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发集团(SH600141)$ 转发一篇专家纪要。近期行业情况:草甘膦是全球最大的农药品种,近年经历了三年的高景气期(21-23年)。各个企业在这个大背景下高负荷生产,设备利用率也达到顶峰。近期,草甘膦价格下滑至低位,部分企业出现亏损的情况。从去年起,企业停产限产的意愿非常强烈,所以过去半年或三个季度以 来,草甘膦主要生产企业进入低负荷生产的阶段。而且随着市场低迷、气温较高,企业检修意愿非常强烈。前期和几家草甘膦主要生产企业沟通时得知,一些企业产能利用率不足50%,产量较去年1-5月份减少约1/4。库存方面,虽然今年市场低迷且前期有库存消耗的情况,但是库存启动存在迟滞。按以往经验,库存一般在5-6月开始启动,所以今年5月草甘膦的价格出现回升。从支撑面等多方面来看,我们对草甘膦未来的市场有较乐观的预期。供给端:我们主要关注行业产能、开工率和库存。行业的新增产能有限,虽然部分龙头有新增产能的意愿,但是进度目前仍有待观察。目前草甘膦总体产能合计118万吨左右,其中国内约80万吨,海外约38万吨。今年H1以来,国内产能开工率持续走低,且开工率均不及产能的50%。而且近期美国陶氏工厂不可抗力事件的发生,也会对草甘膦的生产带来较大影响。受前期库存高企和需求疲软的影响,2023年上半年主流采购市场主要以消化库存为主,目前库存基本已经消耗完毕。而由于产能一直没有上来,所以目前草甘膦价格出现快速回升。需求端:5月底海外采购(主要以南美、中东和非洲为主)逐步回暖,主流企业的库存不断降低,很多供应商开始惜售、推 涨,下游的制剂商和贸易商也开始抄底拿货。目前就采购积极性而言,国内订单不断增加。而且草甘膦价格下行的过程中叠加了汇率下行的影响,所以草甘膦出口价格比较客观,海外需求也在增长。从供应链、产业链来看,草甘膦的主要原材料包括黄磷、甘氨酸、甲醇、多聚甲醛等,原材料总成本占比约占85%以上。近期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助推草甘膦价格的回升,也是近期草甘膦价格走高的一个主要因素。历史复盘:从 2007 年到现在草甘膦出现了四次的价格高峰。第一次是2008年,最高12w。2013年,5w。第三次是2017年,价格从2w到3w,到3w就失去动力了。第四次就是这个周期,价格达到了8.5w以上。1)2009年2月,当时的农业农村部和工信部联合出台的 1158 号公告,禁止了10%的草甘膦水剂的登记,10%的草甘膦水剂是母液和废液回收配上原粉做的,是帮助当时的草甘膦企业去废液的。1158号公告实际上对草甘膦三废的治理发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2)2012年3月,1744号公告出台,要求草甘磷酸含量 30%以下的混剂停止生产和登记。3)2013年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和环保部联合规范行业的环保要求,淘汰了不少落后产能,留下的都是产能规模体量比较大的企业。4)2017年,“三磷”,由于磷矿的污染问题,所以也促使草甘磷价格的回升。5)2021年,能耗成本上升推升价格上涨。展望未来,草甘膦市场经过此次的下行期,本轮回升是值得期待的。【问答环节】Q:草甘膦未来价格的判断A:从目前供求关系来看,个人认为草甘膦价格有上涨空间。目前国内生产受限,再叠加海外因素,从供应端看处于吃紧的状态。随着需求回升,草甘膦供求关系发生翻转,未来价格还有上行空间。