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4月16日,上证50(IH)和中证500(IC)股指期货正式上市。至此,股指期货市场的成员扩充至3个。从这两天交易来看,新合约非常活跃,均比2010年4月16日IF上市时成交量大。

三个品种到底做哪个?还是三个都做?我认为不宜过于分散,三个合约都很大,合约乘数最小的IC也有200元一个点,但基数大实际比另两个品种更大,做好一个到两个足够了,就算钱多都没必要面面俱到,手忙脚乱。

我准备3个品种首选上证50,次选沪深300,抛弃中证500

 

三个品种还是有区隔的,上证50成分股选取了沪深300成分股中市值最大的50只股票,即上证50指数成分股完全包含于沪深300指数。中证500指数剔除了沪深300指数成分股,即中证500和沪深300指数成分股没有任何交集。

 

先说为什么抛弃中证500?中证500因为行业太分散,没有单一行业权重超过10%的情况。权重最大的两个行业分别为医药生物9.17%和房地产8.89%。就显得很凌乱,看盘时要关注的点太多,更重要的是因为这个权重分散,导致不好操纵,靠各种复杂的市场因素促成上涨或下跌,最应该从我们的交易中PASS掉,毫无疑问,该合约日后肯定是最不活跃的品种,可能连套保的都不多。貌似中证500目前在高位,首两日贴水好像显示有高估,但市场上最难以掌控的恰恰就是中小股票群体,各种妖股,风来了继续匪夷所思的上涨也未定。

再说为什么做上证50和沪深300?上证50和沪深300其实重合度很高,可以当一个玩意来看,上证50成分股为超大市值股票,平均市值超过1000亿元。沪深300指数成分股主要为中大市值股票。上证50指数成分股集中于金融板块,非银金融和银行股占上证50的权重合计超过65%。沪深300指数成分股主要集中于金融、制造业等周期性股票,其中金融板块的权重最大,为36%。

上证50是最单纯的,机构扎得最深,这几年实际上在操纵沪深300指数时实际靠操纵上证50来实现,看盘也简单,只盯住金融板块即可。沪深300则分布更广,地产、有色、钢铁、基建、煤炭等等都相关,300的好处是已经跑了5年,有很多历史数据供参考,两个新品种连K线都没有,只能从现货去找影子。

有人说抗操纵不好吗?为什么要做容易操纵的品种呢?容易操纵的品种都是大机构在玩,机构博弈的时候更注重的是机构之间的对抗,其在主观上并不刻意猎杀散户,倒让散户变的安全,散户盈利来自于机构定价犯错,表现在盘面毛刺多且大,日内波动甚巨,从首两日来看,上证50虽然只有3200点,其波动率反而大于沪深300就是这么来的。

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原因,机构在做这些指数时,都会参照各种技术指标,大家都用这会让指标变得更有效,中证500参与群体分散,指数构成分散,指标往往不靠谱,共振、重合时少,大多数时是混战,混战的结果往往是很容易受伤,赚的不多,三下两下又吐出去了。

当然了,还有个原因,就是今天上证50最符合我的策略,开盘基本上走出最高价,然后一路往下震荡,符合我开盘即做空的思路,也说明它最简单,半块屏幕就可以盯牢现货,不像另两个,涨了都不知道怎么回事,翻半天才知道哦原来医药运输物流在拉。

不出意外的话,用不了多久上证50会成为老大,持仓交易最活跃,中证500最次。只不过现阶段做上证50技术分析不好做,等跑3个月K线出来就会好很多,期待中,所以先还是做沪深300吧,择机做一做上证50熟练一下,以后升格为主打歌。

另外,对我们散户来说,股指期货品种增加,增加一些期货间的跨期套利、跨品种套利。以及股指期货同现货ETF、标的指数成分股、分级基金、上证50ETF期权、甚至新加坡交易所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和港交所iShares安硕富时A50中国指数ETF间的相对价值、市场中性等对冲交易——这些真和我们散户没什么关系,过于错综复杂的思维不利于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