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锂电行业动态)
近日,贵阳市生态局开阳分局就“贵州安达科技能源股份有限公司6万吨/年磷酸铁锂建设项目”环评变更环境影响评价进行信息公开。

公开信息显示,安达科技6万吨/年磷酸铁锂建设项目选址地点位于贵州省贵阳市开阳县硒城街道白安营村,计划总投资10亿元,新建6条磷酸铁锂生产线,产能为6万吨/年磷酸铁锂,并同步建设环保设施、原料库、合成车间、烘干车间、烧结车间、空分站、测试中心、循环水站等。项目落地后,将依托安达科技在当地的产业布局优势,进一步巩固其在磷酸铁锂领域的供给能力。
资料显示,安达科技是一家以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前驱体为核心产品的新能源材料研发与制造商,是集基础研究、产品开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前身是成立于1996年的贵州开阳安达磷化工有限公司,此前一直专注于传统磷化工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直到2009年开始涉足磷酸铁领域,2011年逐渐向正极材料领域转型,安达科技主要产品为磷酸铁锂及其前驱体磷酸铁。
8月25日,安达科技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5.36亿元,同比增长126.8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8亿元,同比增长52.83%。公司仍处于亏损状态,但经营业绩同比好转,综合毛利由负转正,亏损幅度减小。
安达科技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2025年上半年,安达科技研发投入达4,964.50万元,占营收比重3.23%。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存续有效的授权专利合计63项,其中包括20项发明专利。
根据公开信息,安达科技已实现新一代磷酸铁锂(第四代)的制备方法,为进一步提升产品品质做足准备。此外,公司拥有从前驱体磷酸铁至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的完整工艺流程及完整的电池生产线,利用内部资源对磷酸铁锂进行性能检测,及时获取磷酸铁锂制成电池后的自放电、高低温循环、存储等性能情况,有利于缩短产品验证周期,有效保障产品品质,加速产品迭代。
此外,安达科技地处黔中腹地,拥有丰富的水、电、天然气及磷矿资源,因此公司主要原材料(磷)和能源成本较同行业公司更具优势。随着碳酸锂价格的回落,磷酸和能源成本在磷酸铁锂生产成本中的占比迎来明显提升;与此同时,伴随地方政府“富矿精开”战略的延伸及落实,公司磷酸及能源采购成本进一步降低。因此,公司显著的区位优势,将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为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和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目前,安达科技成功覆盖了比亚迪、中创新航、欣旺达、派能科技等全球知名锂离子电池制造企业,形成了以动力电池应用为主导、储能电池应用为重点前景布局的合理市场结构。
与此同时,安达科技充分权衡外部扩张需求及内部发展规划,筹划下阶段产能建设。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具备15万吨/年磷酸铁及15万吨/年磷酸铁锂产能,在建项目有24万吨/年磷酸铁锂项目、45万吨/年磷酸铁锂前驱体项目和1.5万吨/年锂电池极片循环再生利用项目。
其中,24万吨/年磷酸铁锂项目位于广西南宁东部新城启动区,总投资40亿元。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产能为12万吨/年磷酸铁锂,设置8条生产线;二期产能为12万吨/年磷酸铁锂,设置8条生产线。
45万吨/年磷酸铁锂前驱体项目位于贵阳市开阳县硒城街道白安营村,总投资40亿元,将分区建设。A区产能为30万吨磷酸铁锂前驱体,规划12条生产线,投资20亿元;B区产15万吨磷酸铁锂前驱体,规划5条生产线。
1.5万吨/年锂电池极片循环再生利用项目则位于贵州省黔南州长顺县长顺县,计划投资2亿元,拟建设6条锂电池废旧正极片拆解和2条锂电池废旧负极片拆解生产线,建成后实现处理能力1万吨/年正极片和0.5万吨/年负极片。
安达科技表示,公司将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及公司实际情况酌情推进上述项目的建设工作,上述项目全部完工后,公司将形成39万吨/年磷酸铁锂、60万吨/年前驱体及1.5万吨/年锂电池极片循环再生利用的生产规模,产能的提升与产品的多元化将有效提升公司在新能源材料领域的市场竞争力。

大会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电池材料分会
协办单位:北京中工产研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动力电池回收与梯次利用联盟
大会议题聚焦
01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材料制备工艺技术
02磷酸锰铁锂电池材料前沿技术
03磷系材料、磷酸铁等前沿技术

大会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