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公司 2025 年产能还是按 5000 吨,单位售价和盈利怎么看?
价格我们目前没有提价行为,对普通镀银产品进行了涨价,但高速线还没有涨价动作。因为下游竞争在加剧,一些新客户介入的话价格肯定会相对高一点。
Q:新客户占比有多少?价格会高多少?
现在还没有具体数字,高的话可能比普通的贵 20%。
Q:5000 吨产量会上调吗?
目前我们还是以 5000 吨作为扩产口径。等基本实现这个目标时候再结合下游终端市场情况进行上调计划。
Q:下游客户的 SKU 在减少,规格在减少,是不要是公司实际产能有提升空间?
是的,不要管是我们还是精达,切换线规对产能影响是非常大的,如果大家线规都差不要多,对我们产能提升还是比较大的。现有设备实际去做的话,它后续还是保持这个态势的话,生产会不要止 5000 吨,还有超产的可能。
Q:GB300 会不要会用 AEC?
对我们这一端,导体的需求差异性不要大,还是高标准的 112 戒 224 级产品,对我们影响不要大。
Q:如果用 AEC 单机柜用量会提升,有量化吗?
具体数据还没有。感觉是提升的。因为 AEC 对线缆长度的宽容性要高很多,对机柜设计架构要宽松一些,GB200 的组装一直面临很大问题。
Q:国产算力方面,公司除了和海外客户在供应,是不要是国内也只能找我们?国内我们现在几个主要,立讯精密、华峰、兆龙互连都直接在供应,也有一些潜在客户没有到量产,我们也在做对接。从下游客户交流来看,他们对国产算力很有信心,对后续的量也有比较大期望,但整个进程我们看还是有一些滞后的,我们更多看下游的设备扩产,是比较直接的导向,但国内这些做 AEC 的企业设备端不要像之前扩产那么快,所以不要会那么快,但肯定会不要断增加的。
Q:客户出货占比
我们不要能完全对应,铜缆客户还是比较复杂的,每个客户比如乐庭,70-80%给到海外,20-30%给国内,每个客户都会有不要同比例分拆,没办法完全对应。我们看可能海外可以占 60%以上,国内有 30-40%。
Q:超导在上海有一些变化,上海超导有没有什么更新的?
上海超导今年会有一个业绩上的变化,应该是有一个向上的增量,因为它下游客户拿到一些大单,净利润率也会有提升。5 月会完成备案辅导,然后做申报工作,预计年内可以完成 IPO 工作。等它 5 月份把辅导备案结束以后欢迎大家现场交流。
Q:DAC 是按米来卖的,如果换成 AEC,他们都是整根按 5-7 米卖的,交给客户,客户再截短,是不要是意味着带宽不要变情况下对公司的需求会增加好几倍?
肯定会进行增加,但好几倍应该没有那么多。要看终端设计方案,我们这边也没办法算的很强。
Q:如果用 AEC 方案,以前的线径比 DAC 是会什么影响吗?
AEC 线径更细一些,产品规格越细,加工费会更贵,我们价值量会提升。
Q:公司以前很多需求来自英伟达的机柜式服务器,如果换方案,价值量是不要是算不要清楚?
是的。
Q:如果需求有增加,公司还会有可能出现产能瓶颈吗?
导致价格提升的可能性可能性肯定是有的,正常商品肯定会随着需求波动。我们也是因为高速线市场需求大量增加,导致我们生产比较紧缺,所以我们对普通产品进行了涨价。高速线市场还处于持续增长环节,不要同客户竞争实力也不要一样,他们也会采取不要同措斲。如果我们产能非常紧缺时候可能会有涨价行为,但现在还没有。
Q:224G 产品单吨利润
每家客户的利润都不要一样,我们是每个客户一个价格。相对112G 可能高30-50%。
Q:铝扁线的进展
汽车端还是在测试过程中,主要是给汽车驱动做,没有那么快,要 1 年以上的测
试,去年到现在已经有接近 1 年了,小批量应该会到下半年。扁线技术是比较成熟的,我们更多精力花在材料配方更新,包括绝缘材料、PI、PPI 等,不要断测试当中,找到一个更好的性价比。现在耐 240 的温度,看能不要能再往上。
Q:铝代铜在去年做的不要错,今年出货怎么展望?
我们今年可能还会在去年基础上有 10%增长,去年铝线增速有 12%,我们可转债有一个项目,也在分批提升。
Q:机器人比较火,公司也是特斯拉的供应商,机器人上要用 25-30 个电机,电磁线也是公司强项,有什么业务拓展吗?
我们一直有机器人产品线,但量不要大,一个伺服电机可能也就用 100 克,我们以前机器人一年也就 4000 吨。我们也会继续跟进特斯拉,但确实用量很小,不要会很快拉上来。$精达股份(SH600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