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五月定投中证银行(代码:001594天弘中证银行指数)1500元,中证红利(代码:090010大成中证红利指数)1000元,央视50(代码:217027招商央视财经50指数)500元,红利基金(代码:501029华宝红利基金)500元,合计3500元。
五月市场运行情况:上证指数-0.27%,深证成指0.23%,沪深300 -1.16%,中证500 0.98%。
在网上,看到有人定投基金时,不知不觉的买了几十只。有点震惊到我了。如果是指数基金,除行业指数外,宽基指数根据规则一般至少包含50家公司,典型的如上证50、央视50、上证红利指数等;稍多一点的如沪深300、中证500等都是包含几百家公司。如果是主动型股票类的基金,大多也是几十家公司的集合,有的上百家也不在少数。一只基金最少几十家,最多几百家公司,买几十只基金的话,即便除去重复相同的标的,至少也得包含500-800家公司了。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沪深300+中证500的组合岂不是就能全部覆盖?
当然还有中证800这类指数,对应的基金甚至可以一键就搞定800家公司。既然是简单的事情,为什么要复杂化?定投基金个人认为较忌讳的两件事一个是过多,一个是中断。中断暂时不提,今天就说过多的问题。
本定投计划从伊始至今,总共只投过10只基金,目前定投四只,持有7只。根据市场的演绎和调整做不断地做修改。期间证券、红利ETF、医药100换银行,现在资金主要覆盖的方向是港股(H股ETF)、红利类(中证和标普)、基础类(300和500)以及主题类的央视50。除了银行外,全部是宽基型指数。覆盖的广度和彼时的估值基本对应,接洽到的市场低估区域在95%以上,重复的标的也不多。市场出现大幅上涨行情的话,我相信这样的组合与市场的拟合度也至少可以达到85%。
巴菲特老爷子的集中投资理论,如果放到基金定投上也同样适用。选择自己熟悉的、了解的、集中下注,这样才能取得满意的长期回报。在基金定投伊始,要有一个合理的规划,如果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切记所有的都买一点,这样随着时间拉长就会发现越来越难以管理。最简单可行的方式是从基础类的核心宽基指数开始,哪怕仅有1-2只(例如沪深300和中证500)基金也足以。根据估值的高低,简单的选择自己定投的数额,低估时每月或每周定投的金额多一点,正常估值时就减少一点,市场进入兴奋期开始高估时每月就卖出一部分。这样简洁的方式对普通的投资者来说完全就能够取得合理的长期回报。

桐芯护航定投计划是为儿子和女儿成长所需的支出而设立的财产储备。意在为他们今后的学、业、婚、子护航。随着孩子们年龄的增长,本定投计划的资金期望以市场到期的平均收益覆盖他们所需的所有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