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4回复:418喜欢:10
$比亚迪(SZ002594)$ 实在想不通,腾势N9销量被m9甩得这么远?按理说n9的易三方+2.0t发动机完全碾压m9的1.5t增程器+双电机,为啥干不过m9?同门师兄d9凭借易三方+dmi轻松干掉gl8霸榜mpv销冠。论技术、论配置、论空间n9都压m9一头,为啥销量只有m9的零头?就连三年不改款的l9都卖得比n9好,没有道理啊。$理想汽车-W(02015)$ $赛力斯(SH601127)$

精彩讨论

富态的开源小摩托车04-09 08:51

比亚迪高管也是和你一样的想法

零长高04-09 08:57

高档车需要穷人都知道,M9连我这个不关心车的人都知道是50万级别的车子,N9是个啥我不知道,怎么拿来装逼!

银河00104-10 01:22

我是比亚迪的,我也买过比亚迪的股票,但现在我重仓的是赛力斯。
为什么?
因为我认为比亚迪属于风险小收益小;而赛力斯属于风险小收益高。
一般情况下我不点评比亚迪相关帖子, 因为总有极端股东气急败坏。
这篇我看了一下,除了两三个认知不行阴阳怪气的,评论区暂时还算正常,所以决定点评一下。
说真的,我不是特别了解N9这款车,一个原因是懒得去了解,因为这注定不可能卖得过M9,甚至有M9一半的可能性都很低。
以下说一下原因:
华为方面的:
1.
粉丝体量:华为因为数码产品业务,手机客户群体较大,粉丝较多;
2.
高端产品粉丝体量:华为由于高端手机的成功 ,在中产以及富豪阶级拥有不错的粉丝群体。
3.
流量:
华为为什么刚进去汽车行业就敢不鸟懂车帝?
因为华为是自带流量效应的,完全可以不鸟那些车媒,不需要车媒的流量,甚至是车媒需要蹭华为的流量。
4.品牌:
问界M9占据50万价位第一名整整一年时间,甚至市场份额比BBA加起来也没少多少,高端品牌已经立住了。
5.
口碑:
问界M9经过一年时间各种抹黑依然屹立不倒的原因是什么?
因为口碑真的起来了,M9的用户推荐值是第一名。
6.产品定义
我姑且问一下博主 ,你想买一辆豪华SUV,考虑的是哪些方面?
M9可以给你带来的是
一、开得舒服,第一梯队的智能驾驶以及十分优秀的地盘;
二、乘坐舒服,第一梯队的智能座舱;
三、安全性,非常舍得用料的车身结构以及第一的主动安全。
特别是智能驾驶和主动安全,已经属于破圈性质了。
再说说腾势N9的,我认为真的是产品定义出了问题:
1.外观丑;
2.N9据说跟M9一个级别的尺寸,但内部空间跟M7一样大?
3.没有主打优势,比如余承东一直喊的“安全就是最大的豪华”人尽皆知,第一梯队的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人尽皆知。
哪怕消费者不关注,一提起华为系的四界,也知道这是主打智能驾驶、主动安全的车。
再举一个例子就是小米,小米的车就是保时捷外观+跑得快,哪怕小米的车别的问题一大堆,但这两个主打特点配合了雷布斯的营销就是能大卖热卖。
那么问题来了,腾势的车的特点是什么?
这个品牌的主打优势是什么?
对于产品定义来说,我说一个暴论,都是长板的木桶>有长板也有短板的木桶>长板短板都没有的木桶>没有长板却有短板的木桶,而腾势N9恰恰就属于这一种。
可能很多人要给我找一些小优点来证明一下N9是有长板的,但小优点其实真算不上什么长板,要某个大众需求领域第一或接近第一的才能算。
还有说什么易三方就完全碾压问界M9的,光看网络博主吹没有意义。不知道博主有没有亲自开一下对比一下。
以前50万价位的车子市场份额绝大部分来自于跨国豪华品牌,那就意味着问界M9的客户群其实大部分来自于跨国豪华品牌,这也是余承东发布会主要对比BBA的原因。
也就是这些问界M9的客户群大部分以前是开过豪车的,M9的底盘要是真的不够好,用户推荐值会是第一名吗?
你可能对这个用户推荐值第一名没有什么概念。
这么说吧!我以自己为例子。
如果我购买了一个商品,
感觉被坑了,并且问题很大,我会直接找厂家退货、赔偿或维权;
如果我感觉被坑了,但是问题不大,我会在网络上差评他,别人咨询我也不推荐;
感觉满意,不差评, 但也不主动推荐;
感觉非常满意,好评且主动推荐。
而用户推荐值第一名,那么就意味着非常满意,且原因主动推荐的人占比很高。
然后说发动机的那就是完全不懂高端产品的用户思维了。
是,十年前,二十年前,三十年前,车的价位的确是跟发动机挂钩的,跟马力跟加速挂钩的。
但那已经是上一个时代,燃油车时代的产品思维了,那就是燃油车企用来做护城河的。
但是到了电动车时代为什么现在的人很少提及百公里加速了?
因为随着电车的普及,加速和马力真的已经廉价化了,50万油车的加速不如现在20万电车。
这导致了现在的电车加速完全够用了,除非是跑车类型,不然也就没多少人在意加速在意马力了。
所以如果消费者真的那么看重这个 ,电车还会那么多年来来渗透率一直上不去吗?
更别说,N9还是主打全尺寸的SUV。
就比如空间这一点,消费者选择大型SUV看重的不就是大空间吗?结果你比同尺寸的空间都要小?
综上所述,腾势N9,甚至于整个腾势的产品定义就是混乱的,不是一股脑乱塞就是好车。
如果不改变,极有可能像小米在手机行业一样 ,冲高端一冲就是十年 。
你跟消费者说你这个技术多牛逼多牛逼,消费者问你这个技术有什么用?实现了什么需求?
你咋说?
产品定义就应该以用户需求为中心,比如说用户想开车好开,开车舒服,乘坐舒适,开车乘车要安全等等。
然后再思考怎么尽量做出好开的车,开车舒服,乘坐舒适,用什么技术或研发什么技术来实现这一点。
综上,以上就是我对于腾势N9注定卖不过问界M9的一些看法,还有营销方面也很有问题,不过这方面就不多说了。