Q:前期了解的几家企业开工率分别是多少A:产能排名前六的企业开工率在50%左右。其他产能较小的企业不在此列,但是个人认为整体开工率在50%左右。Q:草甘膦价格达到什么水平,主流生产企业的控产会松动A:与去年相比,目前价格仍处于低位,企业今年的效益同比去年很不理想,所以个人认为如果想让草甘膦的价格继续保持上涨态势,它们还会继续维持自律行为,短期内草甘膦产能恢复可能不大。另外还要关注海外的情况,如果美国二乙醇胺的生产企业受到影响比较大、时间比较长,个人认为在草甘膦供应缺口逐步增加的情况下,国内企业开工恢复的情况相对乐观。所以不仅要关注国内的情况,还要关注全球的情况。Q:海外工厂的不可抗力会有影响吗A:有一定影响,因为孟山都生产草甘膦的原材料包括二乙醇胺,其主要供应商就是出现不可抗力的厂商,两者工厂的距离约100公里,本身具有供求关系。Q:目前是不是有部分耐草甘膦的转基因作物品种已经通过了评审A:目前进度比较靠前的是大北农的转化体,种子的通过需要除草剂的配套。目前相关实验基本接近尾声,预计今年会提交耐除草剂转化体和相关除草剂登记实验的材料。乐观的话,今年年底到明年年初评审可以通过。预期明年转基因市场会放 开。Q:转基因的争议比较多,推广上会不会有难度A:推广阶段而言,目前来看应用比较好。明年预期实验面积能达到上千万亩。对使用者而言,转基因种子有抗虫、耐除草剂等优势。如果部分农民对转基因作物存在抵触心理,而周围的农民都种植了转基因抗虫作物,那么虫害可能对种植非转基因作物的农民带来损失。所以未来推广一旦有个别用户使用,示范效应比较大。与美国的推广进展相对比,因为在实际生产中减少了很多劳动力,个人认为中国的推广速度更快,至少不会慢。Q:草甘膦价格跌得比较多,精草胺膦是否会对草甘膦有替代作用A:因为两者都属于非选择性除草剂,它们在某些领域有相互替代的可能。但是两者各有特色,可以把市场分为两个部分。其一是转基因的部分,这部分市场不可替代。如果采用耐草甘膦的转化体,后续使用草甘膦;如果采用耐草胺磷的转化体,后续使用草胺磷或精草胺磷。其二是非转基因部分,两者有一定替代性。但是两者也存在一部分差异。首先草铵膦的速效性略强于草甘膦。在几种灭生性除草剂中,百草枯的速效性最好,其次是草铵膦,草甘膦速效性较差。另外两者的作用机理不同。草铵膦对于浅根性的作物效果更好,而草甘膦对于深根性的作物效果更好,所以草铵膦的替代性比较弱。此外,草铵膦的使用和行业发展阶段比较短,目前也有部分问题有待解决。例如北方低温环境下,草铵膦的药效发挥很不理想,这也限制了其对草甘膦的替代效果。综上,个人认为精草铵膦对草甘膦的替代应该会有,但是目前比例不会太大。未来随着低温条件、制剂复配技术的不断改良,个人认为可能有一定的替代比例。Q:如果草甘磷后续价格上行,国内企业是否会提升开工率,导致供应增加,进而限制价格上行的情况A:从价格比较来看,目前3万的价格没有达到生产企业的理想状态,价格仍有上涨空间。个人了解,目前海外草甘膦市场高位可以达到5万。另外,产能的恢复受全球供应水平的影响。如果陶氏的事故对海外的草甘膦生产产生较大影响,个人认为国内的草甘膦生产企业会恢复部分产能,来填补市场空缺。但是如果海外影响持续周期不长、影响不大,那么个人认为对产能恢复没有太大作用。Q:草甘膦需求里面转基因和非转基因分别占比多少A:转基因60%左右,非转基因40%左右,其中30%左右可能会被精草铵膦替代。Q:本次草甘膦价格涨起来,黄磷涨价的因素占比大吗?A:原材料的助推在近三年不是核心因素,对草甘膦价格有一定支撑但不是主要作用。