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公布9.18上映吗
一、暴涨核心原因
1. 《731》电影题材炒作
- 未映先火效应:吉视传媒作为电影《731》(揭露日军731部队罪行)的联合出品方,尽管该片因审查问题临时撤档(原定2025年7月31日上映),但市场预期其可能在抗战胜利日(9月3日)或“九一八”纪念日重新上映。影片题材敏感且具有民族情绪煽动力,此前同类题材《南京照相馆》票房达8.7亿,而《731》“想看”人数曾突破300万,引发资金提前布局。
- 风险提示:电影至今未获公映许可证(龙标),若无法上映或票房不及预期,股价可能大幅回调。
--
2. “AI+数据要素”转型预期
- AI智能体布局:公司推进通用智能体研发,为政企客户构建行业垂类智能体,并与深圳来画科技合作开发广播电视AI音视频业务。
- 数据要素战略:依托吉林省数据要素服务中心,开展数据确权、交易等业务,目标覆盖东北三省及全国市场。若吉林省推出算力券政策(类似上海),吉视传媒作为东北最大政务云节点运营商(7000余机柜),可能承接30%-50%订单,带来1.3亿–1.5亿收入增量。
--
3. 资金炒作与概念叠加
- 游资接力推高:8月龙虎榜显示,游资与机构频繁交易,单日成交额超11亿,封单资金达1.2亿,形成短期资金接力。
- 多重标签共振:公司被贴上“国企改革+AI智能体+数据要素+影视”标签,尤其国企背景(实控人为吉林广播电视台)强化了政策红利预期。
4. 重组与政策预期
- 潜在重组催化:市场传闻公司拟吸收合并长光卫星(拥有“吉林一号”卫星星座),打造“卫星遥感+数据要素”闭环,若落地将重构估值。
- 区域政策支持:吉林省推动数字经济建设,吉视传媒作为省内唯一广电运营商,承接智慧城市、政务云等项目,获地方财政倾斜。
二、预期走势可参考的历史妖股案例
吉视传媒的暴涨模式与以下两只历史妖股有相似逻辑,但需注意市场环境差异:
1. 省广集团(2020年)
- 相似点:
- 传统业务(广告)低迷,但因成为抖音出海代理被贴上“字节跳动概念”,短期涨幅超300%。
- 游资接力炒作,换手率极高(单日超30%),与吉视传媒近期换手率(5日累计114.97%)类似。
- 参考价值:题材预期驱动上涨,但业绩未能兑现后深度回调(跌幅超60%)。
--
2. 王府井(2020年)
- 相似点:
- 免税牌照传闻引发暴涨(涨幅450%),尽管公司多次澄清无实质进展。
- 政策红利(免税政策开放)+ 国企背景催化,与吉视传媒的“算力券+重组”预期共振。
- 参考价值:利好落地(牌照获批)后股价见顶,后续因业绩不及预期持续阴跌。
三、未来走势关键变量与情景推演
情景 驱动因素 目标价区间 风险信号
乐观情景 电影上映+算力券落地+重组成功 8–10元 龙标获批、吉林省算力政策出台
--
中性情景 部分预期兑现但业绩仍亏损 4–5元 游资撤离、换手率骤降
--
悲观情景 电影撤档/重组失败 2–3元(支撑位) 龙标未获、机构抛售、破3.04支撑
💡 关键提示:当前股价已脱离基本面(2024年亏损4.65亿,2025上半年预亏1.87–2.33亿),且公司明确公告“不涉及国资云业务,未投资当前上映影片”。若热点无法兑现,可能复制省广集团、王府井的见顶回落路径。
四、投资者策略建议
- 短期:紧盯《731》龙标进展(9月时间窗口)、吉林省算力券政策及重组公告,若利好落地可逢高止盈。
- 中长期:观察数据中心订单、5G用户增长及重组实质进展,确认转型成效后再布局。
- 风险规避:若股价跌破3.04元支撑位或单日换手率超30%,需警惕资金出逃。
市场永远在“故事”与“现实”间摇摆,吉视传媒的剧本能否圆满,取决于资本耐心与政策落地的赛跑。
--
国企。
短期消息面未证伪。
底部上来已经4倍。
未看到公司盈利改善。情绪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