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科技圈被一条新闻炸醒——OpenAI 要在未来五年里,花 3000 亿美元从甲骨文采购算力。
实际上,几天前就传出,《OpenAI表示其业务到2029年将消耗1150亿美元》的文章,到昨晚爆出OPEN AI跟甲骨文云服务、算力的5年合同价值3000亿美元。
3000 亿美元是什么概念?相当于一个苹果公司一年的营收,差不多也是整个韩国一年的财政预算。
更劲爆的是,这笔合同只是 OpenAI “烧钱计划”的一部分。根据最新预测,到 2029 年,公司累计现金消耗将超过 1,150亿美元。
一家成立不到十年的公司,凭什么有信心下这么大的赌注?
✦ ChatGPT 狂飙|OpenAI 估值飙到 5000 亿的底气
先看营收。根据披露的数据,OpenAI 今年的营收大约 127 亿美元,是去年的 3.5 倍。核心贡献者毫无疑问是 ChatGPT。
2025 年,ChatGPT 收入预计接近 100 亿美元;
到 2030 年,这个数字可能达到 900 亿美元,比之前预测高出 40%。
除此之外,OpenAI 还有一张“免费用户变现”的王牌:广告、电商导购等。
啊!人工智能的尽头也是广告和购物!
万变不离其宗呀!
未来 5 年,累计收入有望突破 1100 亿美元。
资本市场的热情,就是 OpenAI 的第一份底气。
:zap:️ 算力焦虑|3000 亿美元合同背后的饥渴与焦灼
AI 的核心是什么?算力。
训练 GPT-5 级别的模型,单次就可能烧掉数十亿美元。更麻烦的是,推理成本也在爆炸增长。ChatGPT 每一次回答,都意味着算力的消耗。
根据预测,2025–2030 年,OpenAI 在推理上的花费将超过 1500 亿美元。
此前OPEN AI在三季度更新了烧钱的速度,意思就是未来少钱的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快,好消息是2030年公司将会产生接近400亿美元/年的现金流。
所以,OpenAI 必须提前锁定“算力靠山”。这就是 3000 亿美元合同的意义所在。
❖ 为何押注 Oracle|OpenAI 的“非主流选择”
很多人以为,OpenAI 会继续全押微软 Azure。结果,它转头和甲骨文签下了历史最大合同。
原因很现实:
微软是大股东,但产能有限,还存在潜在竞争;
谷歌背后是 DeepMind,几乎是直接对手;
甲骨文虽然云业务弱,但更愿意孤注一掷。
结果就是:甲骨文 Q1 新增 3170 亿美元合同收入,云业务增长 77%,股价飙升,拉里·埃里森一度超越马斯克,登上全球首富。
资本狂热|从 WeWork 教训到 OpenAI 的世纪豪赌
有人担心 OpenAI 会不会成为“第二个 WeWork”。
但投资人并不这么想。软银、Thrive Capital、Dragoneer 等机构争相涌入,愿意用 5000 亿美元估值接盘。
这个估值很多人没有概念,谷歌的市值是2.9万亿美元,净利润是1000亿美元。对比一下,就知道了,一个尚未盈利、营收一路狂飙的公司,估值是5000亿美元。
是你我太笨,还是这个世界太疯狂?
逻辑很简单:如果 OpenAI 真能实现 20 亿用户 × 每年 15 美元,那就是 300 亿美元的基本盘。再加上 ChatGPT、API、电商广告,2030 年收入冲到 2000 亿美元并非空谈。
⚠️ 高风险赛道|OpenAI 的四大不确定性
当然,豪赌不代表稳赢。
现金消耗过快:2027–2028 年单年现金消耗高达 450 亿美元;
人才竞争激烈:到 2030 年新增支出预计 200 亿美元;
商业模式未跑通:广告、电商导购仍停留在设想阶段;
政策与竞争风险:监管和对手随时可能改变格局。
写进科技史|OpenAI 的 3000 亿豪赌会走向何方?
WHO KNOWS!
互联网时代的基础设施是“服务器+带宽”,AI 时代的基础设施就是“算力+数据中心”。
OpenAI 签下 3000 亿美元的合同,就是在告诉世界:谁掌握算力,谁就掌握未来。
未来十年,OpenAI 会不会成为下一个 AWS,还是倒在资金链的悬崖边?没人能给出答案。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场豪赌,已经注定写进科技史。
《OpenAI表示其业务到2029年将消耗1150亿美元》
无需下载在线播放视频,畅享原画5倍速,支持电视投屏。
/~e52b38DvM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