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了一下量化后的心得

发布于: 修改于:Android转发:0回复:20喜欢:1

我的投资旅程先是研究个股基本面价值投资,然后发现太难,有成功有失败感觉太不稳了。就进军了资产配置指数投资,但方向侧重主动基金或行业基金。

这几年量化很火,研究后才发现:

自己以前的阅读学习各类书籍(有神奇公式);

以及我妈以前上了微淼课堂,学了白马股组合和便宜股组合,还有估值定投(但她最后还是到处追高,最近买了海南机场[呵呵]);

包括现在很多大v说了一些“独家秘方”(例如某股息大v的股息率四进三出法则,某大v独创的市赚率,恰好他上了今日话题);

也包括smartbeta(例如近几年非常火的红利低波)…………

其实都在干的都是量化,它们只是里面茫茫多策略的其中之一,我们只是辛辛苦苦发现了一个,就奉若至宝,仿佛发现了财富秘籍,然后还有一群人跟帖学习……[尴尬]

其实量化就是不停的挖掘各类因子,然后不断的深入研究,回溯它的历史表现,挖掘它能获得超额阿尔法的原理,然后和其他相关性低的因子进行组合搭建,形成策略,回溯策略发现比两个单因子表现都好。

例如红利低波,就是先挖掘红利因子和低波因子,然后让它们组合形成一个策略;

再例如所谓的价值投资,价值投资的重点:看重基本面+分散投资,其实就是质量因子,一句话的事。像300质量,500质量,红利质量,MSCI质量…………

而所谓的好价格买好资产,其实就是价值因子+质量因子,例如之前比较火的pb-roe策略。pb因子对应好价格,roe因子对应好资产。

就算是这样,也有失效的时候——拥挤就会失效,所有策略皆是如此,用这策略的人越多,超额的阿尔法就会减少甚至消失,比如大家都买红利低波,那么红利因子和低波因子带来的超额收益就会失效。

研究仍然在继续,我只是一个初步了解量化、初步了解因子的普通人。准备先看《要素投资完全指南》,据说它把各类要素(因子)说的很透,后面打算更新一些读后感,再把链接贴在这帖子里面。

《要素投资完全指南》读后感

网页链接{《因子投资 方法与实践》}读后感

@雪球创作者中心

全部讨论

11-06 23:56

smart β策略指数算不算因子投资

11-02 11:56

我们的经历一模一样

09-29 12:46

今天又了解了一下因子IC、因子IR(又成信息比率)
果仁网就可以检测策略因子的IC,测定因子相对基准收益的。0.02以下基本无效,0.05以上有效,0.1以上非常好。
因子IR,测定因子在时间上有效性如何的,>0.5则不错。提高的方法,是采用因子中性化处理,果仁网自带一些中性化因子。
IC>0的胜率,跟我前面说的滚动胜率类似一个意思,但不完全是实际滚动收益的胜率。可以参考。
相比而言,IR比IC更重要些,因为IC的高收益可能过拟合,IR可以检测因子长期跑赢基准有效性。

09-28 22:03

量化除了直接买smartβ基金外,还可以自己搭建各类因子形成组合(果仁网)
至于有没有过拟合,可以采用封基说的搭建区和核对区。例如交叉验证前5年搭建→后两年核对网页链接
但今天看了《基本面量化投资》,发现也可以采用滚动投资,看复合收益率战胜整体的概率(它是用月为单位的),感觉比交叉验证更全面。

09-19 18:29

微盘股主动基$信诚策略混合(LOF)(F165531)$
1、新上任了王颖,看到茶杯白水发帖说江峰快离职了。新基金会运营的怎么样,就要摈弃过去表现,重新观察了。
2、中信保诚最近这段时间人员变动非常大,不知道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江峰目前没有单独在管基金了,对他离职这个说法更有可能性了。

09-05 15:00

我发现我的学习过程跟您很相似,弱弱的问一下,您也是程序员么

08-21 09:05

刚发现的小市值策略,持仓第一的公司市值不到30亿,占比不到0.5%。
微盘股基金:$诺安多策略混合A(F320016)$
1、成立14年,收益218%,今年以来目前收益65%。
对比万德全A微盘指数868008,今年以来收益60%较为接近。
2、规模14亿,微盘股容不下大体量,已经限购有一阵子了,每日5000,结合当下净值一天只能买1.5W。个人占比82%,前十持仓第十名才40W。机构体谅进不来
3、每月调仓一次,高换手率,赚取α
4、申购/赎回费率正常,管理费率也正常,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