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良知:最终的亏损是认知的兑现

发布于: 修改于:Android转发:20回复:94喜欢:129

这几天看到骂街和骂大V的人多了起来,大概他亏损了,才反省亏损根源原来是某些大V误导他们,比如太相信大V说的高股价才有投资价值,比如买某酒,买某高新,怕高都是苦命人,好公司不怕高估值因为时间的玫瑰,今天已经失去大部分本金意识到无法翻身……

虽然我觉得骂好些V也不是不可以,但把自己亏损根源归于那个大V或其他人是一个人自身认知问题,我个人认为亏损的最深根源永远是自己,跟别人无关。

那些利润涨了一两倍但股价涨了10倍,历史最高利润对应市值的市盈率100倍以上,股息率0.5%不到,有V还在吹星辰大海,整天宣传好公司不在乎价格,从历史概率上哪里来这么多伟大的公司?概率上只有极少数公司成为伟大的公司……当然,这类V不是蠢就是坏。

靠目前历史最高利润对应的股息率0.5%,意味着200年收益才能翻倍。V说那公司增长空间大呀,但真的会实现吗?不一定吧,20年前手机刚刚在全球流行,第一批手机王者是诺基亚爱立信,摩托罗拉,索尼等。如果你在20年前给你投资的机会,你知道手机的未来世界一片星辰大海,你单吊诺基亚,或均衡买入绝对优势的第一梯队所有公司的手机业务的股票,今天手机是很牛,可是跟20年前的这些公司都不相关。

但如果你看到了年股息率0.5%都不到,你却去买,要么你真能深度理解这个公司未来价值并可以量化的足够大回报;要么说明你只是在对赌自己不理解的东西。可悲的是我发觉大部分人掏出真金白银去交易的对象绝大多数情况他们并不了解,理由就是大部分人都没怎么看过年报,没看几遍,数据整理归纳程度怎样?如果一家公司你不能用30秒钟内高度归纳说完它的最重要经营特征,说明你对这个公司认知不够;或如果你不能发现两三个以上细思则恐的不利公司缺陷或可能的风险点,也足够说明你对这个公司认知不够。


“如果我知道我将会死在哪里,那我永远不去那里”,如果一个人的投资,不重仓股息率只有0.5%的抱团股,而且一直没有杠杆,都是深入学习后,探索瓦别,等呀等,等到的都是对应未来十年大概率年股息率6.3%(国债年利率2.5倍以上)以上的公司组合,不同行业的优质十个以上公司龙头们组合,就一直分散均衡持有优质公司组合收股息,股息可以复利再投资,也可以用于改善生活,大概率这个人不会出太大的问题,因为重仓踩雷失去大部分本金无法翻身的概率太小,这就是长期活下去的最靠谱做法。

虽然安全,但估计还是不会有超过0.1%的人会身体力行进行均衡分散,因为大部分人都急功近利,都更看好某一个或某几个公司,觉得它可以涨得更好,或更低估,或更划算……而不会均衡分散,心里认为这样可能涨得不够好,这是人性的缺陷,也是一个的最终认知格局无法克服自身的人性的致命弱点。

我们身边太多人无法去拿住10%股息率的伟大公司,只因为我们觉得过去到现在涨的慢或没有资金关注,觉得这样的股票会涨得太慢;我们更多人去欺骗自己买入0.5%股息率上下的公司,只因为这公司过去涨得好,有人有资金炒作,觉得还会有空间,然后选择相信它的星辰大海……

最后:

