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择时很重要?
首先从结果来说,如果本人不是两次从牛市逃顶,现在的收益估计将平庸之极,能跑赢理财都困难。本人2012年以后到现在的收益差不多是18%的年化收益,这是建立在基本不超过80%的持仓情况下获得的。只有去年在3000点以上满仓了,我估计不会破3000点的,没想到后来跌到2500点左右,去年收益也直接-15%。
其次,对于大多数股民来说,深刻理解一支股票的商业模式和读懂他的财务报表基本是不可能的,当然少数人除外。
所以,本人的操作思路就是用仓位来平衡风险,以指数基金作为主仓,精选个股,集中持仓,用择时来获得超额收益。
在贸易战之前,我布局的港股的中远海控,赌的就是中美谈成,如果谈好了,最起码运价可以预期,这个股已经在地板上很多年了,我4块以上买过,今年大举买入,几次操作过后,现在成本在2.85左右。结果表明,逻辑是成立的,上周五涨了6%。
周末就一直在思考,周一高开怎么弄,低开怎么弄,要不要加仓?当时定的策略就是高开低开都不调整仓位,贸+易战打成那个熊样都坚持下来了,快谈成了反而要走?没道理。利好就是利好,谈成了是最近几年最大的利好,这个不用怀疑。
结果今天竟然低开,现在知道原因了,市场担心最后还有变数。这一点我其实也有担心,文+本方面一直没有公开,估计让步不少,现在还有担心我方不会批准。所以,我的20%的现金还得留着,万一谈不拢跌了,也有钱抄底。
但是我相信两方是世界最大的BOSS,都是有头有脸的人,做决策都是相当慎重的,前面已经搞了一次撕毁前面的协定,再来一次可能性很小。因此,我今天做了一点点持仓调整,把原来的打新门票大秦铁路换成了MSCIA股ETF和一点点双汇股份。撤下一个后卫,换上一个前锋。另外,打新已经从鸡肋变成鸡骨头了,不打也罢。
为什么换MSCIA股而不是HS300ETF呢?因为今年MSCIA股还是比300ETF多涨了1个百分点,另外,公墓基金到年底要分红,做实业绩,大家都在说现在就公墓在卖,相对来说MSCIA在买买买,那我觉得现在3000点的点位,大卖股票基金长期来看的都是猪。一般来说MSCIA和沪深300的涨幅差不多的,但是最近就有差距,说明确实外资持仓比较稳定。
买双汇的理由和买中远的逻辑一样,就是赌协议最终达成。另外,双汇这种消费股,跌不到哪里去,我现在买了2%,看看吧,这个长线,短线都可以玩玩,属于解闷的操作。
现在前五持仓:
1、HS300ETF,510300,40%不到;
2、MSCIA股,512990,20%不到;
3、中国平安,601318,20%不到;
4、中远海控,01919,8%不到;
5、平安银行,000001,5%左右;
目前赚得最多的当然是中国平安,成本28不到。今天大涨的京东方也可以,成本2.2。
这几年亏损最大的是新华保险港股,成本48,要解套,只有等牛市了,或者等我有机会操作几把短线。其次是山鹰纸业,还有3%左右持仓,拿了好几年,目前挣了3个点,还跑不过理财,等于亏损,真是丢死人。希望协议谈成后这货也能走一波,否则明年一定把这货清掉。垃圾!还好不是重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