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规模生产的产品成本通常接近其材料成本。然而,某些产品如芯片受知识产权和专利费用影响。Optimus 比汽车轻小得多,因此在大规模生产时,预期成本会大幅降低;
- Elon 估计 Optimus 需要三次重大设计改进,约 5-6 年的时间才能实现年产百万台的规模。届时,生产和材料成本有望控制在1万美元以下,售价可达2万美元;
- Elon 认为人形机器人是最大的机会,其数量将远超人类,比例可能达到 2:1 或3:1,他相信每个人都会想要一台;
- 在设计过程中,Tesla 团队逐渐理解了人体结构的原理,如手指数量和大小的意义;他们发现人手的主要肌肉位于前臂,通过肌腱控制手指;
- 目前版本的 Optimus 手部有 11 个自由度,致动器位于手内。下一代原型已将致动器移至前臂,更接近人手结构,自由度将增至 22 个,接近人手的约 25 个自由度!这一改进将大大提高手部的灵活性和力量。
这个进展符合我对人形机器人的理解,但是可能要大幅低于大多人的预期。5年,真正实现100w台量产。人形机器人长期的空间毋庸置疑,但是短期投资是没有基本面的。
5年后500亿(Optimus占40%)亿美金的市场规模,合理估算,大约在3年后应该是50亿美金,4年后200亿美金,5年后500亿美金。
对于零部件公司来说,全部打5折,也就是25亿美金、100亿美金、250亿美金的市场空间。
大概的占比(降本前):
行星滚柱丝杠:15%(5年后38亿美金)
空心杯电机:7%(5年后18亿美金)
无框力矩电机:20%(5年后50亿美金)
减速器:16%(5年后40亿美金)
丝杠:13%(33亿美金)
力/力矩传感器:15%(38亿美金)
编码器:5%(13亿美金)
其他:28%
无框力矩电机:单机价值量占比高,降本空间较大。
减速器:具有较高的毛利率,单机价值量占比较高。
行星滚柱丝杠:单机价值量占比较高,国产化率和毛利率也较高。
空心杯电机:单机价值量占比较低,但降本空间较大,国产化率和毛利率中等。
惯导(IMU):单机价值量占比低,毛利率中等。
如果都以高限40%毛利率,20%净利润率计算,以谐波减速器为例,8亿美金的净利润。
能够贡献的市值空间,高限60X PE,贡献480亿美金市值,约3500亿人民币。
绿的谐波占比15-20%,大概525-700亿人民币市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