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深层逻辑与差异解释
巴菲特的视角:“好生意”的绝对壁垒
他更关注生意的本质,寻找具有持久竞争优势(护城河) 的公司。一旦认定,对短期估值(PB)的容忍度较高,因为他相信时间会消化估值,长期回报最终会向ROE看齐。
他通过其控股的保险公司提供的巨额低成本浮存金,具备了长期持有和等待的能力,这是普通投资者无法复制的。
散户乙的视角:“好价格”的赔率计算
他更侧重于可量化的安全边际和回报测算。他的整个体系建立在“长期投资回报率 ≈ 公司ROE”这个核心公式上。
因此,买入价格(PB) 直接决定了他的初始回报率(ROE/PB)。他通过严格筛选(高ROE、高ROA、低负债、稳定业绩、真实现金流)来确保“公司ROE”这个参数的可靠性,然后等待一个“好价格”买入,以确保自己的“实际回报率”足够高。
他的方法更具可操作性,为普通投资者提供了一套清晰、可执行的筛选标准。
三、
结论与建议
如果您想综合两位投资者的智慧,可以形成以下选股框架:
第一步:定性筛选
寻找ROE长期(5-10年)稳定在15%以上的公司,优选20%+。
检查ROA,要求其与ROE接近,避开高负债(如>50%)驱动ROE的公司。
分析业绩稳定性,要求长期盈利,并能了解其在行业低谷期的最大回撤幅度。
第二步:排除陷阱
检查经营现金流净额,长期看是否与净利润匹配。
检查分红历史,是否持续、稳定,排除长期“铁公鸡”。
第三步:量化买入
计算当前PB。
对于高ROE(>20%)、高确定性的公司,可以接受较高的PB(如2-3倍),但需做好长期持有的准备。
对于ROE适中(~15%)或周期性公司,必须要求PB≤1.5甚至1以下,以获得足够的安全边际和更高的初始股息率。
这个融合后的策略,既吸收了巴菲特对生意质量的洞察,也包含了散户乙对估值和安全边际的严谨计算,更适合普通投资者实践。
散户乙的体系可以概括为:寻找那些低负债(ROA≈ROE)、业绩稳定、现金流好、愿意分红,长期平均ROE在15%以上,并能以接近净资产的价格(或通过高增长快速摊薄成本)买入的公司。
他的方法更像是巴菲特的理念与格雷厄姆的估值安全边际的一种结合,用严格的财务指标过滤掉大多数公司,从而在有限的、自己能理解的范围内做出投资决策。
精彩讨论
专搞捡漏的拾荒者09-14 15:42巴菲特的视角:“好生意”的绝对壁垒
他更关注生意的本质,寻找具有持久竞争优势(护城河) 的公司。一旦认定,对短期估值(PB)的容忍度较高,因为他相信时间会消化估值,长期回报最终会向ROE看齐。
他通过其控股的保险公司提供的巨额低成本浮存金,具备了长期持有和等待的能力,这是普通投资者无法复制的。
散户乙的视角:“好价格”的赔率计算
他更侧重于可量化的安全边际和回报测算。他的整个体系建立在“长期投资回报率 ≈ 公司ROE”这个核心公式上。
因此,买入价格(PB) 直接决定了他的初始回报率(ROE/PB)。他通过严格筛选(高ROE、高ROA、低负债、稳定业绩、真实现金流)来确保“公司ROE”这个参数的可靠性,然后等待一个“好价格”买入,以确保自己的“实际回报率”足够高。
他的方法更具可操作性,为普通投资者提供了一套清晰、可执行的筛选标准。
如果您想综合两位投资者的智慧,可以形成以下选股框架:
第一步:定性筛选
寻找ROE长期(5-10年)稳定在15%以上的公司,优选20%+。
检查ROA,要求其与ROE接近,避开高负债(如>50%)驱动ROE的公司。
分析业绩稳定性,要求长期盈利,并能了解其在行业低谷期的最大回撤幅度。
第二步:排除陷阱
