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业情报|EIA发布《2023国际能源展望》报告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文末附美国能源信息署(EIA)《2023国际能源展望》(IEO2023)报告

《2023国际能源展望》

IEO2023

10月11日,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发布《2023国际能源展望》(IEO2023)报告。《2023年国际能源展望》(IEO2023)探讨了通过2050年全球的长期能源趋势。自上一次的能源展望IEO2021以来,在新的能源政策、向零碳技术转型、能源安全问题以及经济和人口增长的背景下,全球能源体系得到了发展。尽管IEO2023包括几个案例以捕捉重要的变革驱动因素,但建模案例代表一组政策中性基线,强调全球能源体系当前的发展轨迹。

国际能源展望(IEO)探讨了未来几十年全球能源产业的发展前景。自上一版IEO发布以来,全球经历了新冠疫情导致的经济衰退和复苏、俄乌冲突引发的地缘政治紧张、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性加剧。

IEO2023包括一系列反映宏观经济增长、技术成本和燃料价格相关假设的情况,尽管未来仍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同时,IEO2023提供了对2050年前全球能源领域关键趋势的洞察。报告分析基于详细的区域和国家层面数据,考虑了人口、经济增长、技术进步、能源和环境政策等因素对能源供需的影响。

部分摘录内容

在大多数情况下,到2050年全球与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增加,但所有情况下碳强度都会下降

报告预测,资源、需求和技术成本将推动从化石燃料向非化石燃料能源的转变,但当前的政策措施本身不会降低全球能源部门的排放量。

化石燃料消费结构的变化(主要由相对燃料价格决定)使全球排放强度在所有情景下降。电力部门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增长进一步降低了排放强度,低ZTC情景的效应最大。在化石燃料中,液体燃料和天然气占化石燃料消费的比重更大,这降低了全球排放强度,因为与燃煤相比,它们的燃烧排放更少的二氧化碳。与全球趋势相反,其他亚太地区等可以获得负担得起的煤炭的地区,煤炭在化石燃料消费总量中所占比重更高。煤炭仍然是与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的第一大来源,其次是液体燃料和天然气(下图)。

在区域层面,中国仍然是能源相关二氧化碳排放的最大来源,尽管其在全球总量中的比重有所下降。与此同时,印度和其他亚太地区的全球排放份额有所增加,这两个地区分别取代了美国和西欧,成为第二和第三大能源相关二氧化碳排放来源。

燃煤排放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与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总排放量的比例从2022年的47%下降至2050年所有情景下的37%至41%。中国和美国燃煤排放的下降主要推动了全球的下降,西欧、加拿大和日本也有额外的较小幅度的下降。尽管中国的燃煤排放量下降最大,但它在2050年所有情境下仍是燃煤排放的第一大来源,占全球总量的44%至46%(下图)。

由于目前的政策激励、效率标准、优惠的电价和电池成本的下降,电动汽车销量增长。

针对电动汽车的购买补贴,例如加拿大、中国、欧盟多个国家、日本、韩国和美国的补贴,提高了电动汽车的近期销量。从更长远来看,电池价格的下降导致即使当前的燃油经济标准停滞不前,电动汽车采用量的进一步增长。

电动汽车(包括电池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在2050年前将占全球新车销量的29%至54%,在预测期内(2022年至2050年)电池电动汽车的累计销量将达到4.65亿至8.32亿辆,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累计销量将达到2.18亿至2.41亿辆(下图)。由于政策支持和轿车市场规模,中国和西欧占这些电动汽车销量的58%至77%;在2022年至2050年期间,这两个地区占全球全部轿车销量的37%至40%。

电动汽车采用量的持续增加导致所有情景下全球内燃机轿车车队在2027年至2033年间达到峰值(图12);在高经济增长和低油价情景下,内燃机车队在2043年反转下降趋势并开始再次增长。轿车更新换代缓慢意味着在2050年所有情景下仍有超过11亿辆内燃机轿车在使用。

零碳技术成本的变化主要影响中国和亚太其他地区的能源组合和排放,这两个地区燃煤发电最为普遍

我们预测到2050年全球零碳技术发电量将比2022年增长两到三倍。然而,促进零碳技术装机的条件在不同地区和预测期内并不统一。

零碳技术成本假设案例和经济增长假设案例特别影响亚太超级地区的零碳技术和燃煤发电,该地区电力需求增长最快,煤炭廉价丰富。中国和亚太其他地区这两个亚太超级地区的区域显示了巨大的发电组合和排放变化,特别是与对煤炭的依赖相关的变化。

