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央汇金的“身份”与实力
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央汇金”)是国家在金融领域的核心“管家”,成立于2003年,由国务院直接批准设立,受中国人民银行管理。它的核心职责是代表国家对重点金融机构履行出资人职责,通俗说就是“替国家管钱”,管理着数万亿元的国有金融资产,目标是实现国有金融资产的保值增值。
实力有多强?
- 资产规模:截至2023年底,中央汇金直接或间接持有18家大型金融机构的股权(包括“工农中建”四大行、国开行、中投公司、银河金控等),管理的金融资产总规模超10万亿元,是国内最大的金融控股集团之一。
- 信用等级:作为“国字号”机构,中央汇金的信用评级与国家主权评级一致(AAA级),堪称“永不违约”的金主。
- 历史角色:2008年金融危机时,中央汇金曾注资多家券商(如银河证券、申万宏源)救市,被称为“金融稳定器”。
2. 中央汇金如何成为八家券商实控人?
中央汇金成为券商实控人,主要通过两种方式:
- 直接持股:作为控股股东或第一大股东,直接控制券商股权(如中国银河证券,中央汇金持股约50%);
- 间接控股:通过子公司(如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持有券商股权,最终实现对券商的控制(如申万宏源,中央汇金通过子公司建银投资间接持股约30%,为实控人)。
具体八家券商(2024年最新):
根据公开信息,中央汇金直接或间接控股的券商主要包括:
1. 中国银河证券(实控人);
2. 申万宏源证券(实控人);
3. 中信建投证券(第一大股东,持股约35%);
4. 光大证券(第一大股东,持股约23%);
5. 招商证券(第三大股东,持股约8%);
6. 东方证券(第三大股东,持股约7%);
7. 兴业证券(第三大股东,持股约5%);
8. 中金公司(第二大股东,持股约10%)。
二、未来发展前景:中央汇金入主券商的“三大红利”
1. 对券商:资本实力+资源整合双提升
- 资本补充:中央汇金作为“国字号”金主,可通过增资扩股、发行债券等方式为券商注入资本,大幅提升券商的资本充足率(如银河证券2023年获中央汇金增资50亿元,资本实力跃居行业前十)。
- 业务协同:中央汇金旗下有银行(工行、建行)、保险(国寿)、基金(华夏基金)等金融机构,券商可与这些机构合作,拓展投行业务(如国企IPO)、资管业务(如社保基金委托管理)、跨境业务(如中资企业出海融资)。
- 政策倾斜:在资本市场改革(如全面注册制、REITs扩容)中,中央汇金控股的券商可能优先获得试点资格(如中信建投是科创板首批保荐机构,受益于汇金的政策支持)。
2. 对市场:稳定器+定价权强化
- 市场稳定:中央汇金作为“国家队”,其控股的券商在关键时刻(如股市暴跌)可通过自营盘增持、融资融券等方式稳定市场(历史上2015年股灾、2022年4月下跌中,汇金系券商曾多次入场护盘)。
- 定价权提升:中央汇金控股的券商(如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在大型企业IPO、国企并购中更具话语权,能主导高价值项目的承销,提升国内券商在全球资本市场的影响力。
3. 对金融体系:国有资本“强根固本”
中央汇金通过控股券商,进一步完善了“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的全牌照金融布局,强化了国有金融资本对实体经济的支持能力。例如,券商可为国企提供股权融资(替代传统信贷),降低企业杠杆率;同时,汇金系券商的业务扩张也能带动就业、税收,服务国家战略(如“一带一路”企业出海融资)。
三、用大白话解释:中央汇金到底有多“硬核”?
简单说,中央汇金就是国家在金融圈的“大管家”+“超级金主”:
- 它手里攥着四大行、国开行这些“宇宙行”的股权,相当于替国家管着银行们的“钱袋子”;
- 它说话有分量,券商要是能被它控股,就像小孩被“国家队”爸爸带着玩——信用直接拉满(银行更愿意借钱给它,企业更愿意找它做业务);
- 它的目标很明确:让这些券商“稳”(不出风险)、“强”(能和国际大投行竞争)、“听话”(服务国家战略,比如帮国企融资、支持科技企业上市)。
总结:中央汇金入主券商,是“强根”也是“赋能”
中央汇金凭借其雄厚的资本实力、政策资源和信用背书,成为八家券商的实控人后,将推动这些券商从“普通选手”升级为“国家队主力”,在资本实力、业务协同、市场话语权上实现质的飞跃。未来,随着资本市场改革深化(如注册制全面落地、金融开放加速),汇金系券商有望成为中国券商“走出去”的标杆,同时也将成为A股市场“稳定增长”的重要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