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让人心生恐惧的疾病,最终都会成为过去。
博主:南方医科大学药学专业,深度解析医药行业,探寻优质医药公司。
@粽哥2025[¥18.00] 想向您询问对爱博医疗和益丰药房的目前的看法,目前的位置,值得持有吗
那些让人心生恐惧的疾病,最终都会成为过去。
近日,复星医药发布公告称,拟筹划分拆控股子公司复星安特金(系集团疫苗业务平台企业)于香港联交所上市;建议分拆上市有利于复星安特金进一步扩宽融资渠道、提升市场竞争力。
值得一提的是,这只是药企分拆潮的冰山一角。
01
药企分拆潮
这已经不是“复星系”第一次分拆。早在20...
德镁分拆在即,分拆后康哲(神经中枢+消化+眼科)与德镁(皮肤)的战略定位与业务重点更加清晰。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如何分别给这两家公司估值?是否有熟悉公司业务的球友,愿意分享一下估值逻辑?
$康哲药业(00867)$ 《左手BIC,右手中国首款,康哲手握皮肤疾病“王牌组合”》网页链接
细胞与基因治疗(CGT)领域就像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
一方面,艾伯维、百时美施贵宝(BMS)等MNC巨头纷纷入局体内CAR-T疗法,礼来也在近期宣布收购一家眼科基因治疗公司Adverum;另一方面,武田制药、诺和诺德却接连宣布彻底退出细胞疗法战场,罗氏、辉瑞、渤健等跨国...
“药品商业化龙头”康哲药业的创新转型正迎来收获期。
此前,康哲药业通过旗下皮肤健康领域龙头德镁医药,分别从麦济生物和Incyte手中引进长效创新型抗IL-4Rα单抗MG-K10与芦可替尼乳膏,并持有麦济生物8.13%股权。
如今,这两款针对特应性皮炎的潜在大药距离商业化上市仅一步之遥,且德镁...
一纸CEO更替公告,让全球目光再次聚焦葛兰素史克(GSK)。
9月29日,GSK宣布重磅人事安排,任命Luke Miels为CEO候选人。他将于2026年1月1日全面履行首席执行官职责并加入董事会。消息公布后,资本市场给出了积极反馈,GSK股价连续3个交易日大涨,累计涨幅超13%。
不过,积极乐观的背后是残...
映恩生物的国际临床能力值得点赞,在国内可谓是数一数二,这也是我关注映恩的一个核心原因。现在很多biotech都开始强调自己中美双报,但映恩已经跑得更靠前了。$映恩生物-B(09606)$
石药集团正在加速蝶变,近期其一系列重大资本动作频出。
作为石药集团旗下的核心创新药平台,石药创新制药在近期持续释放活力,9月30日,先是宣布以11亿元现金收购石药恩必普持有的巨石生物29%股权,接着又发布公告称赴香港IPO,冲刺A+H股上市。
值得一提的是,石药创新制药更名前为新诺威...
默沙东,这家凭借“药王”K药登顶行业之巅的巨头,正站在专利悬崖边上。
危机之下,默沙东没有坐以待毙,而是选择主动出击,开启了一段波澜壮阔、规模空外的“买遍全球”征程,3年狂砸超过500亿美元,只为搜寻能够定义下一个十年的潜在大药。
这是一场关乎巨头再生的惊天豪赌。
01
“人生的光荣,不在于永不言败,而在于能够屡扑屡起。”辉瑞的减肥药征程,正是拿破仑这句名言的真实写照。
即使有三款GLP-1管线接连失利,但辉瑞不忍放弃减重市场这块巨大的蛋糕,在近期以超72亿美元收购Metsera,拿下多款新一代肥胖症及心脏代谢疾病疗法。
重新杀回来的辉瑞,能否在这片...
10月8日,国内生物制药领域迎来一则振奋人心的消息。
诺诚健华宣布与美国Zenas Biopharma公司就自免管线达成重磅对外授权合作,将其自免管线中的奥布替尼及另外两款临床前小分子推向国际市场。根据协议,该交易总额超过20亿美元,首付款和近期付款中的700万股Zenas股票尤为引人注目。
从交...