Q:行业未来的新增产能?A:在2011年草甘膦已经被发改委列入限产品种,2019年也在限产目录,2023版草甘膦和草铵膦都在里面,所以新增产能难度比较大。Q:海外的开工率?下滑的原因?A:主流企业开工率也不太高,海外事件的影响下开工率应该会进一步下滑。库存是主要因素,近期随着库存下滑生产意愿有所提升。Q:目前海外和国内库存消化情况?A:南美、中东、非洲库存消化比较快,北美稍微慢一点;国内也比较快,六月初到六月中旬减少了大概17000吨,目前开工率持续下降,海外采购订单增加,库存还在下滑,所以企业存在惜售状态。Q:一般旺季是什么时候A:现在已经进入旺季,海外采购一方面消耗库存,另一方面也在观望价格走势,订单迟迟未动,今年旺季到5月份因为已经推迟了两三个月,目前下游开始积极询单。Q:库存多少水平比较正常A:一个月左右。Q:目前的盈利情况A:三万价格算,主流吨毛利大概4000-5000 元 / 吨 。Q:目 前 的 产 能 是 过 剩 还 是 紧 张 , 需 求 增 速 怎 么 样A:国内每年产量60万吨左右,按照我们评估全球需求大概70-80万吨/年,每年增速大概3-5%,每年需求量基本稳定,波动是基于气候影响和农产品价格对下游使用者的影响,比如干旱天气下除草剂的使用要减少一些使用次数,因为杂草比较少;农产品价格回落,下游使用积极性也会降低。Q:近两年库存波动太大,目前海外需求相比往年是什么样A:近两年库存波动确实很大,低位在2021年,一方面疫情影响,另一方面八九月份能耗双控限产使化工行业产能利用率下滑,那段时间草甘膦库存很低,价格也在飞涨,最高达到9万;海外由于恐慌心理到2022上半年一直超量采购,22年下半年已经是库存高企,一季度海外采购恢复到往年同期的40-50%,二季度大概恢复到了 70-80%。Q:陶氏事件后拜耳能否找到其他原料来源A:一方面跨国公司供应商是固定的战略伙伴,需要一定时间来更换;第二陶氏是乙二醇和环氧乙烷的大供应商,陶氏和拜耳的工厂相距只有100公里,其他厂家想填补有一定难度,环氧乙烷的物性非常活泼,我觉得找其他工厂采购的难度还是比较大的。像陶氏从上世纪的七八十年代就给孟山都做配套了,而且一直维持在稳定生产。陶氏最早的普拉明科工厂是专门为孟山都的草甘膦而建的,所以在短期内供应的变换是有难度的。Q:国内供给端主要厂家在价格上涨过程中的想法,是否会有厂家提高开工率使得价格涨不上去A:今年应该不会像过去那样大幅提升。Q:海外不可抗力事件对于国内企业来说影响多大A:国内主要以甘氨酸法工艺为主,所以二乙醇胺对国内厂家生产影响很小。Q:用IDA法和甘氨酸法生产的草甘膦在品质上有什么区别A:IDA法的含量能做到97%-98%,甘氨酸法最高是95%。Q:全球各地的需求比重A:没有具体计算过,我们国家出口到整个美洲的原料的比例占到整个原药出口比例的70%。制剂的出口量也在不断提升,尤其国内的一些品牌的,包括现在高含量的颗粒剂的出口也在增加,东南亚也是需求量比较大的地区。Q:60%的需求来自转基因作物,南美和东南亚占比比较高,是不是我国和北美还没有实现A:北美南美都有转基因的应用,转基因玉米和转基因大豆的消耗量较大。Q:今年和明年还有多少新增产能A:在国内对草甘膦限制的背景下,产能新增可能较少。有些企业在做,但是难度很大。如果突破,可能有几万吨的增量。Q:下游经销商的库存水平如何A:北美的渠道还在去库存的阶段,但是库存消耗比预期好。除北美以外,包括南 美、中东、非洲等等,库存都处于低位。尤其是中小经销商在草甘膦价格止稳止跌回升的情况下,采购的意愿还比较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