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红(绿)科(生)技(态):国产光通信的“隐秘巨星”,AI算力浪潮下的百元潜力股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1喜欢:12

免责声明: 本文仅为个人市场观察与记录,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一、从硅谷到光谷:隐藏在Finisar背后的中国力量

1987年,美国加州硅谷,Finisar诞生。这是全球光通信器件的“天花板”,其客户名单几乎覆盖了整个科技世界:甲骨文、脸书思科IBM、华为、惠普……后来被II-VI收购,合并成为美国高意集团(Coherent,全球光电子领域的超级航母

但鲜有人知道,在这家巨头的核心供应链中,有一家来自中国武汉光谷的公司——武汉钧恒,早已悄然成为Finisar的深度代工贴牌合作商。这意味着:Finisar品牌下出货给亚马逊思科英伟达的数据中心核心光模块,有一部分产自中国钧恒的车间。

能为全球最严苛的光通信巨头代工,这已不仅是代工,而是对中国制造业技术与质量体系的全球背书

二、钧恒并入汇绿:一场资本版“星舰合体”

汇绿生态通过资本运作控股武汉钧恒,意味着这家原本做生态环保的公司,正快速转身成为AI通信底层的核心玩家。

从环保到光通信,从存量业务到AI算力核心赛道,汇绿生态完成了技术与估值的双重跃迁

三、硅光 + LPO:新一代算力核心技术的“中国方案”

钧恒在硅光光模块和线性直驱LPO技术上全面突破:

400G/800G光模块 已批量出货,Finisar、亚马逊、新华三、锐捷均在客户名单;

1.6T硅光模块 已进入量产验证,未来将成为AI数据中心互联的主力;

自研硅光耦合设备,实现多通道全自动化生产,良率超95%,性能逼近国际一线;

通过硅光+COB双技术路线,形成从400G→800G→1.6T的同平台演进体系,可持续降本增效。

换句话说,汇绿生态已经卡住了AI算力互联的技术节点。在未来AI数据中心的每一次升级里,都会有这家公司的一环。

四、AI算力爆发,光模块成为最强赛道

英伟达GB300、H200等高端GPU的发布,让全球算力需求进入指数级爆发期。

每一台AI服务器都需要6-24个高速光模块,而1.6T正是下一个主流方向。

市场预测:

中国厂商市占率有望超过60%;

钧恒(汇绿生态)预计将成为仅次于中际旭创的二线梯队头部供应商。

AI越火,算力越强,光模块需求越旺。汇绿生态站在了AI物理连接的核心环节上。

五、扩产加速,业绩拐点已现

2025年目标营收3亿元,同比增长250%+;

武汉、合肥、马来西亚三地扩产全面推进;

鄂州新基地签约,规划年产450万支光模块,预计2026年全面达产;

产能利用率已达90%,毛利率接近30%,行业领先。

这意味着,公司正从“技术突破期”步入“业绩兑现期”。

六、估值逻辑:高成长 + 高壁垒 + 高稀缺

技术壁垒:硅光LPO技术为全球AI互联核心,国内具备量产能力的公司屈指可数;

客户稀缺:直接供货Finisar、亚马逊阿里腾讯等顶级客户;

业绩爆发:24年0.85亿 → 25年3亿,三倍增长;

估值空间:对标中际旭创新易盛等龙头,汇绿生态当前市值仅其三十分之一,若并表钧恒并完全释放产能,3倍估值起步。

当下的汇绿生态,正处在AI光通信产业链的“低估起点”。当AI与光通信共振,30只是起点,百元不是梦。

当中国的制造业从“为世界代工”走向“为世界定义标准”,汇绿生态的故事,正是那个拐点的缩影。

它连接硅谷与光谷,连接算力与AI,在产业爆发的前夜,它是那个“被低估的中国新光”

最后补充个惊喜,人人吐槽的名字会更名么?汇红科技不错,早点走流程审批起来~!

$汇绿生态(SZ001267)$

全部讨论

10-29 00:07

Finisar代工消息从哪里挖到的,目前我没查到信源

10-28 09:36

吹得天花乱坠

我在努力学着努力看懂这个票,逻辑我是认可的预期差也蛮大的,唯一疑问的一点就是光模块会不会走成赢家通吃的局面...

名字肯定会改的。
武汉钧恒--这个名字就很不错。既彰显了武汉这个光谷地域的名声,又体现了公司在光模块上的历史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