投资的自我毁灭大概都是无法用自身的认知格局去压住自身的人性弱点,去对赌自己实际上不懂的东西,最终投资亏损也大概是自我认知的兑现。

$陕西煤业(SH601225)$ $中国神华(01088)$ $长春高新(SZ000661)$

精彩讨论

会计误工人员2024-07-14 13:11

致良知:
买卖的是你自己,赚了就得瑟觉得可以超越巴菲特目中无人,结果被扒成皮还推出一个背锅侠……我认为如果你研究年报和行业报告累积不超过100小时或以上甚至有些比较难得行业需要500小时以上那你大概不是投资而是在押注……押注佬需要背锅侠是方便晚上给老婆解释怎么输的?
你是关注短期不确定性带来的“惊喜”炒预期?还是K线和市场情绪炒谁跑得快?
还是你是在扎实做功课学习年报和行业供求知识起码觉得自己了解大概了去投资?而你深知所有的股票都有巨大股价波动风险,比如茅台再好股价也从2012年的260元下跌到了2014年初的118元然后几年涨了20倍……我的意思是说再好的公司都有风险比如10年前茅台的市值下跌54.6%,如果你没基本投资认知,可能割肉骂街或找背锅侠……
每个人只对他自己负责,过去17年的3000点大盘,我反复推介90%的按《标准普尔万象图》,预留1年的家庭完全生活成本,预留急救的钱,剩下才是可以自由支配的钱,但自由支配的钱最好一半多点是极度保本能力的稳定的投资,最后30%才是钱生钱的“投资”或“投机”或“炒股”的钱……一人人连基本认知都没有甚至不如大农村押注的人,起码那些人押注了几十年什么段子都听话笑过,什么场面也见过,都是押注场的老混混……而怀着梦想进入股市的却很多都是彻底的小白,我的观察是都市的股市小白比大多数混迹押注场的人没有更高的自我认知和场景认知。
这是我2022年1月份的帖子,那时雪球关注我的人数大概3000上下:
“如果我知道我将会死在哪里,那我永远不去那里”,如果一个人的投资,不重仓股息率只有0.5%的抱团股,而且一直没有杠杆,都是深入学习后,探索瓦别,等呀等,等到的都是对应未来十年大概率年股息率6.3%(国债年利率2.5倍以上)以上的公司组合,不同行业的优质十个以上公司龙头们组合,就一直分散均衡持有优质公司组合收股息,股息可以复利再投资,也可以用于改善生活,大概率这个人不会出太大的问题,因为重仓踩雷失去大部分本金无法翻身的概率太小,这就是长期活下去的最靠谱做法。”

会计误工人员04-20 17:05

长春高新,有些事虽然当年我没有明说但早就暗示了,看起来的茅台一样的高毛利率85-88%,高ROE高ROA,高净现金……但是,一堆现金而且不太需要扩产资本开支却低派现率,一切看起来那么美好……你就该在另外其他纬思考了,比如一切那么好,那累积派现率和意愿呢?再看看库存和成本,固定资产体量是否符合常理跟业务配比?等等……105万粉的全民梦中晴ren……

会计误工人员2024-01-26 14:51

两周年的文章回来看看,去反思一下自己的良知?是否本来就觉得不靠谱却太过贪婪押注博弈高回报?是否足够分散?是否真的理解生意本身的内在回报率-股息率?是否未来三五年可以带来30-50%股息率?企业的大概业绩和竞争力优势低位是否带来大概平滑不错的业绩底部中枢?

会计误工人员2024-07-14 13:20

所以我在说高等教育出来的股民的素质不如九年义务教育的漏网之鱼出来押注的,股民亏了会找背锅侠,押注佬亏了不会抱怨其他人吹注,股民赚了觉得自己超越巴菲特,押注佬赢了不会觉得自己是du神只是觉得自己运气好而已……你看他们的自我认知和定位认知完全不在一个层次。
“一个人连基本认知都没有甚至不如大农村押注的人,起码那些人押注了几十年什么段子都听话笑过,什么场面也见过,都是押注场的老混混……而怀着梦想进入股市的却很多都是彻底的小白,我的观察是都市的股市小白比大多数混迹押注场的人没有更高的自我认知和场景认知。”

灵活的开源小录音室2024-07-14 15:37

对的,我觉得在雪球上,老追着大v问某某个股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就算手把手教着你买,也总会出问题。从他身上得到一些有用的投资思路反而是更宝贵的。投资可以和别人交流,但最终还是自己的战斗。无论买卖都要对自己负责。我虽然只是20岁,但我确实也想像黑丝哥一样,在60岁的时候也一样活跃在投资市场:)