欢乐马btv04-09 17:49

比亚迪不会做豪华车,细节各种不行,过于想着卖弄技术了,而这些技术实际的感知是不强的,管理层有大问题
参考仰望U8,这么贵这么先进的车你给他的选配是啥,内饰首发就两个选择,百万级的豪车车主没有个性化需求是吧,这车换其他品牌恨不得给你一万种选配

无畏的增长将军04-09 09:06

说过很多次了,团队问题,品牌问题。每次说都一群马屁精来怼。高端明明很多选择,王朝海洋,仰望,方程豹,偏偏选了最不应该选的。

全部讨论

比亚迪高管也是和你一样的想法

高档车需要穷人都知道,M9连我这个不关心车的人都知道是50万级别的车子,N9是个啥我不知道,怎么拿来装逼!

我是比亚迪的,我也买过比亚迪的股票,但现在我重仓的是赛力斯。
为什么?
因为我认为比亚迪属于风险小收益小;而赛力斯属于风险小收益高。
一般情况下我不点评比亚迪相关帖子, 因为总有极端股东气急败坏。
这篇我看了一下,除了两三个认知不行阴阳怪气的,评论区暂时还算正常,所以决定点评一下。
说真的,我不是特别了解N9这款车,一个原因是懒得去了解,因为这注定不可能卖得过M9,甚至有M9一半的可能性都很低。
以下说一下原因:
华为方面的:
1.
粉丝体量:华为因为数码产品业务,手机客户群体较大,粉丝较多;
2.
高端产品粉丝体量:华为由于高端手机的成功 ,在中产以及富豪阶级拥有不错的粉丝群体。
3.
流量:
华为为什么刚进去汽车行业就敢不鸟懂车帝?
因为华为是自带流量效应的,完全可以不鸟那些车媒,不需要车媒的流量,甚至是车媒需要蹭华为的流量。
4.品牌:
问界M9占据50万价位第一名整整一年时间,甚至市场份额比BBA加起来也没少多少,高端品牌已经立住了。
5.
口碑:
问界M9经过一年时间各种抹黑依然屹立不倒的原因是什么?
因为口碑真的起来了,M9的用户推荐值是第一名。
6.产品定义
我姑且问一下博主 ,你想买一辆豪华SUV,考虑的是哪些方面?
M9可以给你带来的是
一、开得舒服,第一梯队的智能驾驶以及十分优秀的地盘;
二、乘坐舒服,第一梯队的智能座舱;
三、安全性,非常舍得用料的车身结构以及第一的主动安全。
特别是智能驾驶和主动安全,已经属于破圈性质了。
再说说腾势N9的,我认为真的是产品定义出了问题:
1.外观丑;
2.N9据说跟M9一个级别的尺寸,但内部空间跟M7一样大?
3.没有主打优势,比如余承东一直喊的“安全就是最大的豪华”人尽皆知,第一梯队的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人尽皆知。
哪怕消费者不关注,一提起华为系的四界,也知道这是主打智能驾驶、主动安全的车。
再举一个例子就是小米,小米的车就是保时捷外观+跑得快,哪怕小米的车别的问题一大堆,但这两个主打特点配合了雷布斯的营销就是能大卖热卖。
那么问题来了,腾势的车的特点是什么?
这个品牌的主打优势是什么?
对于产品定义来说,我说一个暴论,都是长板的木桶>有长板也有短板的木桶>长板短板都没有的木桶>没有长板却有短板的木桶,而腾势N9恰恰就属于这一种。
可能很多人要给我找一些小优点来证明一下N9是有长板的,但小优点其实真算不上什么长板,要某个大众需求领域第一或接近第一的才能算。
还有说什么易三方就完全碾压问界M9的,光看网络博主吹没有意义。不知道博主有没有亲自开一下对比一下。
以前50万价位的车子市场份额绝大部分来自于跨国豪华品牌,那就意味着问界M9的客户群其实大部分来自于跨国豪华品牌,这也是余承东发布会主要对比BBA的原因。
也就是这些问界M9的客户群大部分以前是开过豪车的,M9的底盘要是真的不够好,用户推荐值会是第一名吗?
你可能对这个用户推荐值第一名没有什么概念。