在中国,燃煤发电在2022年占发电组合的62%,在整个预测期内减少不到10% - 从2022年的5200亿千瓦时降至2050年所有情景除低零碳技术成本案例和低经济增长案例外的4800亿至5100亿千瓦时(图30)。在低经济增长案例中,燃煤发电量到2050年降低近25%至4000亿千瓦时,但由于总体电力需求减少导致总发电量下降,燃煤发电在发电组合中仍占41%。在低零碳技术成本案例中,燃煤发电量下降27%至3800亿千瓦时,导致2050年在所有情景中燃煤发电所占份额最低(31%)。与此同时,在低零碳技术成本案例中,中国的零碳技术发电从3000亿千瓦时(发电量的35%)增加至2050年的7700亿千瓦时(发电量的63%)。在模拟的案例中,中国的发电量对零碳技术的成本非常敏感,正如低零碳技术成本案例所示。未在这些案例中模拟其他因素的影响,如额外政策或潜在市场变故。

亚太其他地区的燃煤发电在2022年占发电组合的39%,我们预测在所有情景下,它将从2022年的约700亿千瓦时增加到2050年的1000亿到2100亿千瓦时。在我们的参考情景中,燃煤发电在2050年占亚太其他地区总发电量的47%,在所有情景下占比为30%至52%。到2050年,该地区的零碳技术发电在参考情景中占发电组合的37%,在其他情景中占31%至54%。低零碳技术成本情景的参数特别影响亚太其他地区,因为这是唯一一个将零碳技术装机容量提高到820吉瓦(装机容量的73%)和零碳技术发电量提高到超过1800亿千瓦时(净发电量的54%)的情景。在所有其他情景下,到2050年,零碳技术装机容量不超过570吉瓦,发电量不超过1400亿千瓦时。低零碳技术成本情景是唯一一个煤炭在发电组合中所占份额降至低至预测期末的30%的IEO情景。

所有情景下高燃煤发电反映了中国和亚太其他地区煤炭作为大宗商品的低成本。

随着零碳技术成本的降低,它们在这些地区的竞争力会提高。但是煤炭仍将保持绝对成本优势。此外,这两个地区电力需求预计将稳步增长,需要大量的新发电容量。即使在最乐观的零碳技术成本降低假设下,我们的分析显示燃煤发电在2050年前仍将占主导地位。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零碳技术越来越具有成本竞争力,将会取得更大市场份额。更严格的环境政策和对燃煤发电的约束也会推动这一趋势。到本世纪中叶,我们预计零碳发电将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而燃煤发电将逐步降低。

关键的是要平衡经济增长、能源安全以及可持续发展目标。这需要应对燃煤发电的环境影响,同时进行有序的能源转型,以确保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充足性。这需要政策支持、技术创新以及新的商业模式。如果这些条件得以满足,中国和亚太其他地区可以实现向清洁和可持续的能源未来的稳定过渡。

特别说明

以上内容来源网络,分析难免偏颇。公众号仓促编译,难免存在错误,请批评指正。不代表公众号意见,仅供参考。

附件下载

《2023国际能源展望》将会分享到公众号[全球智慧矿业创新研究院]内,回复[IEO2023],免费下载,感谢您的支持!

来源@EIA美国能源信息署

关于我们

亿矿通是智慧矿业创新集群运营主体,是在中国矿业大学重点实验室、亿欧集团指导下成立的一家服务于智慧矿山产业创新升级的科技公司。亿矿通围绕矿山产业链上下游提供品牌传播、会议活动、产业培训、研究咨询、数字化解决方案、矿业大数据、在线交易等产品及服务,帮助广大矿山企业、矿业设备企业、矿业服务企业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营效率、提升管理质量、探索业务增量,期待携手广大合作伙伴,共同推进矿山产业数字化、智慧化进程。

THE END

编辑 | 全球智慧矿业创新研究院

组织 | 智慧矿业创新集群

运营 | 亿矿通

网站 | MINE.IYIOU.COM

@打造一站式智慧矿业服务平台 MINE.IYIOU.COM

❖免责声明:所载内容来源网络、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转载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机构所有,转载仅供参考、交流等非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