IL-4Rα单抗市场要变天了。
近年来,IL-4Rα单抗市场格局从“一品独大”演变为“双强争霸”,由赛诺菲/再生元的Dupixent(度普利尤单抗)、康诺亚的司普奇拜单抗(CM310)占据市场份额。
不过,随着两款国产IL-4Rα单抗接连申报上市:康乃德/先声药业的乐德奇拜单抗、智翔金泰的泰利奇拜单...
镇痛药市场的火要烧起来了。
在肿瘤与自免等热门领域之外,疼痛管理市场正悄然涌动新的浪潮。随着福泰制药的 Journavx(Suzetrigine)成为20多年来首个获批的新型镇痛药物,这个差异化赛道的新机遇终于来了。
尤其是,美国FDA在近期发布了一份《开发用于治疗慢性疼痛的非阿片类镇痛药》的...
罗氏正在补强拼图。
近日,罗氏宣布斥资35亿美元并购89bio,拿下已处于Ⅲ期临床的全球首创MASH新药Pegozafermin,增强了公司在心血管、肾脏和代谢疾病(CVRM)领域的产品组合。
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对于罗氏而言,这笔交易远不止是一次简单的资产收购,而是构建驱动未来长期增长...
迈威生物用最新的管线进展,为其“差异化战略”写下了最生动的注脚。
9月1日,IL-11单抗9MW3811针对病理性瘢痕的Ⅱ期研究获NMPA受理,成为全球首款且唯一在该适应症领域进入临床阶段的IL-11靶向药物;9月12日,阿尔兹海默病新药MWTX-4611首次在国内获批临床。两大管线均瞄准未被未被满足的临床...
近期,FDA发布了《肿瘤临床试验中总生存期评估方法指南草案》,首次系统明确总生存期(OS)在随机对照试验中的核心地位及其具体操作规范。
这意味着,过去依赖替代终点的研发路径已不可取,肿瘤药物研发将回归“以患者生存获益为核心”的本质。当我们用这把严格的尺子去衡量各大药企时,会发现...
mRNA疫苗巨头BioNTech正在狂奔。
6月2日,百时美施贵宝(BMS)宣布就PD-L1/VEGF双抗BNT327(普米斯生物的PM8002)与BioNTech达成总额高达111亿美元的授权合作。
6月12日,BioNTech SE宣布,以12.5亿美元估值收购CureVac全部股份。此次交易完成后,全球mRNA疫苗市场格局从“三足鼎立”演变...
诺华正在下一盘大棋!
近期,诺华大动作频频,不仅以潜在总额53.6亿美元与舶望制药合作开发多款心血管siRNA疗法,还接连加码神经科学领域,先是以超8亿美元与BioArctic合作开发神经退行性疾病新疗法,又斥资22亿美元引进Arrowhead一款治疗帕金森病的siRNA疗法。
剥离了仿制药业务后的诺华...
下一代肿瘤“药王”,极有可能诞生于PD-(L)1 Plus领域。
以K药为代表的PD-1单抗,开启了一代IO(肿瘤免疫治疗)时代,但却存在耐药和冷肿瘤缺乏应答的问题。这些临床痛点,催生了在PD-1基础上进阶的PD-(L)1 Plus药物,并凭借多靶点结合提升疗效、降低毒性、拓展适用人群等优势,开启了二代IO时...
“商业化平台龙头”曾是百洋医药最鲜明的标签。但如今,这一标签正在被“创新药企”渐渐覆盖。
从“品牌驱动”的立身,到“平台驱动”的壮大,再到以“创新药企”开启第三次跃迁,衡量百洋医药的价值尺度已开始改变。
是时候可以从一个创新药企的维度,而非一家医药商业公司,来重新定义百...
“创新药一哥”,实在是太猛了!
随着2025年半年报的出炉,百济神州股价接连创历史新高。截至2025年9月2日收盘,百济神州A股的总市值达5002亿元,超越恒瑞医药A股的总市值4571亿元,再次夺下“医药一哥”的宝座。
两大龙头你追我赶,“医药一哥”的争夺战精彩激烈。但这场竞赛看似是市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