地用于生产经营和项目投资,短期内大规模分红的可能性较小 。
六、减持与解禁
(一)减持情况
近三年来,公司无大股东减持公告,前十大股东中陈启丰家族合计持股 38.26%,整体股权结构较为稳定 。
(二)解禁情况
自 2018 年后,公司无大规模限售股解禁情况。最新解禁信息停留在 2018 年 1 月的 1725 万股,截至 2025 年,公司总股本 3.27 亿股已全流通,不存在因大规模解禁股上市流通对股价造成冲击的风险 。
今日持仓:
2. 华宝新能,继续持有。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