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9喜欢:3
晚点昨天文章《淘宝闪购双十一作战计划》网页链接 的内容,是参考我这篇短文为主脉络展开,这里的思考和观点,基本被晚点采访逐一证实。
1、美团在 7 月底放弃以单量压制淘宝闪购,转向守住高价值用户,并计划在四季度非全职骑手数量通常会变少的冬季,抢回一部分份额。
2、美团前一年净利润不过 350 多亿。当前每天单量相比大战前小幅增长,但平均每单从 2024 年赚 1.49 元变成亏约 1 元,外卖重新成为一个不赚钱生意。
3、淘宝 app 打开(DAU)从 3.75 亿,长到 4.31 亿,增长 18.6%。使用时长也在增长。
4、闪购帮淘宝激活了过去大量的沉默用户。所有的闪购消费者里,女性用户占比超过一半,其中 95 后年轻女性占比最高。她们消费意愿强,是淘宝定义的 L3 - L5 中高消费力人群 —— 比整体淘宝的占比更高且增速更快。
5、淘宝现在用 UCMV 模型(这是业界标准漏斗),分别对应用户(User)- 消费者(Consumer)- 成熟消费者(Mature Consumer)- VIP 会员(88VIP 会员)。
6、闪购最主要的任务是让有帐户但已经不在淘宝消费的用户回来——把用户(U)转化为消费者(C)。只有把 C 做大,后面再转化成 M 和 V,漏斗下去的池子才大。
7、淘宝闪购每次购买后都赠送 100 - 150 淘金币,在双 11 期间增加到 1000 个淘金币 —— 购物时,100 个淘金币抵 1 元。为淘宝获取足够多的 C,是目前淘宝闪购的最明确价值,淘天的下一步重点,是通过各种运营手段将他们转化为购买频次高、跨品类购买多的高价值用户。
8、截至 11 月 5 日,淘宝闪购带来的新用户在双 11 期间的电商订单数超1 亿。这 1 亿单是淘宝主站里的纯电商订单,不包括淘宝闪购带来的即时零售订单。“新用户”,指在淘宝闪购里下过单、过去一年没在淘宝主站电商买过东西的用户。
9、从 4 月 30 日淘宝闪购升级上线,一直到暑期结束的 8 月 31 日,都可以看作淘宝闪购的第一阶段 —— 通过餐饮外卖做大规模,特别是低价、做得快、容易送的茶饮咖啡。淘宝、支付宝、高德……整个阿里系的大应用都成了闪购的流量入口。
10、夏季补贴战之后,第二战即时零售要怎么做?通过骑手配送体系卖非餐饮的零售商品,让淘宝成为更万能的消费入口才是淘宝闪购的最终目的。
11、闪购已接入阿里各平台里适合即时配送的资源。天猫超市半日达、盒马、飞猪陆续上线淘宝闪购。60 万家线下医药门店基本全部接入淘宝闪购,类似线上便利店的全品类综合闪电仓达到 1.5 万家,数量基本和美团持平。
12、饿了么做即时零售已经好多年,但 9 月之后明显的变化,淘宝闪购开始进一步扩大其他品类招商,引导品牌商家接入闪购,餐饮外卖则开始优化 UE。闪购竞争重心已从外卖转移到淘宝天猫核心战场。
13、饭一口口吃。淘宝闪购的品牌商品不太可能在双 11 对平台 GMV 产生显著帮助。双 11 要先解决品牌加入闪购这件事,这是今年的第一个目标。
14、整个国庆期间天猫都在见各品牌高层,优衣库、海澜之家波司登、华为、VIVO 等等。根据淘天公布数据,双 11 前夕,首批有 3.7 万个品牌的门店接入淘宝闪购。
15、愿景举例:以优衣库为例,天猫旗舰店和闪购结合的购买情景是 —— 消费者在商品详情页购买时,物流方案选择 “闪购”,该订单就会自动匹配到距离最近的一家门店,门店员工打包好,饿了么配送员上门取走,半个小时送到消费者手上。
16、蒋凡,即时零售要在未来 3 年给淘天带来 1 万亿增量市场 —— 仅指商品交易,不包括餐饮外卖。主要是淘宝闪购入口的非餐零售订单、淘宝主站里品牌官方旗舰店通过闪购送上门的订单,以及盒马和天猫超市半日达的自营业务。
17、万亿增量还没怎么体现在品牌商家的成交额里,但为了抓住一个新的增长可能,相当一部分大品牌都开始投入闪购。有国货头部护肤品牌商家说,他们刚开通闪购,即时零售的成交额只有一点点,还谈不上占比;有休闲食品头部品牌商家说,目前占比不高,一年有两三亿,占比 2% - 3%,但增速超过 50%。
18、阿里零售的持久战才刚开始:餐饮外卖减亏损,即时零售接品牌。
19、蒋凡:不能抛开规模谈效率(一针见血)。过去我们订单规模是同行1/3,在一个巨大的市场份额差距下,谈论效率没有意义。
20、餐饮外卖和即时零售都是如此 —— 有了足够的订单密度,外卖的即时配送成本才有了优化空间,平台的城市中心仓才有了模型跑通建设的可能性。
21、蒋凡内部,用原来外卖的方式是打不赢美团的。淘天不会单独只看外卖的盈利情况,而是考虑电商综合收益,看重闪购对平台整体的正向作用。
22、淘天的工作重点有两块 —— 餐饮外卖上,提高客单价,减少每单亏损,稳定单量,持续为淘宝带来客流;即时零售上,不同业务从各自的优势出发探索不同模式,重点在完善供应链,包括自建平台城市仓、联合社会化的优质闪电仓,吸引尽可能多的品牌商家。
23、餐饮外卖现阶段的工作重点是提升每笔订单的客单价,目标是做到 30 元。为提高客单价,优惠券的门槛已经拉高,10 月底淘宝闪购推出了 “爆火好店” 频道,推荐客单价较高的正餐商家。饿了么为部分商家提供 “加速配送” 服务,预计平均提速约 3 分钟。
24、在即时零售,阿里的各个业务团队都已经加入,目前看到有很多交叉,比如一件品牌商品,天猫超市半日达有、盒马有、饿了么的非餐零售接入的线下门店有、第三方闪电仓有、未来面向品牌天猫官方旗舰店要开出的 4 小时城市闪购仓里也有。
混乱很正常,因为现在没人看清楚最终的发展路径。快速迭代是第一要务。
25、快消行业,淘天最终确定了两种品牌做即时零售的经营模式:
①直营,品牌的官方旗舰店接入淘宝闪购,品牌直接向淘宝闪购提供商品,也直接获得收入,没有中间人。这是天猫行业线更倾向的模式,通过闪购的用户规模来助力品牌官方旗舰店增长;
②经销,品牌的线下经销商门店接入淘宝闪购,经销商直接卖货,获得收入。对于一些线下综合渠道,如果品牌内部可以梳理清楚架构,也同样可以接入。
26、淘天开始尝试在部分城市里开设前置仓,来吸引线下门店不够多的品牌商家,由淘宝天猫各行业线和淘天物流部合作建设。品牌将符合即时零售场景的爆款商品送到每个城市的仓库,由淘天来负责库存周转、配送。
目前,淘天提供给商家的履约方案包括:即配,即 30 分钟送达,支持蜂鸟、顺丰同城;同城配,即 4 小时送达,又分为商家自配、平台同城配和仓配一体三种模式,前两种都对商家自己的仓有数量要求,“仓配一体” 即商家商品入平台合作仓。
27、美团:坚定选择 30 分钟即时送达的模式。美团认为,要么 30 分钟送达,要么几天等快递,4 小时、半日这些中间形态都是伪需求伪创新。
28、阿里:强调 “远中近” 三种物流交付能力,30 分钟时效的满足急用需求,4 小时送达的满足确定性需求。除了餐饮是强即时配送需求,零售商品更多是确定性配送,半日、当日送达就足够。
美团和阿里对不同物流交付时效的设计,核心是两家平台品牌商品、电商货盘、规模的差异。
29、过去 20 多年淘宝干了一件事,把制造业搬到平台,接下来要把服务业搬到平台上。有足够的战略定力。
#战略与竞争#
$美团-W(03690)$ $阿里巴巴(BABA)$
引用:
2025-10-24 19:39
核心总结:
(1)想抄底外卖的不要着急,耐心等三季报后的机会。
(2)竞争周期,非短期,至少往后三年。大战之前,饿了么自负盈亏,员工股权激励和猫淘解耦;现在蒋凡直管,股权激励在融合,往后新员工入职就属于猫淘。相当长时间,没盈利压力。
不是饿了么团队没有战斗力,也不要怪...

