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来源:Wind
皇庭国际表示,上半年业绩亏损的影响因素主要为目前公司原有部分借款融资涉诉导致公司融资成本上升,上半年财务费用金额约2.94亿元;其次是2024年公司因被动解除部分物业业务合同,由此可能导致公司在本期的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
同时,皇庭国际仍面临巨大债务压力。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负债合计78.11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98.5%,较去年同期继续上涨近8个百分点。其中公司流动负债达67.24亿元,而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账面货币资金仅5531.26万元,为近十年来最低水平。
有分析人士认为,即使将拍卖皇庭广场所得款用于偿债,也可能不足以完全覆盖该公司债务,皇庭国际仍将面临严重的流动性危机。
由于近年来皇庭国际地产主营业务持续萎缩,公司自2021年开始实施战略转型,提出“123”转型发展战略,尝试通过收购等方式“跨界”半导体产业,把公司打造成为一家以“高新科技+商业管理”双主业为核心的规模化、现代化、集团化企业。
2021年8月,皇庭国际公告表示,拟以6097万元收购意发产投基金,间接持有江西首家芯片制造企业意发功率66.67%的股权,就此切入半导体行业。2022年,皇庭国际又以3.9亿元的对价取得了德兴市意发功率半导体有限公司27.81%股权和85.56%表决权,从而实现对意发功率的实际控制将其并表,合计确认商誉2.11亿元。
不过,在完成收购之后,公司半导体业务的发展也不尽如意。
皇庭国际收购意发功率时,约定的业绩目标为2022至2024三年累计税后收入达到5.7亿元、2023年和2024毛利润总额达到8000万元。而公告数据显示,2022年到2024年,意发功率的销售收入逐年下降,分别为1.51亿元、1.29亿元和7267.29万元,三年累计收入不足3.5亿元,远低于业绩承诺。2023年、2024年意发功率实现毛利润-1538.5万元、-984.7万元,持续亏损的同时,皇庭国际也不得不对意发功率计提商誉减值准备合计1.54亿元,占原值的比例超过70%。
皇庭国际还曾筹划收购元禾(广州)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但在支付1000万元诚意金后,标的实控人发生变更,公司决定暂停后续增资。2024年年报显示,这笔意向金仍未收回,皇庭国际对此计提坏账准备800万元。
即便如此,皇庭国际依然没有放弃押注半导体赛道的努力,并且仍在不断加码。
据皇庭国际微信公众号披露,今年3月25日,公司与深圳市芯茂微电子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在电源芯片代理销售、大功率氮化镓器件联合开发两大领域建立深度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8月7日,公司又再次宣布与深圳市尊光固态电池有限公司签署增资扩股协议,但并未披露具体的投资金额。
皇庭国际表示,公司将在“123”转型发展战略规划指引下,重点布局储能等细分方向新材料领域,将进一步完善公司围绕“功率半导体+”投资和发展逻辑构建的产业新生态,有望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
虽然皇庭国际屡败屡战,持续推进半导体转型,但成效如何尚待时日观察。业绩持续亏损、债务压顶之下,尽快化解风险、扭转主业困局才是当务之急,而如今留给公司的时间恐怕已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