全部讨论

致良知:
买卖的是你自己,赚了就得瑟觉得可以超越巴菲特目中无人,结果被扒成皮还推出一个背锅侠……我认为如果你研究年报和行业报告累积不超过100小时或以上甚至有些比较难得行业需要500小时以上那你大概不是投资而是在押注……押注佬需要背锅侠是方便晚上给老婆解释怎么输的?
你是关注短期不确定性带来的“惊喜”炒预期?还是K线和市场情绪炒谁跑得快?
还是你是在扎实做功课学习年报和行业供求知识起码觉得自己了解大概了去投资?而你深知所有的股票都有巨大股价波动风险,比如茅台再好股价也从2012年的260元下跌到了2014年初的118元然后几年涨了20倍……我的意思是说再好的公司都有风险比如10年前茅台的市值下跌54.6%,如果你没基本投资认知,可能割肉骂街或找背锅侠……
每个人只对他自己负责,过去17年的3000点大盘,我反复推介90%的按《标准普尔万象图》,预留1年的家庭完全生活成本,预留急救的钱,剩下才是可以自由支配的钱,但自由支配的钱最好一半多点是极度保本能力的稳定的投资,最后30%才是钱生钱的“投资”或“投机”或“炒股”的钱……一人人连基本认知都没有甚至不如大农村押注的人,起码那些人押注了几十年什么段子都听话笑过,什么场面也见过,都是押注场的老混混……而怀着梦想进入股市的却很多都是彻底的小白,我的观察是都市的股市小白比大多数混迹押注场的人没有更高的自我认知和场景认知。
这是我2022年1月份的帖子,那时雪球关注我的人数大概3000上下:
“如果我知道我将会死在哪里,那我永远不去那里”,如果一个人的投资,不重仓股息率只有0.5%的抱团股,而且一直没有杠杆,都是深入学习后,探索瓦别,等呀等,等到的都是对应未来十年大概率年股息率6.3%(国债年利率2.5倍以上)以上的公司组合,不同行业的优质十个以上公司龙头们组合,就一直分散均衡持有优质公司组合收股息,股息可以复利再投资,也可以用于改善生活,大概率这个人不会出太大的问题,因为重仓踩雷失去大部分本金无法翻身的概率太小,这就是长期活下去的最靠谱做法。”

长春高新,有些事虽然当年我没有明说但早就暗示了,看起来的茅台一样的高毛利率85-88%,高ROE高ROA,高净现金……但是,一堆现金而且不太需要扩产资本开支却低派现率,一切看起来那么美好……你就该在另外其他纬思考了,比如一切那么好,那累积派现率和意愿呢?再看看库存和成本,固定资产体量是否符合常理跟业务配比?等等……105万粉的全民梦中晴ren……

两周年的文章回来看看,去反思一下自己的良知?是否本来就觉得不靠谱却太过贪婪押注博弈高回报?是否足够分散?是否真的理解生意本身的内在回报率-股息率?是否未来三五年可以带来30-50%股息率?企业的大概业绩和竞争力优势低位是否带来大概平滑不错的业绩底部中枢?

2024-01-26 16:03

不能归咎于人。一个班里,成绩好的成绩差的都有,但是课本一样老师一样,那为什么呢?择其善者而从之,这才高明。那怕会计兄再高明,我也不会全抄,也抄不全

2022-01-26 13:49

随着市场博弈程度的加深,抄作业的难度越来越大。其实就今年的市场而论,类似于考试的难度大幅度提高了,某种程度甚至说是超纲了。

04-21 07:13

投资的自我毁灭大概都是无法用自身的认知格局去压住自身的人性弱点,去对赌自己实际上不懂的东西,最终投资亏损也大概是自我认知的兑现。

2024-07-14 16:28

会计,现在哪找股息10%的好公司呀?

2024-07-14 13:39

如果自己不是那韭菜,大V怎么有可能成为一把锋利的镰刀?罗永浩说的

2024-01-26 22:29

会计老师是我股海里的明灯!感恩有您

04-21 07:12

投资,不重仓股息率只有0.5%的抱团股,而且一直没有杠杆,都是深入学习后,探索甄别,等呀等,等到的都是对应未来十年大概率年股息率6.3%(国债年利率2.5倍以上)以上的公司组合,不同行业的优质十个以上公司龙头们组合,就一直分散均衡持有优质公司组合收股息,股息可以复利再投资,也可以用于改善生活,大概率这个人不会出太大的问题,因为重仓踩雷失去大部分本金无法翻身的概率太小,这就是长期活下去的最靠谱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