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比排名,三年定饭碗。”基金经理被逼入追逐热点的绝路。不抱团,就是输在起跑线;抱团,还可能赌赢一把。当他们纷纷挤进同一条赛道,理性投资早已被抛之脑后。
(二)排名陷阱:你不买,别人就赢了
基金排名机制塑造了“趋同交易”的怪圈:买入热门板块→业绩上升→资金涌入→继续买入。这种自我强化的循环,看似是策略,实则是囚徒困境。结果是指数虚涨、多数股票失血,市场分裂为“龙头牛市”与“小盘股熊市”。
(三)发行逻辑:自我喂养的泡沫游戏
“业绩好→申购多→继续加仓→业绩更好”→不断发新产品。这不是价值发现,而是资金堆砌的庞氏幻象。一旦增量资金中断,整个链条轰然倒塌。
(四) 利益背离:拿别人的钱,赌自己的前途
“反正不是自己的钱,抱团至少不丢工作。”这句话道破天机:机构是否真正为投资者负责?当职业经理人将自身利益置于客户利益之上,所谓“专业机构”,无非是合法赌徒。
2024年以来,高股息策略被热炒一波。银行股一路涨出天际,终于在让所有人相信高股息就是投资神话的时候,停止了狂奔的脚步。在这个过程中机构一边唱多,一边疯狂加仓——终于拉出了牛市。
高股息本是稳健资产,但在集体追逐之下,估值迅速拉高,股息率被压缩,反而成为风险集聚地。一旦业绩不及预期或利率环境转变,抱团再次瓦解几乎不可避免。这两个月,银行牛也累了,知道中途歇歇,总归是个好的现象。
市场热炒,高股息策略成新宠
“中特估”行情不断发酵,成为高股息策略的重要催化剂。市场上“中特估”概念与高股息股有相当程度的重合,基建、金融、通信等板块中存在大量高股息公司。
在当前利率下行的市场环境下,银行存款和传统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持续走低,银行等高股息资产稳定的现金流和相对较高的股息率,自然成为了市场追捧的对象。
2024年银行板块涨幅接近40%,2025年以来该板块涨幅也在15%以上,部分银行个股甚至走出了翻倍行情。这种表现使得高股息板块成为了资金避险和追逐收益的重要方向。
当下行情,热门板块暗流涌动
不仅高股息板块,当前市场上的热门概念股也显示出抱团特征。被称作“易中天”的新易盛、中际旭创、天孚通信三只热门通信小盘股,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涨幅惊人。
自2025年4月以来,新易盛涨幅约400%,中际旭创涨幅约300%,天孚通信涨幅约200%。新易盛在5月30日至今的期间最大涨幅甚至超过500%。
然而在2025年9月4日,这些热门股集体遭遇重挫,均跌超10%,截至当天10点40分左右,天孚通信、新易盛、中际旭创跌超12%。这表明抱团品种的调整可能随时发生。
同样,寒武纪作为人工智能芯片代表公司,从2025年7月底至8月底的短短月余时间股价上涨133.86%,市值突破6000亿元。公司也不得不公告提示风险,表示公司估值显著高于同行。
昨天看到新闻,在有人质疑机构狂买易中天的时候,一位投资新贵直接在朋友圈怼到“买你的白酒去”, 莫名奇妙的讽刺,白酒也等径几度是小甜甜, 现在牛夫人都算不上了。
2007-2009 年,大家相信金融地产不败;
2010-2013年,消费医药是心中永远的神;
2017-2020年,消费医药神话重演;
2017-2020年,核心资产、各种茅满天飞;
2024-2025年,光模块,PCB,算力显卡,都是是当下最靓的仔。
历史是否重演,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