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2

$联特科技(SZ301205)$ 国内能生产1.6T光模块的上市公司及其进展如下

中际旭创地位:全球1.6T光模块龙头,2025年Q2产能利用率达95%,泰国工厂月产能50万只,马来西亚基地800G产能翻倍至200万只/月。技术:1.6T硅光模块通过英伟达、谷歌认证,自研硅光芯片良率95%,成本较传统方案低30%,泰国基地“零关税”优势显著。市场:2024年12月启动小批量出货,2025年预计出货量300万只,市场份额超50%;2026年规划产能1500万只/年,主导地位稳固。

新易盛地位英伟达1.6T主力供应商之一,2025年积极推进客户送样测试。技术:通过收购Alpine Optoelectronics实现硅光芯片自主封装,毛利率提升至44.88%;LPO技术全球领先,800G LPO模块通过英伟达GB200验证,1.6T产品亮相OFC 2025。市场:越南工厂2025年投产,预计出货量100万至200万支,市场份额约10%。

华工科技地位:1.6T领域进展迅速,2024年Q3完成英伟达认证,Q4小批量交付(月产能5万只),2025年Q1扩至20万只/月。技术:自研单波200G硅光芯片,核心芯片自供率70%,1.6T模块功耗降低30%;与台积电合作开发3nm硅光工艺,技术储备深厚。市场:泰国基地规划月产能10万只,可快速增至20万只,2025年预计出货量50万至100万支,2026年有望达150万至250万支。

光迅科技地位:1.6T模块处于送样和客户验证阶段,一期项目设计产能100亿元。技术:在硅光技术和CPO领域持续投入,联合华为、思科开发51.2T CPO交换机光引擎,预计2025年H1送样;武汉基地光芯片自供能力较强,但高端EML芯片仍部分依赖进口。市场:若验证顺利,2025年出货量预计50万至100万支。

剑桥科技地位:1.6T光模块处于研发初期,重点布局LPO/LRO方案。技术:马来西亚生产基地规划年产能400万只高端光模块,预计2025年建成投产;800G LPO产品通过亚马逊AWS认证,2025Q2批量交付;推进基于3nm DSP的1.6T产品开发,硅光技术良率突破92%,液冷模块创新显著。市场:有望在设备商订单中占据一席之地。

联特科技地位:1.6T光模块处于研发阶段,样品已送客户测试。技术:掌握薄膜铌酸锂调制器技术,800G硅光模块良率达95%以上,但1.6T领域相对落后。市场:预计2025年下半年小批量出货,出货量10万至30万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