检查经营现金流净额,长期看是否与净利润匹配。
检查分红历史,是否持续、稳定,排除长期“铁公鸡”。
第三步:量化买入
计算当前PB。
对于高ROE(>20%)、高确定性的公司,可以接受较高的PB(如2-3倍),但需做好长期持有的准备。
对于ROE适中(~15%)或周期性公司,必须要求PB≤1.5甚至1以下,以获得足够的安全边际和更高的初始股息率。
这个融合后的策略,既吸收了巴菲特对生意质量的洞察,也包含了散户乙对估值和安全边际的严谨计算,更适合普通投资者实践。
散户乙的体系可以概括为:寻找那些低负债(ROA≈ROE)、业绩稳定、现金流好、愿意分红,长期平均ROE在15%以上,并能以接近净资产的价格(或通过高增长快速摊薄成本)买入的公司。
他的方法更像是巴菲特的理念与格雷厄姆的估值安全边际的一种结合,用严格的财务指标过滤掉大多数公司,从而在有限的、自己能理解的范围内做出投资决策。
全部讨论
巴菲特的视角:“好生意”的绝对壁垒
他更关注生意的本质,寻找具有持久竞争优势(护城河) 的公司。一旦认定,对短期估值(PB)的容忍度较高,因为他相信时间会消化估值,长期回报最终会向ROE看齐。
他通过其控股的保险公司提供的巨额低成本浮存金,具备了长期持有和等待的能力,这是普通投资者无法复制的。
散户乙的视角:“好价格”的赔率计算
他更侧重于可量化的安全边际和回报测算。他的整个体系建立在“长期投资回报率 ≈ 公司ROE”这个核心公式上。
因此,买入价格(PB) 直接决定了他的初始回报率(ROE/PB)。他通过严格筛选(高ROE、高ROA、低负债、稳定业绩、真实现金流)来确保“公司ROE”这个参数的可靠性,然后等待一个“好价格”买入,以确保自己的“实际回报率”足够高。
他的方法更具可操作性,为普通投资者提供了一套清晰、可执行的筛选标准。
如果您想综合两位投资者的智慧,可以形成以下选股框架:
第一步:定性筛选
寻找ROE长期(5-10年)稳定在15%以上的公司,优选20%+。
检查ROA,要求其与ROE接近,避开高负债(如>50%)驱动ROE的公司。
分析业绩稳定性,要求长期盈利,并能了解其在行业低谷期的最大回撤幅度。
第二步:排除陷阱
检查经营现金流净额,长期看是否与净利润匹配。
检查分红历史,是否持续、稳定,排除长期“铁公鸡”。
第三步:量化买入
计算当前PB。
对于高ROE(>20%)、高确定性的公司,可以接受较高的PB(如2-3倍),但需做好长期持有的准备。
对于ROE适中(~15%)或周期性公司,必须要求PB≤1.5甚至1以下,以获得足够的安全边际和更高的初始股息率。
这个融合后的策略,既吸收了巴菲特对生意质量的洞察,也包含了散户乙对估值和安全边际的严谨计算,更适合普通投资者实践。
散户乙的体系可以概括为:寻找那些低负债(ROA≈ROE)、业绩稳定、现金流好、愿意分红,长期平均ROE在15%以上,并能以接近净资产的价格(或通过高增长快速摊薄成本)买入的公司。
他的方法更像是巴菲特的理念与格雷厄姆的估值安全边际的一种结合,用严格的财务指标过滤掉大多数公司,从而在有限的、自己能理解的范围内做出投资决策。
散户乙买的神华比较适合这个体系,老窖的成功则体现了更多行业和经济大势。
买入价格(PB)直接决定了他的初始回报率(ROE/PB),有个疑问,如果如果买入时PB<1,并且PB越来越小,即使ROE很普通,收益率也越来越大?有些公司PB很低,ROE也很低,但是ROE/PB很大,怎么解释呢?
对银行,券商等周期不适应啊,负债老高?
还有对快速成长公司,如小米,都没有
分红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