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石墨到VC:iPhone 17 Pro散热技术换代,国内上市公司抢先布局

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3喜欢:4

根据产业链消息及苹果以往的发布规律,iPhone 17系列预计在2025年9月正式发布。其中,Pro/Pro Max机型将首次舍弃沿用多年的石墨烯散热方案,转而搭载VC均热板散热技术。这一改变主要是为了应对AI芯片(如A19 Pro)和高负载应用(像实时3D渲染、AI大模型运行)所带来的散热需求。据预计,采用VC均热板后,芯片的持续性能输出可提升20%-30%,机身温度能降低5-8℃。

VC均热板与石墨烯散热的技术差异及性能提升

散热原理和核心参数对比

- VC均热板:运用铜合金腔体搭配水基工质的相变循环技术,借助蒸发-冷凝的过程来实现高效散热。其面内导热系数可达20000-50000 W/mK,是石墨烯薄膜(1500-2000 W/mK)的10-30倍。

- 石墨烯散热:依靠高导热石墨材料进行平面扩散,虽然重量较轻(约0.11g/片),但在高功率场景下容易出现局部过热的情况,散热效率比VC低50%以上。

实际性能提升

在iPhone 17 Pro的模拟测试中,VC均热板让A19 Pro芯片在持续高负载下的温度降低到了30-35℃,相比石墨烯方案(35-40℃)下降了14%-17%,游戏帧率的稳定性也提升了22%。同时,散热面积覆盖到了主板的80%(石墨烯仅覆盖30%),有效解决了5G射频芯片、电源管理模块等多热源的协同散热问题。

苹果技术迭代对安卓阵营的市场影响

高端机型技术路径确定

安卓阵营的旗舰机型,如三星Galaxy S25 Ultra、华为Mate 70 Pro等,已提前在散热技术上布局VC均热板。以华为Pura X为例,它采用石墨烯+VC均热板的复合方案,功耗降低了30%,散热面积达到6000mm²,这推动安卓高端机型VC的渗透率从2024年的35%提升至2025年的60%。

中低端市场技术下沉

小米、OPPO等品牌计划在2000-3000元价位的机型中引入厚度≤0.4mm的超薄VC,以替代传统的热管。这一举措将使全球手机VC的渗透率从2024年的28%提升至2025年的45%,市场规模也将从12.4亿美元增长到18.7亿美元。

产业链协同创新加快

苹果供应链企业,如立讯精密蓝思科技等,正与安卓厂商合作开发钛合金VC均热板,在保持散热效率的同时,可使重量减轻30%,预计2026年能够实现量产。

VC散热替代带来的市场增量空间

单机价值量上升

从石墨片升级到VC均热板,单机的散热成本会增加5-8美元(包含配套的导热界面材料),高端机型散热组件的总价值也从10美元提升至15-20美元。全球高端手机(售价≥600美元)每年的出货量约为3亿部,如果其中70%采用VC,将带来10.5-16.8亿美元的新增市场空间。

跨场景应用拓展

- 折叠屏手机:铰链区域的散热需求使得VC的用量增加了2倍,2025年相关市场规模预计可达18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65%)。

- AIoT设备:智能眼镜、AR头显等新兴品类推动微型VC的渗透率从2024年的12%提升至2025年的25%,市场规模突破5亿美元。

中国VC散热产业链核心上市公司解析

苹果供应链核心标的

- 捷邦科技(301326.SZ):通过收购赛诺高德进入苹果供应链,其超薄VC蚀刻件在全球占据50%的份额,预计2025年苹果订单为其贡献的营收超过7亿元。

- 中石科技(300684.SZ):独家为苹果供应合成石墨膜,2024年散热业务营收增长118%,0.25mm超薄VC已通过客户验证。

- 领益智造(002600.SZ):采用激光焊接工艺量产平面度<0.15mm的超薄VC,2025年苹果订单占比预计提升至35%。

安卓阵营主力供应商

- 苏州天脉(301626.SZ):在全球VC市场中占有8.92%的份额,是华为、小米的主力供应商,2025年安卓手机VC渗透率提升至50%将为其带来40%的营收弹性。

- 飞荣达(300602.SZ):VC良品率突破90%,为华为Pura X等机型供应散热产品,2024年散热业务营收同比增长61%。

- 鸿富瀚(301086.SZ):超薄VC均热板进入苹果微软供应链,2024年散热业务营收1.29亿元(同比增长118%)。

技术创新与材料升级先锋

- 蓝晓科技(300487.SZ):开发出耐高温(300℃)、抗腐蚀的陶瓷基VC涂层,已导入特斯拉汽车散热系统。

- 思泉新材(301489.SZ):多层石墨烯+VC复合方案通过vivo认证,散热效率较传统方案提升40%。

全部讨论

06-24 08:17

这是中石科技独家专利产品,和其它企业有毛的关系

06-23 23:39

中石科技均热板是采用铜合金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