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能再涨30%?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喜欢:3

一、

最近上证指数震荡走高,但是结构性来看,不少板块回撤幅度不小,并非普涨行情。

之前我们提到过,这次牛市中投资者普遍都很“冷静”,没有出现普遍的乐观情绪,远不及去年9月底那轮行情时的兴奋度。

背后的原因,是因为市场还是有不小纠结、怀疑的成分。这种纠结和怀疑,是来自于2021-2024年期间长达三年的熊市。就像感情伤害一样,虽然时间会有愈合作用,但是熊市结束也就一年时间,所以肯定还没愈合好。

而且,愈合程度和速度,取决于市场行情走势和账户修复情况。除了那种单边、持续、普涨能让许多人嗨起来外,最近这种进二退一走势是肯定不会让人兴奋起来的,只会让人在纠结、怀疑中不知所措。

上周五,还有一位朋友问我,说账户刚刚回本,要不要卖。有点朋友可能会说怎么才回本啊,估计是高位买入、低位没补仓、甚至低位减仓了吧。其实现在才回本不算糟糕的,还有很多现在还没回本的。以及,今年5月份开始每个月、每周都有回本、咨询我们是否卖出的。如果5月回本就卖的朋友,和现在刚回本就卖的人,过去5个月到底谁过程感受更好一些呢?我猜测是现在刚回本的人。

其实,无论什么时候回本,只要是依据回本所做出的决策,我们认为都是错误的投资决策方法:投资决策应该依赖于对市场的独立客观判断,摆脱账户盈亏状态的影响。盯着盈亏做投资决策,唯一可能对的方式是反着来:账户亏损多加仓,账户红彤彤减仓,而不是亏的时候没动力加仓,收益很高了则加仓动力十足。如果盯着每天市场涨跌做决策,只会成为墙头草、随风倒,在犹豫中不知不觉错失机会。

另外,事件、消息、往往成为人们决策的重要依据。其实我觉得也没多大必要。就拿特朗普来说,够会折腾了吧,捣乱能力完胜8岁小孩了吧,但是他的具体执政行为,依然是在相对合理范围内、在媒体可预测的范围内。几乎所有阶段性的发疯行为,最终都回归到相对理性的范围内,市场也就重回正轨。所以,每天那么多分析、研判,其实作用不大,尤其是宏观分析层面的,具体到微观层面研究选择投资标的则是非常实用的。因为越是宏观层面越相对稳定,越是微观越容易巨变。这就是为什么多数人炒股难赚钱的原因,因为你及时持续跟踪研究,也无法预防突然来一个黑天鹅连续跌停。 所以少看消息,专注核心投资逻辑,关注估值、基本面、政策和趋势的大方向、大阶段就够了。每天看新闻和分析,只会陷入到不知所措中。

二、

本轮行情,我们可以看看外资机构的表现。近半年,外资机构持续处于比较high的状态。

高盛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付思认为,整体而言,中国股市正迈进增长期,AI、反内卷及出海三大潜在强劲的获利驱动因素,可提振中资企业盈利前景。该行预测,A、H股指数至2027年底期间,可实现约30%的潜在回报。

野村分析师表示,受科技和人工智能领域乐观情绪推动,亚洲企业盈利周期上行促使其上调MSCI中国指数和MSCI亚洲(除日本)指数的2026年底目标位,暗含分别有5%和12%的上行空间。

显然,外资机构的乐观情绪高涨,是对基本面、政策的研究作为基础,而不是自己账户盈亏状态、有没有回本。

二、

雪球发车了,高权益比例18%,中低权益比例30%。

对于一跌就焦虑的投资者,建议关注攻守兼备的策略,比如全球多资产;另外美联储降息继续,美债收益率有不错的下行空间,利好美元债资产,可关注全球债券通组合。

全球多资产组合成立于2024年4月,至今收益率35.03%;今年以来24.57%,在府库统计的同类组合里排名第1/12。

多资产最大回撤8.73%,优于99%的同类产品;近一年跑赢基准的概率83.33%,这个胜率也是优于99%同类。显示出极高的投资风险回报收益比。

目前估值温度计49.72°,属性“中估”。

恐贪指数为60,属性“中立”。

当前股债性价比温度45°,股市估值“适中”,性价比较高。

特别提示:

本文仅为信息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积极进取(TIAA003005)$ $日积月累(TIA08030)$$全球精选(TIAA003004)$
#AI应用再走强,三六零强势领涨# #黄金税改提升黄金ETF吸引力?# #创新药板块走强,三生国健大涨#

全部讨论

11-06 22:03

积极进取投顾现在还适合建仓嘛?