全部讨论

11-08 09:39

淘宝一副什么市场都是他家的架势,估计以后会啥也没有

11-08 09:22

只要它越不折不扣执行文章中说的,就越要在短期内避开这家公司

11-08 13:34

总结的内容错过了重点:我们有同事在下单购买北京三里屯的优衣库的 “闪购” 配送商品,不但额外支付了 9 元配送费(如果选择普通快递是免运费),还收到了线下门店拆封过试过的商品。
这就是淘宝闪购的体验。

我网购不多,感受是网购图便宜,时间快慢无所谓。想快点拿到的时候,才走闪购。
国庆节之前给孩子买泳镜(第二天飞机),淘宝闪购下单(美团无该运动品牌),但告诉我门店无货需要调配等几个小时,只好退款最后被迫自己去线下店买了。
最近养成了在美团买零食饮料的习惯,因为它快。替代场景:要看电影本来买爆米花可乐,改为美团小象超市下单饼干饮料,直接送到电影院,性价比高的一米。
线下吃饭之后,本来想去水果店买东西,结果改走美团外卖,因为太便宜。
总结:闪购的时候,一般场景是应急或者替代线下消费(太便宜)。电商就是图便宜,或者本地买不到,不差等这一天半天的。
$美团-W(03690)$ $阿里巴巴-W(09988)$ $拼多多(PDD)$

11-08 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