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3 22:37
大哥,怎么没有联创光电呢?
1. 实验装置建设与技术突破
-
BEST装置:新一代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总装已启动,预计2027年建成,目标在2030年实现首次聚变发电演示。
-
CRAFT堆:计划2025年底建成,旨在为未来聚变堆提供技术支撑和测试平台。
-
新奥集团“玄龙-50u”:2025年4月突破百万安培级氢硼等离子体放电,为全球首次实现兆安级氢硼聚变实验,目标2035年建成商业示范堆。
2. 商业化进程提速
-
招标与资本投入:2025年国内聚变项目招标规模扩大,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相关订单激增,上海未来产业基金等资本加速布局。
-
企业参与:民营企业如新奥集团投入超40亿元研发氢硼聚变技术,形成300余人团队;上市公司如永鼎股份、西部超导等为ITER及国内项目提供超导材料、真空室等核心部件。
3. 技术路线与全球合作
-
多路线并行:中国同时推进托卡马克(如EAST)、球形环(新奥路线)等装置,并探索高温超导磁体、混合堆技术。
-
国际合作:参与ITER项目,中核集团等企业承接真空室、磁体线圈等关键部件制造。
4. 政策与市场支持
-
国资委将可控核聚变列为战略核心,计划2035年建成全球首个聚变工程实验堆电站。
-
资本市场热度高涨,相关概念股(如永鼎股份、海陆重工)因技术突破和订单增长受关注。
5. 挑战与展望
-
技术难点:氢硼聚变路线工程化难度高,主流仍聚焦氘氚路线;商业化时间表存在不确定性(如“50年悖论”)。
-
目标节点:若BEST和CRAFT进展顺利,中国有望在2030-2035年实现实验堆发电示范,领先全球商业化进程。
$中超控股(SZ002471)$ $中洲特材(SZ300963)$ $融发核电(SZ002366)$
如需了解具体企业技术细节或最新项目动态,可进一步补充提问。
大哥,怎么没有联创光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