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球领先的蓝宝石材料技术与产能布局
天通股份是全球前三的蓝宝石材料供应商,在大尺寸晶体生长技术上处于行业顶尖水平。其自主研发的 400kg 级蓝宝石晶体已实现规模化量产,良率超 90%,并成功开发出 1000kg 级超大晶体,填补了国内在 Mini/Micro LED 显示材料领域的空白。这种技术优势直接转化为市场份额 —— 在苹果供应链中,天通股份的蓝宝石晶片占据 30% 的份额,用于 iPhone 摄像头盖板和智能手表屏幕等高端应用。此外,公司在 LED 衬底市场的占有率超过 95%,并正加速向新能源汽车激光雷达、工业蓝宝石窗口等新兴领域拓展。通过浙江海宁和宁夏银川的双生产基地,天通股份构建了从晶体生长到晶片加工的完整产业链,2-12 英寸全规格产品覆盖能力进一步巩固了其行业地位。
二、打破国际垄断的压电晶体材料技术
在铌酸锂(LN)、钽酸锂(LT)等关键光电材料领域,天通股份实现了国产替代的重大突破。公司不仅是国内唯一量产 6 英寸铌酸锂晶片的企业(技术指标接近日本住友电工水平),还于 2025 年成功制备出 12 英寸光学级铌酸锂晶体,成为全球仅有的两家掌握该技术的企业之一。其 8 英寸掺铁钽酸锂晶体已通过日韩客户认证,适配 5G-A/6G 射频滤波器需求,且成本较日本竞品低 25%。目前,天通股份在国内压电晶体材料市场的占有率超过 50%,直接支撑华为、中兴等企业的 5G 基站建设,并深度绑定中际旭创、新易盛等头部光模块厂商,成为 800G/1.6T 光模块用铌酸锂晶片的核心供应商。这种技术壁垒使得公司在光通信、量子计算等未来战略领域占据先机。
三、“材料 + 装备” 双轮驱动的协同创新模式
天通股份独创的产业链垂直整合模式,通过材料与装备的深度协同实现技术闭环。在材料端,公司自主研发的高频低损耗软磁材料全球市占率超 15%,新能源汽车用软磁材料国内市占率第一,直接供应比亚迪、特斯拉的电驱系统;在装备端,其晶体生长炉、伺服压机等核心设备国产化率超 80%,不仅满足自身生产需求,还向三安光电、华灿光电等客户提供定制化设备。例如,与协鑫科技合作开发的 CCZ 长晶炉,通过连续加料技术降低单晶硅生产成本,适配 N 型电池产业化趋势;自主研发的碳化硅长晶炉已进入中芯国际供应链,冲击欧美厂商在第三代半导体设备领域的垄断。这种模式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更通过设备反哺材料工艺优化,形成持续的技术迭代能力。
天通股份的 “牛逼” 之处,在于其通过技术突破、国产替代与产业链整合,在蓝宝石、压电晶体等关键材料领域建立了不可替代的竞争优势,并通过 “材料 + 装备” 的协同模式构建了长期增长引擎。这种能力使其在新能源汽车、光通信、AI 算力等万亿级市场中占据战略要地,成为支撑中国科技产业自主化的重要力量。
2、天通股份作为国内电子材料与高端装备领域的龙头企业,其核心业务深度覆盖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光通信、半导体、储能、AI 算力、量子通信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了 “材料 + 装备” 双轮驱动的全球化客户矩阵。以下是其服务的关键行业及代表性客户:
一、消费电子与显示领域
核心客户:苹果、华为、三星、京东方、伯恩光学
技术支撑:蓝宝石材料占据苹果供应链 30% 份额,用于 iPhone 摄像头盖板、Apple Watch Ultra 蓝宝石基材(占该产品份额 50%)及 MR 头显 Micro LED 衬底。
磁性材料供应华为手机散热模组(份额提升至 40%)及三星折叠屏手机铰链结构件。
