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来源:iFind;截至2025年3月25日
恒生科技基金跌幅小点,但回撤也达到10%。
在基金论坛看帖时,有基民在问:我的科技基金还有救吗?
面对市场回调杀跌,很多人归因于“小作文”。
比如小微盘杀跌,说是因为周末好几家公司ST,资金规避ST、退市风险。
比如恒生科技杀跌,说是某米巨额融资引发的。
这事也确实挺有槽点的,前有某亚迪,后有某米,都号称是所在行业龙头、巨无霸,但高位圈钱时每家从市场一下抽血几百亿,同时账上又有大把资金投理财产品?
另外,国内很多科技巨头,说科技吧又感觉虚,普遍有搞高息网贷……
总之槽点满满,欲语泪先流。
客观的说,以上因素是导致市场杀跌、科技杀跌的部分原因。但是,核心原因仍是短期极端大涨、短期涨过头,加上小微盘、科技主题交易拥挤导致。以及量能乏力,限制行情发挥。
我们也曾提醒写过,部分单日反弹大涨行情,南下资金也狂买,可是当天量能是萎缩的!
比如恒生指数,最近量能萎缩明显。从之前的4000亿萎缩到3000亿,中间还有几天不足2500亿。
再比如A村,昨天市场巨震,中证2000指数跌超4%,临近尾盘拉涨,但是全天却缩量了1000亿。还有今天,一天缩量1900亿。
数据来源:iFind;截至2025年3月25日
以上信号,说明市场可能进一步回调。
因为市场资金乏力,资金没抄底心思。或者想抄底的都进场了,后面没资金了。除非跌到某个程度,重新引发吸引力……
回到具体操作上,我们该怎么应对?
首先是小微盘,4月年报密集披露,小微盘个股的暴雷概率极大,类似资产尽量提前减仓、规避,这个要特别注意。
可惜总有人不听,临到头又哭哭唧唧求助。
其次是港股、港股科技基金、国内火热上涨的科技基金,短期涨幅猛烈,交易拥挤,也要减轻仓位。
考虑到科技是市场主线,量能也有望再回1.5万亿,后续尽量逢高减仓。
其实这个观点2月底时跟大家重点写过,后来科技基金也大举反弹,给了好几次减仓机会。不过和之前相比,两会预期没了,量能也萎缩不少。
图片来源:好买研习社往期分析截图
其他类基金,平常心,常态定投即可。
顺便分享下我的最新定投状态,核心就一句:无心插柳柳成荫。
比如跟大家提到的煤炭基金,当时觉得煤炭跌的太溜,有反弹空间。也可能向下,正好逢低定投。
初衷是辅助增强,结果煤炭基金出乎意料成了最强靓仔,是我定投的基金里涨的最多的。
中证煤炭指数近期连续上涨,和大盘“跷跷板”。
数据来源:iFind;截至2025年3月25日
其他定投的还有不少海外基金,主要是纳指100、标普500和全球高端制造基金。
但感觉这些基金回撤不大,没买多少,只是常态小额定投,等进一步下跌了再加。
但也快速走强,比我想象的好很多。
农业和养殖基金平着,主要是买点不高,向下有限。
以上基金,在我们好买基金App里搜关键词,就会跳出基金产品,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筛选。需要具体定投基金名单的,厚苔发送“定投”获得。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反而是一些比较看好的行业主题基金,跌的透透的。短期也看不到啥希望,只能寄希望于中长期,比如医药。
我估计大家也有类似投资感受:随手买的、小额买的基金涨的很嗨,反而是比较看好、重仓买的,受伤很重。
入行10年多,我吃过很多类似苦头!有的标的我自己格外看好,也深入研究很多,但是买了后还会再跌30-40%,被市场打的鼻青脸肿。
投资市场也经常出现类似事情:越自信的,打脸越狠。
在经历市场多年毒打之后,我发现我的“抄底心”淡了很多,经常提醒自己分散买、慢慢小额买。最近小试,结果还算ok。
另外对看好的机会,尝试先通过模拟盘买,模拟盘亏多了、研究清楚了,我再进场。我狠起来抄我自己的底,哈哈。
总之在实际投资时,多注意分散投资,避免过于主观看好某类资产,节奏上分散买、慢慢小额买,不仅能躲过大坑,还很容易获得意外惊喜。
本文系好买研习社原创,如需转载,请在文章开头注明来源于“好买研习社”。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免责条款:本文内容为基于公开资料研究完成,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审慎决策、独立承担风险。
边学边赚,就在好买研习社,更多内容,可以关注@好买研习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