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鸣
昨天,他代表湖畔学堂和曾鸣书院进行了全网的直播,继2017年后,再次对未来10年进行判断。不仅验证了他前面对今天的预测是对的,而且今天他的思考更加深入和前沿,他的预测对每个人在未来的10年,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过去的10年的企业模式
过去的10年,用智能化、在线化、网络化三个维度,形成了众多的企业,目前在这三个方向上的大企业,仍然还是大企业,但不在这三个方向上的,则可能已经消失在榜单外。
过去智能商业的特征,也就是互联和移动互联网的商业模式是,低成本实时满足海量用户的需求,尽量满足每一个人的个性化需求,快速迭代。基于智能化,出来的淘宝的千人千面,抖音的推荐算法等,都快速通过智能化重构了产业。
因此这个时代称为数据智能,拥有数据的,通过算法的加持,做到了部分替代人的决策。信息的王者左手是网络协同,右手是算法的智能,就能做到很大的领先。
二、未来十年:智能时代,是人脑与机器智能的连接
人工智能近几十年的发展与沉淀,从搜索到语音、人脸识别,再到大数据的产出,最终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通用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的迅速崛起。
由于人类的信息是用语言积累的,因此学会了人类的语言,也就掌握了人类海量的知识,就具备了类似人类思维的思考和推理能力。同时,无线互联,传感器,大数据等,再叠加大模型具备了自己写代码等能力,使得大模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AI的Iphone时刻。
因此,未来是机器人的时代,这个机器人是AI,是自动驾驶,是具形机器人,机器代替人类的50-80%的工作几乎成为必然。人工智能同时科学结合,在快速拓宽人类的科学边界,比如可控核聚变,合成生物,流体动力学等,都是通过AI的加速获得了巨大的进步。
曾教授说了非常重要的一个观点,真的让我醍醐灌顶,瞬间清楚了AI的意义。他说互联网时代,解决的是信息的流转与匹配是消除信息差。而AI时代,解决的是决策效率和成本,是机器替代人,是创造海量新的供给的问题。怎么理解创造新的供给呢,一开始很多人担心AI取代人,今天在实践上看,最早用AI的都是用不起人的服务的,提供了新的供给。比如在线教育,以前都是用互联网手段,提供高质量的教学效应。AI时代的在线教育,通过无限制的高质量的优质AI老师的供给,满足个性化的需要,就像现在多邻国的软件,就可以一对一与AI进行聊天,指出个性化的教学。比如医疗,如果有AI医生出现,整个健康有质的飞跃,解决供给不足的问题。过去产业互联网为什么辛苦,做大量的匹配但效果不好,是供给不足的问题,解决不了看病治疗的医生少的问题。
AI时代最重要的能力,根据决策场景建立决策模型的能力。这个模型是活的系统。这是一个机械执行系统向类生物系统做认知升级的过程。相当于未来是复杂系统,是建立一个模型后,可以自己迭代的类生物。这又让我想起了《失控》,自下而上,进化的类生物体的迭代,是未来智能生物体的迭代路线。
因此,未来的智能时代的驱动力,就是智能化、人机交互能力、协作和交易能力,总结出来未来10年的三大方向就是人工智能、XR、区块链。
XR是一种新的人机交互能力,我深入体验过Quest2,Pico4等设备,今年又非常看好Apple的Vision Pro的能力,这将又是一个划时代的产品。曾教授说,XR的出现,是一种主动人机交互的能力。从XR开始,可穿戴设备,脑机接口,仿生植入设备都会兴起,这让我想起了赛博朋克2077中的世界,每个人都有仿生植入,看电影就是看VR,上课就是用VR,随时义眼可以用AR看不同的世界。
同时XR让人不再成为数字世界以外的部分,而成为数字世界的真正的一部分。而且Xr的技术的发展,会带动计算力,智能的实时交互能力,会促进AGI的发展。同时,XR会明显提高体验,带来极致的个性化。
至于区块链,未来会从发币到Web3的全面迭代,也会成为机器间交互的重要纽带。
三、未来十年,创造者经济
AGI确实会逐步取代人类的知识,毕竟人类的知识产生太慢了。机器会远比人类智能。人类借助AGI也会变得更有生产力。而人的价值就是在于创造力,创造很多个AGI。
技术如何驱动商业变革:原生服务的出现。
通用技术驱动商业变革的规律:
每一浪都延续10-15年。经历四个阶段:泡沫、早期渗透、原生应用,然后驱动所有行业。
基础设施和应用会同时进行演化。原生应用通常发生在第三个阶段,需要时间去发育,然后带来真正的大众用户,成为新商业范式的领导者。
比如谷歌,是PC互联网的第一个原生应用,搜索框是非常好的体验,简洁而又颠覆过往交互。云/分布式的计算是背后的强大支撑。Pay For Performence的广告模式,不仅精准,而且先后效果,后付费。
什么是AGI的原生服务呢?
首先用到了AGI的服务,通过自然语言对话,视觉-空间感知,可以和用户深入持续沟通,可以实时调用人类用多模态存储的全量知识,有一定的推理能力。
用户体验提升明显或有质的飞跃。从场景智能的角度重新定义产品。具有大模型能力,专业知识库,创新的交互。
从这个角度看,Chatgpt并没有带来体验升级,也没有很好的商业模式的创新,应该还不是Native的智能时代的应用。
也许未来2-3年是孕育期,3-5年海量爆发,5-10年高速发展,第一批领导者确立长期的领导地位。游戏可能是这些场景中最先突破的。
元宇宙是三种技术同时发展后的杀手级应用,是集大成者的终局。
基于场景给出完整的解决方案,提供完整的服务,才是智能化转型成功的。左边调用的是标准化的产品模块,未来没有产品公司,只有服务公司,产品只是工具和载体。场景电商在今天才有可能做的。
消费者需要的是一个智能化的平台,给出一个最个性化的实时的解决方案,走向广泛的On- Demand阶段。C2S的中间就是Agent,就是活的AI系统,不断生长,做出更智能的决策。
因此未来十年,智能商业会成为主流的商业范式。
未来,智能企业面临的挑战是围绕智能、知识数据、体验三者展开的。
四、看十年,想三年,干一年
看十年是愿景,是努力理解未来的演化,是终局思维。
想三年是战略,基于终局, 以终为始,制定战略和实现路径。
干一年是计划,是保证战略的执行。
智能战略是涌现和成长,是愿景和战略和行动之间的持续反馈和迭代。是长期,短期,中期的平衡。智能在于能主动拥抱不确定性,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智能战略是涌现,是成长。保持可能性,而不是追求效率。
五、智能组织的未来
组织的锐度,即快速突破开放性问题的能力,是未来组织的核心能力。
富有创造力的人+机器协同,是未来工作的主流形态。
紧耦合的特种兵小团队和松耦合的内部合作,+开放的网络协同,将成为创造性工作的最佳组织形态。
组织原则的变迁,将从管理、激励、赋能演变到 共创。
六、十年大成,初心与坚持
相信相信的力量,三年是战略起步期,是探索。坚持到5-10年,成就长期利益。
曾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