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和兴:核心业务驱动增长,半导体与MLCC布局前景可期

发布于: iPhone转发:1回复:14喜欢:6

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利和兴凭借其在精密机械设计、自动控制、机器视觉等领域的技术积累,正持续切入芯片自主可控、AI算力、液冷技术、人形机器人等高成长赛道。
01十年深耕,华为生态圈核心供应商
利和兴自2013年成为华为合格供应商以来,双方合作已持续超过10年。
公司最早作为华为Mate系列手机测试设备的核心供应商,在智能终端检测领域中占据份额超10%,直接受益于消费电子回暖与华为终端销量回升。
近年来,利和兴与华为的合作持续拓宽,已从移动智能终端延伸至5G基站、新能源汽车、数字能源等多项战略业务。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利和兴已成为华为液冷超充设备的核心代工商,独家供应测试机柜与充电模块,并参与整机组装
02 MLCC业务:聚焦高端电子元器件市场
电子元器件是电子元件和器件的总称,俗称 “电子工业大米” 。
利和兴电子元器件业务的主营产品为MLCC(多层陶瓷电容器),这是常用的电子元器件之一,广泛应用于3C、汽车电子、5G通讯、医疗设备、新能源与光伏逆变等领域。
在产品定位上,利和兴电子坚持差异化策略,重点开发高附加值的中高压产品、高频微波产品等,以避开竞争激烈的标准产品市场,提升盈利能力。看看最近的MLCC三环集团风华高科走的都还行。
03 半导体装备:携手新凯来切入国产替代浪潮
在半导体国产化进程提速的背景下,利和兴通过携手半导体设备企业新凯来,成功跨入高毛利精密零部件赛道,并成为其核心供应商。
公司为新凯来提供精密结构件和测试平台等产品,应用于半导体设备领域。
04 技术优势:研发投入与专利成果显著
2025年上半年,公司整体研发投入达1624.46万元,持续夯实技术储备。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作为专利权人拥有44项发明专利,143项实用新型专利,28项外观专利,275项软件著作权,12个注册商标。
这些技术成果在精密机械设计、自动控制、机器视觉、软件算法等与半导体设备高度相关的技术领域形成优势,为公司拓展半导体业务提供了坚实支撑。
05 液冷技术:卡位AI算力基础设施
随着AI应用推动算力需求爆发,高功耗服务器散热成为行业痛点,液冷技术正快速普及为AI服务器标配。
利和兴凭借为华为液冷超充枪配套的技术基础,已完成液冷服务器自动维修测试系统研发,并成功进入华为昇腾服务器供应链。
华为昇腾服务器作为国产AI算力的关键载体,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起加速上量。利和兴配套的液冷老化测试平台有效解决高功率散热难题,成为其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
据预测,2026年全球液冷市场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达2025年的四倍。在技术迭代与基建加速的双重推动下,公司液冷业务有望持续受益。
06 生态合作:拓展GPU与机器人领域
摩尔线程的上市正在推进,利和兴也为GPU厂商摩尔线程提供电子元器件相关产品,虽然与沐曦股份暂无业务合作关系,但公司表示将进一步拓展GPU厂商的相关业务。
基于在精密机械、自动控制与机器视觉等领域的技术积淀,利和兴正推动技术向人形机器人领域迁移。
公司已参与华为极目机器人的关节驱动研发,同时通过合作伙伴间接切入特斯拉人形机器人供应链,为其运动控制模块提供支持。
07 未来展望:四大赛道共振驱动成长
利和兴凭借“华为核心供应商+半导体零部件国产化+液冷技术卡位+人形机器人布局”四重逻辑共振,展现出显著的成长潜力。
半导体设备零部件作为半导体设备的核心单元,直接关系到设备的精度与可靠性。受益于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半导体设备零部件行业迎来发展机遇。
根据SEMI的统计,2024年全球半导体制造设备出货金额达到了1171亿美元,中国大陆半导体设备支出规模全球居首,同比增长35%,达到496亿美元。
2025年全球半导体制造设备总销售额预计将创下1255亿美元的新纪录。在国产替代需求迫切、新能源汽车与人工智能驱动芯片需求激增的双重利好下,利和兴半导体业务板块将展现出巨大增长潜力。

数据来源:公司官网 投资者关系 半年度报告

以上仅作个人纪录,不做投资建议

$利和兴(SZ301013)$

全部讨论

09-20 06:54

利和兴主要给华为和摩尔线程供什么零件,多大份额

09-20 07:34

同问就是不知道这个小公司给这么多大牛公司供货到底是供的什么?他的市值和他做的事有点不敢相信,那种级别的公司没有顶级实力也进不去那个圈子啊就这么个60来亿的公司

能给到200亿市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