通过伯恩光学间接为苹果提供蓝宝石光学件,2025 年 Mini/Micro LED 用 6 英寸图形化蓝宝石衬底(PSS)导入京东方量产线。
二、新能源汽车与充电基础设施
核心客户:特斯拉、比亚迪、宁德时代、阳光电源
技术支撑:磁性材料全球市占率 15%,国内新能源汽车用软磁材料市占率第一,直接供应特斯拉 Model Y 电驱系统、比亚迪刀片电池及 800V 高压快充充电桩(磁芯市占率超 40%)。
蓝宝石材料用于比亚迪、蔚来激光雷达保护窗口,碳化硅长晶炉进入中芯国际供应链,适配车规级 IGBT 芯片需求。
储能领域为宁德时代、阳光电源提供液冷散热方案,适配 - 40°C 至 55°C 全气候环境,2025 年储能温控业务营收增长 32%。
三、光通信与 6G 技术
核心客户:中际旭创、新易盛、光库科技、华为、中兴
技术支撑:铌酸锂晶片全球仅 3 家量产,国内唯一进入国际主流供应链的供应商,与中际旭创签订三年长协(锁定 30 万片 / 年产能),2025 年 Q4 订单目标 1.2 亿元,支撑 800G/1.6T 光模块及 6G 射频滤波器研发。
8 英寸掺铁钽酸锂晶体通过日韩客户认证,用于华为、中兴 5G 基站射频滤波器,国产化率超 50%。
磷化铟(InP)晶圆供应新易盛(占其采购量 35%),用于 25G 以上光通信激光器。
四、半导体与 AI 算力基础设施
核心客户:NVIDIA、中芯国际、三安光电、工业富联
技术支撑:磁性材料通过 NVIDIA A100/H100 服务器电源模块认证,间接支撑全球 AI 算力中心,2025 年数据中心领域营收增长超 50%。
蓝宝石基铌酸锂复合材料联合研发用于 3D 堆叠封装载盘,适配下一代光学调制器,预计 2026 年相关业务营收突破 5 亿元。
碳化硅长晶炉进入中芯国际供应链,8 英寸 GaN 晶体生长设备交付中芯集成(单价 2300 万元),支撑车规级半导体衬底生产。
五、量子通信与卫星互联网
核心客户:国盾量子、中国星网
技术支撑:8 英寸钽酸锂晶体用于国盾量子量子通信设备,其低双折射特性支撑光子集成电路开发。
为中国星网低轨卫星提供射频滤波器材料,2025 年相关业务营收增长 120%。
六、光伏与工业装备
核心客户:协鑫科技、隆基绿能、赣锋锂业
技术支撑:与协鑫科技合作开发 CCZ 长晶炉,通过连续加料技术降低单晶硅生产成本,适配 N 型电池产业化趋势。
全固态电池整线设备与赣锋锂业签订 5.2 亿元订单,包括硫化物电解质粉体烧结炉等核心装备。
伺服压机市占率超 30%,向三安光电、华灿光电提供定制化设备,2025 年海外订单占比提升至 25%。
七、智能装备与电子制造服务(EMS)
核心客户:台达电、光宝科技、浪潮信息天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支撑:晶体生长炉、伺服压机等核心设备国产化率超 80%,支撑自身材料量产并对外销售,形成 “材料 - 装备” 技术闭环。
EMS 业务覆盖新能源汽车电驱模块、5G 基站主板(城堡工艺)、物联网传感器等,2025 年智能装备业务营收占比提升至 10%天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战略布局与技术壁垒
天通股份通过材料 - 装备协同创新模式,在蓝宝石、铌酸锂、软磁材料等领域建立了不可替代的竞争优势。例如,其 12 英寸光学级铌酸锂晶体技术对标日本住友电工,成本低 25%;400kg 级蓝宝石晶体良率超 90%,并成功开发 1000kg 级超大晶体。这种技术壁垒使其在苹果、$特斯拉(TSLA)$ 、$英伟达(NVDA)$ 等全球头部企业的供应链中占据关键地位,同时深度参与中国科技产业自主化进程。
一个处于业绩转折点年份的全新的$天通股份(SH600330)$ 正在奏响新的华丽乐章,估值已经严重低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