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周浦貌似没怎么跌
临港跌这么大,是因为前几年涨得太猛了。
以万科金域澜湾为例,2017年开盘价普通高层2.46-2.88万元/m²,2019年临港大规划出来后,成交价炒到了5.47万元/m²,现在3.3 万元/m²,还没跌破开盘价,但也快了。
标杆盘陆家嘴滴水涟岸2021年6月成交了一套单价高达6.52万元/m²的房子,而今同户型挂牌房源已低至3.8万元/m²。
临港的劣势显而易见的,离市区太远了,比到昆山还要远,不适合去市区通勤,一旦刮台风16号线就停运了。临港太靠海了,比较潮湿,地板容易发霉,风也大,不怎么宜居。
松江新城也不抗跌,这轮回调已经跌了将近30%。
松江新城新房供应量,把二手房价格打下来了。松江新城的新房不用抢,从不触发积分,稀释了二手房市场。
另外松江GDP出现了负增长,松江以中低端制造为主,一些落后的产能要淘汰。
松江新城以本地区域客购买力为主,市场较为内生,来自市区的外溢都去往九亭和泗泾了。
松江新城离上海主城区太远了,除了9号线外没有进城的快速路。
松江的产业区放在了新城的东西两侧,区域内的通勤大多是东西向的,而不是去往市区。
嘉定新城的房价普遍跌了25%,跌幅适中,与大盘走势差不多。
嘉定新城是距离上海市区最近的一个新城,而且11号线跑得又快,是最适合当睡城的一个五大新城。
其它新城一个比一个远,而且奉贤新城、临港新城与主城区有很大的断裂带,发展和市区关联不大。
嘉定新城非常宜居,房价水分小,新房依然还能触发积分,保持着不错的热度。
青浦新城的房子平均跌了24%,跌幅不大,相对前面几个新城来说稍微抗跌些。青浦新城跌幅小,是因为青浦新城的房价没怎么涨过。
涨得少,自然回调幅度也小。
而且青浦新城的次新房成交不活跃,整体市场起色都不大。
青浦全区产业不强,以物流、会展为主,数字新产业还未成规模。
奉贤新城竟然最抗跌,只跌了17.7%:
同样的逻辑,奉贤新城的房价涨得不多,所以回调起来也不多。
奉贤新城发展不错,但是和上海主城区关联不大,市区外溢不到这来,以本地市场为主。
PK完五大新城谁最抗跌,咱们再来看看,五大新城所在区的近、远郊板块谁最抗跌?
南翔在嘉定最宜居,离市区较近,聚集了嘉定最多的富人,也接收最多的市区外溢。
徐泾是青浦最好的板块,位居大虹桥,各种利好加持+供求失衡前两年二手房涨得很凶猛,但这两年也跌的较多。随着新房供应井喷,那些高价二手房都被打下来了,正在进行理性价值的回归。
九亭新房稀缺,对二手房干扰不大,且是市区外溢松江的第一站。
周康是最抗跌的板块,跌幅仅约12%。周康受张江科学城南扩利好,第一时间承接了张江的产业与购买力外溢,板块楼市非常健康。
浦东发展主轴已经转向南,原南汇与浦东的交界处从边缘区变成了中心区。
安亭房价房价长期涨不起来,受旁边花桥房价牵掣,花桥房价2万多,安亭任什么3万多?安亭一直在为嘉定新城输血,在城市资源配套建设方面却很落后,全区最好的安亭黄金枢纽一直在被浪费。
淀山湖板块、朱家角板块都没有活力,市场没什么起落,所以表现出了抗跌,同时也抗涨。
松江远郊小昆山、车墩板块的新房、二手房市场都不活跃,也不抗跌,不建议入手。
奉贤远郊柘林因为前期没怎么涨,回调的小。
海湾板块比较反常,在没怎么涨的情况下却大跌超过30%,最抗涨,却最不抗跌。
原先是南汇中心的惠南板块地位下滑严重,如今成了两不靠的远郊板块,惠南动迁房跌幅较大,将近30%。
我大周浦貌似没怎么跌
最起码跌去50%
临港新房也没亏钱呀
临港的房子大部分都不是自住的,很多都是靠政策低价买,并且有N年锁定期的,解禁后流入二级市场,正好赶上这大环境,价格不崩都难。
不是新政一发,广大居民连夜排队买房吗?
肯定是房产中介,一天到晚发这些
杭州萧山世纪城1516年的盘 ,开盘1.6万,现在五万。而且还是低了15%—20%的情况下。高房价真的毁灭一代人,就为了个89方的窝。工厂里的河南小哥20万家里买120方,羡慕死了。
来点观点啊,转发有啥意义,盯着鸡肋数据有啥意义,告诉我们应该看什么核心数据,怎么看,你的观点是啥,复制粘贴不如找kimi
复制粘贴的文章啊,不知道都传阅了多少次了
青浦新城等华为入驻冲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