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球博主对中芯国际的分析与报告解读

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0喜欢:0


一、核心业务与财务表现

中芯国际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公司销售收入为21.36亿美元(环比下降4.9%,同比增长9.1%),毛利率19.2%,净利润1.32亿美元。工业与汽车电子成为新增长极,收入占比提升至10%以上,而消费电子需求疲软拖累成熟制程表现。
关键数据亮点

成熟制程(28nm及以上)仍是收入主力,先进制程(14nm及以下)处于客户验证阶段。 产能利用率维持88%,12英寸厂扩建持续推进,但折旧费用压制短期盈利。

二、估值困境与市场表现

会计政策影响中芯国际采用4年直线折旧法(残值率0%),显著低于华虹的5-8年折旧政策,导致毛利率被压制。 股价波动因素

短期设备故障(来源7)和外资做空(来源11)引发下跌,但长期技术突破预期支撑估值。 AH股溢价显著,港股PE达87倍,反映市场对国产替代的乐观情绪。

竞争格局:台积电可能低价代工华为同水平制程,削弱中芯国际的技术溢价空间。三、技术突破与战略定位

稀缺性优势:作为国内唯一具备高端制程能力的代工厂,中芯国际在AI芯片制造领域具有不可替代性。 华为依赖风险:华为占先进制程产能的70%以上,但议价权强势可能导致中芯国际“亏损补贴”客户。评论中@木木木27 指出:“少数股东权益收益极低,是否在反哺华为?”。 长期战略:被雪球博主@大隐无言 称为“柱国神器”,收购子公司股权进一步夯实技术生态,目标成为全球第二大代工厂。

四、投资者观点分歧

乐观派

中芯国际是国产替代的核心载体,技术壁垒和产能扩张将驱动非线性增长”。 “工业与汽车电子需求崛起,成熟制程韧性被低估”。

谨慎派

“折旧政策和客户单一依赖可能长期压制估值”。 “管理层官僚化,与资本市场沟通不足,外资持仓意愿低”。

五、未来关键观察点

先进制程良率突破(如14nm FinFET量产进度)。 华为以外客户的产能分配(如寒武纪、阿里等)。 地缘政治对设备供应链的影响(如ASML服务限制)。

注:以上分析基于雪球社区公开讨论,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