这么说吧!我以自己为例子。
如果我购买了一个商品,
感觉被坑了,并且问题很大,我会直接找厂家退货、赔偿或维权;
如果我感觉被坑了,但是问题不大,我会在网络上差评他,别人咨询我也不推荐;
感觉满意,不差评, 但也不主动推荐;
感觉非常满意,好评且主动推荐。
而用户推荐值第一名,那么就意味着非常满意,且原因主动推荐的人占比很高。
然后说发动机的那就是完全不懂高端产品的用户思维了。
是,十年前,二十年前,三十年前,车的价位的确是跟发动机挂钩的,跟马力跟加速挂钩的。
但那已经是上一个时代,燃油车时代的产品思维了,那就是燃油车企用来做护城河的。
但是到了电动车时代为什么现在的人很少提及百公里加速了?
因为随着电车的普及,加速和马力真的已经廉价化了,50万油车的加速不如现在20万电车。
这导致了现在的电车加速完全够用了,除非是跑车类型,不然也就没多少人在意加速在意马力了。
所以如果消费者真的那么看重这个 ,电车还会那么多年来来渗透率一直上不去吗?
更别说,N9还是主打全尺寸的SUV。
就比如空间这一点,消费者选择大型SUV看重的不就是大空间吗?结果你比同尺寸的空间都要小?
综上所述,腾势N9,甚至于整个腾势的产品定义就是混乱的,不是一股脑乱塞就是好车。
如果不改变,极有可能像小米在手机行业一样 ,冲高端一冲就是十年 。
你跟消费者说你这个技术多牛逼多牛逼,消费者问你这个技术有什么用?实现了什么需求?
你咋说?
产品定义就应该以用户需求为中心,比如说用户想开车好开,开车舒服,乘坐舒适,开车乘车要安全等等。
然后再思考怎么尽量做出好开的车,开车舒服,乘坐舒适,用什么技术或研发什么技术来实现这一点。
综上,以上就是我对于腾势N9注定卖不过问界M9的一些看法,还有营销方面也很有问题,不过这方面就不多说了。

04-09 17:49

比亚迪不会做豪华车,细节各种不行,过于想着卖弄技术了,而这些技术实际的感知是不强的,管理层有大问题
参考仰望U8,这么贵这么先进的车你给他的选配是啥,内饰首发就两个选择,百万级的豪车车主没有个性化需求是吧,这车换其他品牌恨不得给你一万种选配

说过很多次了,团队问题,品牌问题。每次说都一群马屁精来怼。高端明明很多选择,王朝海洋,仰望,方程豹,偏偏选了最不应该选的。

比亚迪这次卖得非常非常好,大家不用瞎猜了,直接去一个店里面问一问销售情况就知道了。就差样品和试驾的,其他都卖光了。卖多少取决于产能有多少。不要着急,不要着急。不要去和各种下跌趋势的同行相比。

首先N9根本没资格和M9一起比销量,价格都不是一个档次的东西。后面和M8比比看能不能到零头吧。认知这个东西,很难解释清楚。

1.备货少;
2.门店交付能力差,效率低只要你买过一辆腾势汽车就知道了;
3.品牌势能,M9延续了上一代产品且关键点可以后续硬件OTA打消了购买者顾虑;
4.配置问题,客户想要的配置是选配拉长了交付,也就是说腾势的产品经理和市场严重脱节不知道市场需要什么;
5.营销策略,腾势N9还有没有破圈,好多目标客户还未触及;

原因很简单,看看曹老师的言论就知道,要做用户需要且喜欢的功能,而不是做自己认为牛逼的功能。最重要的是智能化+智驾。而不是电气化,电气化体验及格就OK。2T发电机真的比1.5T好吗,反正只是发电的,够用就行,而且1.5T我能做到更高的热效率,更低的噪音和振动。到底哪个是用户需要的。三电机占用内部空间,本来只有5.3米,内部少的空间重要还是3电机重要

高端车就算你不懂,你也不需要分析,你就看销量就行,你只需要知道有钱人肯定比你聪明,未来问界M56789会统治25-60万区间全部su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